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19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邃和段作章齐声应下。
  萧望之又道:“广陵、泰兴二军,沿着谷熟城北边的官道向高园城挺进,那里已经是一座空城,李守振短时间内无法补充兵力防守。你们记住,李守振若敢派兵南下,务必要以雷霆之势解决对方,让他老老实实地待在汝阴城里。”
  朱裕友和康延孝对视一眼,起身道:“谨遵大都督之令!”
  萧望之微微点头,再度看向裴邃和段作章说道:“你们率领麾下主力先取宁陵城,再进逼驻扎在雷泽的一万景军的阵地。”
  “遵令!”
  语调铿锵,掷地有声。
  在这场军议之后,淮州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分两路,广陵军和泰兴军往北刺入燕国东阳路腹心之地,一时间紧急军情如雪片般飞往汝阴城的大将军府。
  “禀大将军,高园城被齐军攻占,对方正在进逼奉福城!”
  “禀大将军,奉福城失陷,齐军先锋距离汝阴城仅有百里之遥!”
  “禀大将军,齐军分出两部,往奉福城东西两面展开进攻!”
  连续几天,一个又一个坏消息落入李守振的耳朵,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躁不安,每天望着沙盘上距离汝阴越来越近的齐军,心里的不安和恐慌越来越强烈。
  眼下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在汝阴城囤积重兵,以这座坚城作为最后的堡垒,赌齐军久攻不下自动退兵,要么就是在齐军完成对汝阴城的包围之前,主动出击寻找胜机。
  答案显而易见。
  在景军确定不会支援汝阴之后,李守振很快便下定决心,寒声道:“传令伍新章,限他三天之内率军赶来汝阴城,否则军法从事!”
  偏将领命而去。
  李守振颓然地坐在帅位上,眼中血丝满布。
  “郡主殿下,既然伱另有打算,末将便只能替你守住汝阴城,除此之外怕是无能为力了。”
  他轻声自语,满面灰败之色。
  正如李守振的预料,淮州军在沉寂一段时间之后,爆发出来的力量足以令世人侧目。
  在兵分两路的大前提下,广陵军和泰兴军往北取得大量战果,而往西边的镇北军和来安军同样来势汹汹,宁陵城燕军主将只来得及发出一封求援急报,便被这两支精锐的淮州军包围得水泄不通。
  这封求援急报不是发给汝阴城的大将军府,也非河洛城的朝堂权贵,而是宁陵城西边六十余里的景军驻地。
  帅帐之内,景军主帅女鲁欢握着那封急报,脸上却没有丝毫神色的波动。
  相较于谋良虎那种满脸横肉生人勿近的凶狠相貌,女鲁欢虽然有一个景廉族人的标准名字,长相却带着几分齐人的特点。
  他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光看眉眼的确和齐人有几分相似。
  究其原因,女鲁欢的父亲是景廉族人,母亲却是燕国河南路土生土长的齐人,当年被女鲁欢的父亲劫掠至景朝境内,后来成婚生子才有了女鲁欢。
  帐内一众悍将尽皆望着女鲁欢,其中一位名叫乌也的千夫长大喇喇地说道:“大详隐,如今齐军正在围攻宁陵,我们要不要前往救援?”
  详隐乃是景朝军制中一军主帅的军职,大致相当于齐军的都指挥使。但是景朝军队的建制不像齐军那般严整,所以一名详隐麾下的兵力有可能是一万,也有可能是两万以上,情况略微有些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为何要去救援?”
  女鲁欢将那封求援急报随手丢到一旁,冷眼望着那位千夫长。
  乌也怔道:“大详隐,我军此番出征的任务是为了援护东阳路——”
  女鲁欢直接打断他的话:“那我问你,南齐淮州军在拿下谷熟之后,为何要停下来一段时间?”
  乌也小心翼翼地说道:“整军备战?”
  女鲁欢冷笑一声,道:“这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原因。淮州军厉兵秣马那么多年,难道区区一场宛亭之战就让他们实力大损不得不停下前进的步伐?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无非是要弄清楚东阳路燕军的整体实力,以及探明我军的情况。”
  这番话出口之后,帐内众将面面相觑,另外一名叫做仆燕的千夫长不敢置信地说道:“大详隐,你是说齐军真正的目标是我军?”
  “你觉得这很不可思议?”
  女鲁欢脸上泛起讥讽之色,望着仆燕说道:“在过往两年的所有战事中,燕军战力低下的事实已经表现得很清楚。如果你是萧望之,面对这种一触即溃的军队,有何必要打打停停无比谨慎?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因为我军驻扎在这里,淮州军定然会一鼓作气直下汝阴。”
  仆燕惭愧地说道:“末将明白了。”
  女鲁欢又道:“正常情况下我军应该前去援救宁陵城,可是因为郡主殿下早已看穿敌人的想法,所以我们要让淮州军变得骄傲自大,给他们营造出一种我军畏惧不前的感觉。等他们拿下宁陵之后,他们下一步就会继续往西,来到我军阵前,那会才是真正决战的时刻。”
  他的语气很平淡,至于宁陵城里四千燕军的死活,不光他没放在心上,帐内众将亦毫不在意。
  在这些景军武将看来,燕军本来就是可以随时抛弃的仆从军,他们唯一的作用只是填补战线,此外没有任何值得重视的价值。
  “如今淮州军兵分两路,北线那两支军队主要是为了震慑李守振手里的兵马,西线的镇北军和来安军堪称他们的主力,也是我军即将面对的劲敌。各位,有没有信心抗住敌人的第一波攻势?”
  女鲁欢冷峻的眸光扫过众人,回应他的是一片咆哮声。
  “我军必胜!”
  女鲁欢点了点头,起身走到帐外,凝望着东边阴沉的天幕,迎着冬日割面的寒风,逐渐感受到那股久违的热血。
  沉寂多年,是时候让南边那些齐人感受一下景军主力真正的实力。
  第247章 【黄雀在后】
  河洛城,卓园。
  “……牛存节送来紧急军报,靖州军两万精锐在厉天润的指挥下突破西线,击溃严武城东边辅城的数千守军之后,转向围攻严武城。如今他手中没有足够的机动兵力,恳请朝廷派遣援兵南下。”
  枢密使庞师古神情凝重,望向那位站在窗边的年轻郡主。
  庆聿怀瑾淡淡应了一声,疲惫和压抑的情绪油然而生,但又很快被她压制下去,目光一如既往地冷漠。
  直到此时此刻,她才意识到想要做好一名战场上的统帅究竟有多难,而且她还没有接手实际上的指挥权,只是在大局上做一些布置。
  她脑海中浮现如今整个东阳路和沫阳路的局势,强忍着烦闷梳理战场上的节点。
  东阳路燕军的状况非常糟糕,两年来连战连败让他们丧失了对抗齐军的勇气,现在只能依靠高耸坚固的城墙勉强维持,而且未必不会主动崩溃。
  沫阳路稍微好一些,然而面对厉天润一手操练出来的精兵勇将,他们也只能稍微迟滞对方前进的步伐。
  总而言之,在景朝大军吞并赵国的当下,庆聿怀瑾需要独自面对萧望之和厉天润这两位南齐名将,以及他们麾下能征善战的军队。
  好在她知道自己唯一能够取胜的法子是什么。
  一念及此,她转身对庞师古说道:“庞大人,请你转告牛存节,如果他不能将靖州军挡在沫阳路南边,他的下场就不是罢官去职那么简单。倘若他能做到这一点,朝廷自然不会亏待他,加官进爵乃是必然。”
  庞师古犹豫道:“殿下,我在想要不要从江北路抽调一部分兵力支援沫阳路?”
  庆聿怀瑾眉尖微蹙,冷声道:“庞大人,江北路去年就被抽走数万兵马,如今只能维持最基础的防御需求。你若再从那里抽调兵力,万一西北边的代国趁虚而入,到时候你又怎么办?莫要忘了,代国一直对江北路的云川一带虎视眈眈。”
  “我这也是病急乱投医啊。”
  庞师古轻叹一声,继而道:“不知殿下能否再从景军中抽调一部南下沫阳路?”
  庆聿怀瑾神情古怪地看着他,直到这位枢密使大人老脸泛红,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庞大人,如今我已经调了两万兵马前往东阳路南线,又在封丘一带布置了五千精锐,将近一半的兵力都调出去了,伱还想我怎么做?燕军战力如此孱弱,庞大人可曾反思过自己的练兵之术?”
  一句话说得庞师古讷讷不言,无比尴尬。
  “殿下息怒,这件事倒也不能全怪庞枢密,他也有很多无奈之处。”
  坐在另一边的谋良虎罕见地打了一个圆场,随即对庞师古说道:“枢密大人,河洛城至关重要,我们总得保证这里不出问题。枢密院这两年不是招募了两支新军?就让他们去支援沫阳路,如何?”
  庞师古只好应下,看出庆聿怀瑾此刻的心情很不爽利,连忙起身行礼告辞。
  待他离开之后,谋良虎劝道:“殿下何必因为这种人动怒?”
  庆聿怀瑾沉声道:“如果燕军能表现得稍微好一些,我们又怎会面对这样危险的局势?他身为枢密使,一手掌控燕国军权,只知道培植心腹排除异己,让数十万军队沦为一触即溃的废物。若非父王再三拦着,我绝对会将他赶回老家种田去。”
  谋良虎摸了摸脑门,笑道:“殿下,庞师古纵然有万般不足,至少他对王爷足够忠心。”
  “罢了,不说这个了。”
  庆聿怀瑾摇了摇头,走过来坐下说道:“将军,你认为我军有几成胜算?”
  谋良虎淡定地说道:“殿下,其实你不必太过担心。既然我们已经确认淮州军的目标是驻扎在雷泽的一万人,那么萧望之最多能调动三万左右的兵力。殿下让留可带着一万人藏在雷泽西北,届时奇兵突出,足以让淮州军吞下第一枚失败的苦果。”
  这便是庆聿怀瑾方才对庞师古说的两万人。
  景军在东阳路布置的兵力不止女鲁欢率领的一万人,还有近段时间假借燕军新兵名义出城的另外一万人!
  毫无疑问,庆聿怀瑾是想让女鲁欢率领的军队作为诱饵,利用萧望之迫切奠定胜局的心理,在雷泽附近挖好陷阱,取得一场出其不意的大胜。
  这就是她完全不理会李守振求援急报的原因。
  虽说淮州军按照她的预想一步步展开攻势,但这位郡主殿下并未忘记那个让她屡次失败的年轻男人。
  她想起最近收到的察事厅密报,轻声道:“将军,萧望之不会傻乎乎地从正面强攻,他在拿下谷熟城后刻意停了一段时间,不止是在收集我们的情报,还有一种可能是在为迂回进攻做准备。陆沉和他的锐士营早就从前线撤回到来安城,如果我没有猜错,他肯定是想北出盘龙关,绕到女鲁欢将军的后背发起致命一击。”
  谋良虎眸光微冷,势如猛虎雄踞,缓缓道:“殿下,雷泽西南边是平利城,里面那一万燕军就算再怎么不济,也不是齐军可以忽视的对象。那陆沉若真敢从盘龙关出来突袭女鲁欢的后背,就不怕平利城里的燕军给他来一个反包围?”
  “我已经派人去提醒平利城的守将,但是我怀疑陆沉敢于无视城里的燕军,直接奔赴雷泽一带,而且我更担心城里的燕军不敢出城作战。”
  庆聿怀瑾完全抛却以前的自负,从最严重的后果考虑,继续说道:“故此,我想请将军抽调五千精骑赶赴雷泽,务必要将风险降到最低。”
  谋良虎沉吟良久,抬眼望着女子恳切的目光,点头道:“殿下本就有调兵之权,再者城内留下两万人也可以掌握局势。我回去之后立刻安排一员老将率五千骑出城,尽量隐蔽且快速地前往雷泽。”
  庆聿怀瑾欣慰一笑,随即说出一个让谋良虎十分为难的请求:“将军,我想随军行动。”
  谋良虎苦笑道:“殿下,这可万万使不得。”
  庆聿怀瑾正色道:“我不会干涉各位将军的指挥。”
  谋良虎摇头道:“与此事无关。我和殿下说句掏心窝子的实话,王爷其实并不在意东阳路和沫阳路打成什么样,他只是要用这一年的战事让北地权贵看清楚,燕国朝廷已经完成他们的使命,而且能力上远远不足以支撑大局。只有依附在咱们大景朝和王爷的羽翼之下,他们才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这是咱们彻底占据北地的助推之一。”
  庆聿怀瑾微微颔首。
  谋良虎继续说道:“当然,咱们的陛下要平定赵国,王爷抽不开身是客观事实,南齐边军的实力超出我们的预估也是造就如今局面的原因之一。但是只要河洛城在我们手里,南齐纵然取得一时的胜利也翻不了天,殿下何必轻涉险地?万一你有个闪失,我怎么向王爷交代?”
  庆聿怀瑾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徐徐道:“此战我们有很大的把握重创齐军,从而化解沫阳路和东阳路的危机。虽然萧望之才是淮州军的主帅,可我能够感觉到对方的策略出自陆沉之手。我想亲眼见证此人的失败,不然我或许会永远活在他的阴影之下。”
  谋良虎怔住。
  身为庆聿恭真正倚重的心腹,他几乎是看着庆聿怀瑾从一个女童成长为如今的郡主殿下,印象中她总是顾盼神飞不弱须眉,何时会出现过眼前这般神态?
  回想这两年的时间里,庆聿怀瑾屡次在南齐那个名叫陆沉的年轻人手里吃瘪,他大抵明白这种情绪的根源。
  “既然如此,好吧,我让我的亲兵队伍随殿下前行,他们会保护好殿下。”
  “多谢将军。”
  庆聿怀瑾没有拒绝,纵然她身边有很多高手护卫,可是如今的她已经成熟很多,不愿因为自己的任性让别人担惊受怕。
  次日清晨,一支景军骑兵悄然离开河洛城,队伍中有一位唇红齿白的年轻将领。
  她就是再度换下郡主华服、穿上男子轻甲的庆聿怀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