九锡 第240节
陆沉想了想,点头道:“有劳苏大人。”
苏云青离去的时候将厅门关上,里面谈话的声音便不会传出去。
此时此刻,陆沉的目光冷了下来,缓缓道:“我不喜欢旁人故弄玄虚,有话直说。”
纵然无数次研究过这个年轻人的生平和性情,此刻亲身感受到陆沉锐利的话锋和满身凌厉的杀气,王师道亦不禁出现刹那的失神,随即喟然道:“如果早知道陆都尉可以一战破河洛,我肯定不会放任张璨在宫中设下这样一个杀局。”
陆沉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果然不出他所料。
张璨之所以能在庆聿怀瑾眼皮子底下搞出这么大的阵仗,不止有王安帮他遮掩,王师道同样在推波助澜,至少也是默许的态度。
王师道继续说道:“我不担心永平郡主会有危险,她自身便得庆聿元帅真传,虽然比不过陆都尉的师姐林溪,但是加上庆聿氏的家臣,自保没有任何问题。原本想着张璨一番杀戮,朝堂之上会迎来大洗牌,我便能坐收渔翁之利,不成想……唉,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陆都尉此战定当名扬天下。”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陆沉,这番话可谓极其坦诚,想必能为后面的请求做好铺垫。
陆沉默然片刻,幽幽道:“王大人打得一手好算盘,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张璨能在宫中设下杀局,庆聿恭事后追究起来,你这个察事厅侍正难道能置身事外?”
王师道欲言又止。
陆沉又道:“我知道伱打算如何辩解,无非是庆聿怀瑾剥夺了你的权柄,导致你这段时间在察事厅形同虚设,问题在于你能以这个理由骗过庆聿恭?你执掌察事厅接近十年,庆聿怀瑾能够在一个月之内架空你?”
王师道叹道:“事后回想,这方面确实存在破绽。不过,这不是我今日来找陆都尉的缘由。”
其实在他孤身一人出现的时候,陆沉便大概猜到对方的来意。
正如王师道对他研究过很久,陆沉的案头何尝没有此人的卷宗?
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说,王师道是那种极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没有任何的善恶观念,一切举动只看是否对自身有利。
当年杨光远被召回京城,他想也不想就投靠景朝,反手出卖朝夕相处的军中同袍。
后来入燕国朝堂为官,他又数次针对南齐狠下辣手,拼命想要在景朝权贵面前表现自己。
如今淮州军攻破河洛,短时间内掌控大局,王师道不逃不避,反而第一时间找上门来,所图者不言而喻。
如是种种,常人或许难以理解,但是放在他身上又如此自然。
“说说看,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陆沉没有直言,但是这句话代表他很清楚王师道的来意。
王师道对他敏锐的思维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更让他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件事,陆沉不问他能提供什么条件,反而问他想得到什么。
不按常理出牌,一如他在战场上的风格。
王师道收敛心神,缓缓道:“这两年旁观陆都尉行事,窃以为我们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陆沉目光微凝,唇边浮现一抹冷笑:“相似?”
“是,很相似。”
王师道点点头,加重语气道:“陆都尉比我多几分家国情怀,但是你的家国情怀终究不能高过自身的利益。诚然,我比陆都尉更极端一些,但是在当今之世,你我这种出身寒微的普通人如果不能牢记自身二字,自然就会沦为权贵们驱使的奴才。”
“其实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是他人的奴才,只是很多权贵不过是仰仗着出身好便凌驾于芸芸众生之上,我不愿在那种人身边卑躬屈膝,想来陆都尉也不愿。或许,我可以成为陆都尉的助力。”
他目光炯炯,愈发直白。
陆沉不疾不徐地问道:“什么助力?”
王师道正襟危坐,一字字道:“陆都尉既有逐鹿之心,便应广纳天下人才。王某不才,愿为帐下一员。”
第308章 【贵胄】
在说出逐鹿二字的时候,王师道紧紧盯着陆沉的双眼。
然而他并未瞧出端倪。
陆沉淡淡道:“王大人,你不觉得这种说法等同于儿戏?你身为察事厅侍正,景朝权贵颇为器重的伪燕高官,如今跑到我这个将将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面前,谈什么逐鹿之心,说什么天下大局,颇有一种在戏台上唱念做打的滑稽感。”
“我相信自己的眼睛。”
王师道微笑以对,继而道:“陆都尉或许不知,从你在织经司广陵衙门崭露头角开始,我便一直在暗中关注伱的动静。去年你在宝台山中覆雨翻云,却没有顺势南下,配合萧望之收复东阳路,反而让七星帮扎根山中悄然壮大,我便隐约感觉到你和萧望之不同,更不会是厉天润那种愚忠之人。”
陆沉摇头道:“太牵强了。”
“光从这件事上分析,确实比较牵强。”
王师道依然平静,不轻不重地说道:“但是我刚好知道一些旁人不清楚的故事。”
陆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师道语调平缓:“令尊当年调入灵州长山军,表面上无依无靠,但是我在长山军任职文书的时候,偶然从案牍库中发现一封行文,乃是将令尊从京营调来长山军的军令,而这道军令来自泾河大帅府。”
陆沉悠然道:“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是,毕竟长山军当年隶属于泾河大帅府,如此行文完全合乎规矩,任谁都挑不出毛病。然而十七年前大齐官军围剿七星帮匪患,最终功亏一篑,原因便是山中绿林在陷入绝境的情况下,突然得到一批来源神秘的粮食。”
“前年初春,李玄安在我和张君嗣的安排下假意南逃,途中稀里糊涂地死了,事后查明是江湖游侠菩萨蛮所为。此人的身份并不难查,毕竟拥有如此高明的武功,又能轻易组织起上百名精锐好手,除七星帮主林颉之女林溪,不作第二人想。”
“一段时间之后,陆都尉身边忽然出现一位武功高强的神秘女子,她不仅传授你武艺,还屡次随你上战场拼杀。她就是林溪,也是菩萨蛮。如此便能解释陆都尉为何孤身涉险,一心一意地为七星帮出谋划策。但是这不能解释最初的问题,林溪为何千里迢迢赶去广陵?更不必说舍命陪你征战沙场,这可不是一般的交情。”
“回溯既往,当年暗中帮助七星帮渡过困境的人便是令尊,因为林颉那时候是七星帮副帮主,仅次于帮主蒋植。这又引出一个问题,令尊若只是普通商贾,怎能避开官军的眼线,将大量粮草送入山中?”
“令尊在军中待的时间不长,并未建立起足够的人脉,所以他只能依靠杨光远留下的遗泽。亦或者,他本身就是杨光远的心腹之一,所以才能做成此事。”
王师道一口气说到这儿,端起茶盏饮下一半,叹道:“这也能解释另外一个问题,为何萧望之会对陆都尉如此看重。我若没有猜错的话,令尊和萧望之等人一样,当年都是杨光远发掘出来的年轻俊彦,只是囿于时局所迫,杨光远需要一个人出来打理后勤诸事,而令尊本身就是出自商贾之家,让他退出行伍顺理成章。令尊如此深明大义,萧望之等人自然心怀愧疚,便将这份愧疚补偿到陆都尉身上。”
陆沉神色未变,点头道:“分析得很精彩,不过没有什么意义。”
王师道一窒。
他如此长篇累牍,其实存着一定的卖弄用意,毕竟这件事就算捅出去也难以对如今的陆沉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
这还要归功于庆聿怀瑾的阴谋,永嘉城里很多人都在担心陆沉是杨光远的遗腹子,如果让他们知道陆沉和杨光远的关联,仅仅是当年陆通受过杨光远的提携,恐怕很多人都会长出一口气。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只要陆沉和杨光远没有血脉关联,他自然不会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为杨光远报仇,君不见萧望之如今已是淮州大都督?
对于王师道而言,陆沉的反应就好像他一拳砸在棉花上,心里隐约有些发堵。
陆沉抬眼望着王师道,缓缓道:“说实话,我对你掌握的力量很感兴趣,如果能在察事厅安插一根钉子,对我将来的计划会很有帮助。”
王师道镇定心神,连忙道:“我知道陆都尉此番攻入河洛是为了改变永嘉城里一些人的想法,同时为以后真正收复此地埋下伏笔,所以我在思索之后主动登门,否则我又何必冒着刀斧加身的危险走这一遭?”
这句话自然不假,陆沉或许有很多不杀他的理由,但是若想翻脸不认人,主动现身的王师道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但是从他的表情来看,他显然不介意这种豪赌。
陆沉若有所思地说道:“王大人似乎一点都不担心,我会利用完你再将你反手卖给景廉人。”
王师道略显尴尬,带着几分自嘲道:“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应该是陆都尉担心的问题。”
“因为即便我接纳你,你也不会进入我身边的核心圈子,有些机密你永远都无法接触。”
陆沉的话语极其直白,看似波澜不惊,他脑海中却想起了翟林王氏。
其实真正论起来,翟林王氏对齐朝造成的损害不知超过王师道多少倍,毕竟那是当世顶尖的门阀之一,其在北地的影响力以及可以动用的资源,和王师道相比犹如云泥之别。
可以说当年翟林王氏的反叛,是压垮整个泾河防线的最重一击。
如今翟林王氏重新得到齐朝天子的接纳,并且在淮州军北伐的过程中提供非常重要的助力,焉知王师道不能为己所用?
只不过此人的过往可以用劣迹斑斑形容,比墙头草更加夸张。
王师道听到陆沉那句话后,脸上并无怒意,反而一派理所当然,颔首道:“陆都尉所言极是。如果说我突然大彻大悟想要回头,陆都尉肯定不信,但是这十多年来一直给景朝卖命,最后得到的依然是无穷无尽的猜忌,我委实不甘心。”
陆沉轻声道:“你终究不是景廉人。”
王师道自嘲一笑。
谈话至此,两人都已经明白对方的想法。
陆沉道:“王大人请回吧,我希望能在三天之内看到一份河洛城内权贵和官员的详细卷宗,无论先前是在伪燕朝廷为官还是赋闲在家,无论有没有命丧宫中,我都要看到关于此人的记载,包括他自己的生平以及他的家族信息。”
王师道自然希望陆沉能给一个明确的承诺,但是通过今天这场密谈,他终于领悟到对方看似年轻,实则远比苏云青难缠。
一念及此,他神情复杂地叹道:“庆聿忠望败得不稀奇。陆都尉放心,明日便会有人将卷宗送来。另外,我会给苏检校留下联络的记号,但凡陆都尉相召,王某必定第一时间赶来。”
陆沉微微点头,在他起身告辞之时,忽地问道:“王大人,如果我将你关押起来,察事厅会不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
“不会。”
王师道神态平静,恭谨又自持地答道:“如果我今日无法离开,察事厅便会全心全意为景朝办事,尽量给陆都尉和淮州军将士制造一些麻烦。”
陆沉笑了笑,话锋一转道:“王大人,我希望你可以明白,这次走上背叛景朝这条路,你便不会有再次回头的机会。”
“是。”
王师道拱手一礼。
……
在陆沉暂住院落的旁边,有一套面积略显狭小的小院子,正堂内烛火通明。
“少爷。”
院中忽地响起李承恩的声音。
“里面情况怎么样?”
陆沉随即问道。
李承恩回道:“她很安静,只是静坐发呆。”
房门随即被人推开,坐在桌前的庆聿怀瑾抬眼望去,陆沉缓步走了进来。
陆沉看了一眼庆聿怀瑾,她身上依旧是那套衣裳,不过洗了把脸,面庞上不见脏污。
桌上摆放着一些普通的家常菜,两碗米饭,两双筷子。
陆沉走过来坐在庆聿怀瑾对面,直接拿起碗筷,感慨道:“从早到晚这是第一顿饭,郡主想来也是,不必客气,解决饱腹的问题我们再谈其他。”
庆聿怀瑾看着对面的年轻男子大快朵颐,面色依然冷漠,心中却酝酿着浓烈的杀意。
当时在光华门外,陆沉一枪将她拍出去很远,那是因为之前她苦战良久以致力竭,不代表两人的武功真有那么夸张的差距。
后面她忍气吞声,任由陆沉将她当做杀手锏逼降宫内的景军,又逼退谋良虎率领的一万余景军,不是因为她被对方吓破了胆子,而是她在等待一个一击必杀的机会。
这叫做以其治人之道还施彼身。
苏云青离去的时候将厅门关上,里面谈话的声音便不会传出去。
此时此刻,陆沉的目光冷了下来,缓缓道:“我不喜欢旁人故弄玄虚,有话直说。”
纵然无数次研究过这个年轻人的生平和性情,此刻亲身感受到陆沉锐利的话锋和满身凌厉的杀气,王师道亦不禁出现刹那的失神,随即喟然道:“如果早知道陆都尉可以一战破河洛,我肯定不会放任张璨在宫中设下这样一个杀局。”
陆沉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果然不出他所料。
张璨之所以能在庆聿怀瑾眼皮子底下搞出这么大的阵仗,不止有王安帮他遮掩,王师道同样在推波助澜,至少也是默许的态度。
王师道继续说道:“我不担心永平郡主会有危险,她自身便得庆聿元帅真传,虽然比不过陆都尉的师姐林溪,但是加上庆聿氏的家臣,自保没有任何问题。原本想着张璨一番杀戮,朝堂之上会迎来大洗牌,我便能坐收渔翁之利,不成想……唉,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陆都尉此战定当名扬天下。”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陆沉,这番话可谓极其坦诚,想必能为后面的请求做好铺垫。
陆沉默然片刻,幽幽道:“王大人打得一手好算盘,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张璨能在宫中设下杀局,庆聿恭事后追究起来,你这个察事厅侍正难道能置身事外?”
王师道欲言又止。
陆沉又道:“我知道伱打算如何辩解,无非是庆聿怀瑾剥夺了你的权柄,导致你这段时间在察事厅形同虚设,问题在于你能以这个理由骗过庆聿恭?你执掌察事厅接近十年,庆聿怀瑾能够在一个月之内架空你?”
王师道叹道:“事后回想,这方面确实存在破绽。不过,这不是我今日来找陆都尉的缘由。”
其实在他孤身一人出现的时候,陆沉便大概猜到对方的来意。
正如王师道对他研究过很久,陆沉的案头何尝没有此人的卷宗?
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说,王师道是那种极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没有任何的善恶观念,一切举动只看是否对自身有利。
当年杨光远被召回京城,他想也不想就投靠景朝,反手出卖朝夕相处的军中同袍。
后来入燕国朝堂为官,他又数次针对南齐狠下辣手,拼命想要在景朝权贵面前表现自己。
如今淮州军攻破河洛,短时间内掌控大局,王师道不逃不避,反而第一时间找上门来,所图者不言而喻。
如是种种,常人或许难以理解,但是放在他身上又如此自然。
“说说看,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陆沉没有直言,但是这句话代表他很清楚王师道的来意。
王师道对他敏锐的思维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更让他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件事,陆沉不问他能提供什么条件,反而问他想得到什么。
不按常理出牌,一如他在战场上的风格。
王师道收敛心神,缓缓道:“这两年旁观陆都尉行事,窃以为我们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陆沉目光微凝,唇边浮现一抹冷笑:“相似?”
“是,很相似。”
王师道点点头,加重语气道:“陆都尉比我多几分家国情怀,但是你的家国情怀终究不能高过自身的利益。诚然,我比陆都尉更极端一些,但是在当今之世,你我这种出身寒微的普通人如果不能牢记自身二字,自然就会沦为权贵们驱使的奴才。”
“其实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是他人的奴才,只是很多权贵不过是仰仗着出身好便凌驾于芸芸众生之上,我不愿在那种人身边卑躬屈膝,想来陆都尉也不愿。或许,我可以成为陆都尉的助力。”
他目光炯炯,愈发直白。
陆沉不疾不徐地问道:“什么助力?”
王师道正襟危坐,一字字道:“陆都尉既有逐鹿之心,便应广纳天下人才。王某不才,愿为帐下一员。”
第308章 【贵胄】
在说出逐鹿二字的时候,王师道紧紧盯着陆沉的双眼。
然而他并未瞧出端倪。
陆沉淡淡道:“王大人,你不觉得这种说法等同于儿戏?你身为察事厅侍正,景朝权贵颇为器重的伪燕高官,如今跑到我这个将将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面前,谈什么逐鹿之心,说什么天下大局,颇有一种在戏台上唱念做打的滑稽感。”
“我相信自己的眼睛。”
王师道微笑以对,继而道:“陆都尉或许不知,从你在织经司广陵衙门崭露头角开始,我便一直在暗中关注伱的动静。去年你在宝台山中覆雨翻云,却没有顺势南下,配合萧望之收复东阳路,反而让七星帮扎根山中悄然壮大,我便隐约感觉到你和萧望之不同,更不会是厉天润那种愚忠之人。”
陆沉摇头道:“太牵强了。”
“光从这件事上分析,确实比较牵强。”
王师道依然平静,不轻不重地说道:“但是我刚好知道一些旁人不清楚的故事。”
陆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师道语调平缓:“令尊当年调入灵州长山军,表面上无依无靠,但是我在长山军任职文书的时候,偶然从案牍库中发现一封行文,乃是将令尊从京营调来长山军的军令,而这道军令来自泾河大帅府。”
陆沉悠然道:“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是,毕竟长山军当年隶属于泾河大帅府,如此行文完全合乎规矩,任谁都挑不出毛病。然而十七年前大齐官军围剿七星帮匪患,最终功亏一篑,原因便是山中绿林在陷入绝境的情况下,突然得到一批来源神秘的粮食。”
“前年初春,李玄安在我和张君嗣的安排下假意南逃,途中稀里糊涂地死了,事后查明是江湖游侠菩萨蛮所为。此人的身份并不难查,毕竟拥有如此高明的武功,又能轻易组织起上百名精锐好手,除七星帮主林颉之女林溪,不作第二人想。”
“一段时间之后,陆都尉身边忽然出现一位武功高强的神秘女子,她不仅传授你武艺,还屡次随你上战场拼杀。她就是林溪,也是菩萨蛮。如此便能解释陆都尉为何孤身涉险,一心一意地为七星帮出谋划策。但是这不能解释最初的问题,林溪为何千里迢迢赶去广陵?更不必说舍命陪你征战沙场,这可不是一般的交情。”
“回溯既往,当年暗中帮助七星帮渡过困境的人便是令尊,因为林颉那时候是七星帮副帮主,仅次于帮主蒋植。这又引出一个问题,令尊若只是普通商贾,怎能避开官军的眼线,将大量粮草送入山中?”
“令尊在军中待的时间不长,并未建立起足够的人脉,所以他只能依靠杨光远留下的遗泽。亦或者,他本身就是杨光远的心腹之一,所以才能做成此事。”
王师道一口气说到这儿,端起茶盏饮下一半,叹道:“这也能解释另外一个问题,为何萧望之会对陆都尉如此看重。我若没有猜错的话,令尊和萧望之等人一样,当年都是杨光远发掘出来的年轻俊彦,只是囿于时局所迫,杨光远需要一个人出来打理后勤诸事,而令尊本身就是出自商贾之家,让他退出行伍顺理成章。令尊如此深明大义,萧望之等人自然心怀愧疚,便将这份愧疚补偿到陆都尉身上。”
陆沉神色未变,点头道:“分析得很精彩,不过没有什么意义。”
王师道一窒。
他如此长篇累牍,其实存着一定的卖弄用意,毕竟这件事就算捅出去也难以对如今的陆沉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
这还要归功于庆聿怀瑾的阴谋,永嘉城里很多人都在担心陆沉是杨光远的遗腹子,如果让他们知道陆沉和杨光远的关联,仅仅是当年陆通受过杨光远的提携,恐怕很多人都会长出一口气。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只要陆沉和杨光远没有血脉关联,他自然不会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为杨光远报仇,君不见萧望之如今已是淮州大都督?
对于王师道而言,陆沉的反应就好像他一拳砸在棉花上,心里隐约有些发堵。
陆沉抬眼望着王师道,缓缓道:“说实话,我对你掌握的力量很感兴趣,如果能在察事厅安插一根钉子,对我将来的计划会很有帮助。”
王师道镇定心神,连忙道:“我知道陆都尉此番攻入河洛是为了改变永嘉城里一些人的想法,同时为以后真正收复此地埋下伏笔,所以我在思索之后主动登门,否则我又何必冒着刀斧加身的危险走这一遭?”
这句话自然不假,陆沉或许有很多不杀他的理由,但是若想翻脸不认人,主动现身的王师道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但是从他的表情来看,他显然不介意这种豪赌。
陆沉若有所思地说道:“王大人似乎一点都不担心,我会利用完你再将你反手卖给景廉人。”
王师道略显尴尬,带着几分自嘲道:“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应该是陆都尉担心的问题。”
“因为即便我接纳你,你也不会进入我身边的核心圈子,有些机密你永远都无法接触。”
陆沉的话语极其直白,看似波澜不惊,他脑海中却想起了翟林王氏。
其实真正论起来,翟林王氏对齐朝造成的损害不知超过王师道多少倍,毕竟那是当世顶尖的门阀之一,其在北地的影响力以及可以动用的资源,和王师道相比犹如云泥之别。
可以说当年翟林王氏的反叛,是压垮整个泾河防线的最重一击。
如今翟林王氏重新得到齐朝天子的接纳,并且在淮州军北伐的过程中提供非常重要的助力,焉知王师道不能为己所用?
只不过此人的过往可以用劣迹斑斑形容,比墙头草更加夸张。
王师道听到陆沉那句话后,脸上并无怒意,反而一派理所当然,颔首道:“陆都尉所言极是。如果说我突然大彻大悟想要回头,陆都尉肯定不信,但是这十多年来一直给景朝卖命,最后得到的依然是无穷无尽的猜忌,我委实不甘心。”
陆沉轻声道:“你终究不是景廉人。”
王师道自嘲一笑。
谈话至此,两人都已经明白对方的想法。
陆沉道:“王大人请回吧,我希望能在三天之内看到一份河洛城内权贵和官员的详细卷宗,无论先前是在伪燕朝廷为官还是赋闲在家,无论有没有命丧宫中,我都要看到关于此人的记载,包括他自己的生平以及他的家族信息。”
王师道自然希望陆沉能给一个明确的承诺,但是通过今天这场密谈,他终于领悟到对方看似年轻,实则远比苏云青难缠。
一念及此,他神情复杂地叹道:“庆聿忠望败得不稀奇。陆都尉放心,明日便会有人将卷宗送来。另外,我会给苏检校留下联络的记号,但凡陆都尉相召,王某必定第一时间赶来。”
陆沉微微点头,在他起身告辞之时,忽地问道:“王大人,如果我将你关押起来,察事厅会不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
“不会。”
王师道神态平静,恭谨又自持地答道:“如果我今日无法离开,察事厅便会全心全意为景朝办事,尽量给陆都尉和淮州军将士制造一些麻烦。”
陆沉笑了笑,话锋一转道:“王大人,我希望你可以明白,这次走上背叛景朝这条路,你便不会有再次回头的机会。”
“是。”
王师道拱手一礼。
……
在陆沉暂住院落的旁边,有一套面积略显狭小的小院子,正堂内烛火通明。
“少爷。”
院中忽地响起李承恩的声音。
“里面情况怎么样?”
陆沉随即问道。
李承恩回道:“她很安静,只是静坐发呆。”
房门随即被人推开,坐在桌前的庆聿怀瑾抬眼望去,陆沉缓步走了进来。
陆沉看了一眼庆聿怀瑾,她身上依旧是那套衣裳,不过洗了把脸,面庞上不见脏污。
桌上摆放着一些普通的家常菜,两碗米饭,两双筷子。
陆沉走过来坐在庆聿怀瑾对面,直接拿起碗筷,感慨道:“从早到晚这是第一顿饭,郡主想来也是,不必客气,解决饱腹的问题我们再谈其他。”
庆聿怀瑾看着对面的年轻男子大快朵颐,面色依然冷漠,心中却酝酿着浓烈的杀意。
当时在光华门外,陆沉一枪将她拍出去很远,那是因为之前她苦战良久以致力竭,不代表两人的武功真有那么夸张的差距。
后面她忍气吞声,任由陆沉将她当做杀手锏逼降宫内的景军,又逼退谋良虎率领的一万余景军,不是因为她被对方吓破了胆子,而是她在等待一个一击必杀的机会。
这叫做以其治人之道还施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