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124节
林颉提着两个酒坛走进亭内,然后将一坛酒朝前方丢了过去。
尉迟归抬手接过,揭开盖子闻了一下,挑眉道:“十二年的罗浮春?”
“多年不见,你的鼻子还是这般灵。要不是你来了,我也不会挖出后院的窖藏,不过这是最后的两坛,喝完就没了。”
林颉来到石桌边坐下,面上笑容醇厚。
尉迟归就着温柔的月色,仰头一气灌下小半坛,颇为满足地赞道:“好酒。”
他将酒坛放在桌上,随性地用袖子擦了擦嘴。
武榜上册十人,也是大部分草莽豪杰公认的江湖前十,这些年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有一个性情狂傲天赋奇才的年轻人闯进前十,那便是如今位列上册第九的刀客典狂。
林颉悠然道:“你归隐这几年,典狂跟发疯一般四处寻找,只是没人能猜到伱待在淮州萧望之身边。这次你帮陆沉出手,很可能被那个疯子得知消息,说不定就会找上门来挑战你。”
江湖武榜位次排定的规矩很简单,击败或者杀死对方便能取而代之。
一般而言,绿林中人不会将事情做绝,尤其是那些颇有名气的高手,即便想要提升自己的名次也只是切磋较量,不轻易下死手。
数百年江湖只出了典狂这个异类,他自从踏入武榜以来先后五战,对手要么身受重伤武功尽失,要么身首异处当场毙命。
典狂下一个目标便是尉迟归,但多年来遍寻不得,据说其人变得越来越躁郁。
尉迟归心中微动,扭头望着林颉说道:“他的消息这般灵通?”
林颉小口品着佳酿,淡淡道:“典狂这个人就像是突然冒出来的天才,极少有人知道他的师承和来历。根据过往的一些蛛丝马迹,我推断他是庆聿恭培养的鹰犬。换而言之,你在东阳路境内出手杀死那些景朝骑兵,庆聿怀瑾肯定会知道这件事,典狂随即便会知晓。”
“此行我只想完成萧大哥的托付,保证陆沉全须全尾地回去。至于典狂这种疯子,劳烦你帮我打发了。”
尉迟归神色从容,略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显然并未将位列武榜上册第九的典狂放在心上。
林颉失笑道:“你喝了我珍藏的罗浮春,还让我帮你解决这种麻烦事,怎么看都是赔本的买卖。”
尉迟归道:“我就知道你今夜见我必有盘算。说吧,想让我做什么?”
“你觉得陆沉如何?”
“品格和心性尽皆上佳,将来必然能出人头地。”
“既然如此,我想请你将十六式散手传给他。”
林颉的语调风轻云淡,似乎这个要求稀松平常不足为奇,然而大部分江湖高手都知道,袖中乾坤尉迟归的十六式散手是他一身武功的精华所在。
尉迟归凝望着对面这位武榜第一人,略感好奇地问道:“为何?”
林颉脑海中浮现白天的见面场景,随即微笑道:“我已经收他为关门弟子,自然希望他能掌握更多的保命手段。上玄经与你的散手堪称天作之合,而且颇为适合陆沉的性子,再者你孤身一人无儿无女,连个徒弟都没有,总不能将这身绝学带进棺材里。”
“谢谢你这般为我着想。”
尉迟归没好气地说着,然后不解道:“当年你传我上玄经助我疗伤的时候,我以为你会索取尉迟家祖传的散手功法,结果你一直没有开口。其实我不太明白,你为何不让令爱修习我的散手?为何又对陆沉这般关照?”
林颉坦然道:“溪儿只需要专注双刀之术,她没有必要旁学杂收。陆沉则不同,这个年轻人的悟性相当罕见,你可知道他修习上玄经用了多久登堂入室?”
尉迟归微微摇头。
林颉没有卖关子,继而说道:“七天初窥门径,三个月小有所成。”
尉迟归怔住,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本就是一代武学宗师,当年凭着一双手打遍北地绿林无敌手,后来在刺杀庆聿定的时候身受重伤。所幸林颉拿出上玄经的心法助他疗伤,因此他对上玄经颇有了解,知道这门内功心法的神奇和晦涩,普通人即便倒背如流也无法参透其中奥妙。
然而陆沉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便能领悟,其武学天分可谓惊世骇俗。
林颉感叹道:“当年我教他守正诀的时候,并未看出来这小子的天赋如此强悍。好在他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九年时间里刻苦修习守正诀,打下极为扎实牢固的基础,才有后来的厚积薄发。话说回来,你到底愿不愿意?”
尉迟归伸展双臂,缓缓道:“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教他便是。”
林颉微微一笑。
尉迟归扭头望着他,眼中闪过一抹狡黠:“不过我还有个条件,再给我准备几坛罗浮春。”
林颉摇摇头道:“行,就知道瞒不过你。”
二人相视一笑。
……
翌日上午,总寨议事厅外。
陆沉和林溪并肩而行,穿过东边那条悠长的回廊。
林溪轻声说道:“我原本想陪你一起参加今天这场商谈,但是我爹让我不要出面,他说今日帮中前辈齐聚,必须要靠你独自应对。如果我在场的话,可能会造成一些意料之外的麻烦。”
陆沉道:“师姐放心,我能应对。”
林溪莞尔道:“我自然相信你可以,不过帮中一些长辈性情古怪,你要有心理准备。”
“好。”
陆沉应下,前方议事厅映入眼帘,他停下脚步说道:“师姐,留步。”
林溪点了点头,目送他走向议事厅,眼中浮现一抹柔情。
此刻议事厅内人声鼎沸,各大堂主、管事、执事坐得满满当当,只空出左首第一把交椅。
当小厮引着陆沉进来的时候,数十道目光立刻射了过来,将陆沉从头到脚打量个遍,其中不乏审视和戒备之意。
林颉已经提前对众人说过,今日会有南齐边军淮州都督府的使者到来。
七星帮成立于元嘉之变以前,当时齐朝先帝在位,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民乱频繁发生,七星帮应运而生。当年那场旷日持久的围困险些覆灭七星帮,所以这些绿林枭雄对齐国朝廷的观感很差。
他们在接受燕朝招安这件事上迟疑不决,不代表就会欢迎南齐军方的使者。
一片肃然之中,陆沉来到堂下站定,面朝主位上的林颉行礼,不疾不徐地说道:“齐国淮州都督府锐士营都尉陆沉,拜见七星帮林帮主,见过各位江湖前辈。”
经过这一年多的历练,陆沉的气质越来越沉稳,即便是当下这种被数十人围观的场面,而且其中包含很多不善的目光,他依然没有半点慌乱。再加上他修长的身量和逐渐养成的高手风范,站在堂中宛如凛凛松柏。
林颉抬手指向左边那张空着的交椅,淡然道:“陆都尉请坐。”
陆沉道谢落座,随即便撞上对面那个中年男人深沉的目光,他知道此人便是风堂堂主蒋厚明,七星帮内部一股势力的头领。
林颉环视众人,缓缓道:“各位兄弟可能不太熟悉这位陆都尉,或许觉得他太过年轻,我便简单介绍一下。去年南边的战事你们应该有所耳闻,南齐边军接连击败燕朝军队,连景朝老卒都吃了不少败仗,这场战事的幕后谋划之人便是陆都尉。”
此言一出,堂中陡然一静。
七星帮这些绿林大豪对景朝老卒的实力非常了解,能够战胜那些百战精锐,足以说明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能力不容小觑,先前一些心怀轻视的人神情郑重地打量着陆沉。
林颉又道:“燕朝招安绿林帮派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南边对此事也非常关注。陆都尉,麻烦你对大家说说此行的来意。”
陆沉拱手一礼,面对众人心思各异的目光,沉静地说道:“诸位前辈,在下奉淮州萧大都督之命而来,是想劝阻七星帮接受燕朝的招安。”
他这句话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让七星帮一众高层略微有些惊讶。
其实众人大多能猜到他的来意,如果七星帮拒绝燕朝的招安,必然可以牵扯对方很大的精力,甚至能影响到北地绿林大部分人的想法。对于南齐边军而言,燕朝内部越不稳定便越有利,反之则会承受全部的压力。
他们只是没有想到陆沉会如此直接,没有任何曲意逢迎的套近乎。
这自然会让相当一部分人感到不舒服。
林颉看了陆沉一眼,不动声色地说道:“事关七星帮数万人的命运,我不会一意孤行,大家今天可以畅所欲言。关于陆都尉的提议,你们有何看法皆可直接表明。”
话音方落,便有一道冰冷的声音响起。
“陆都尉是吧?某想不明白,七星帮是否接受招安与你们南齐边军有什么关系?或者说,你们有什么资格对七星帮的事务指手画脚?帮主以礼待人,不代表你就可以在这里信口开河。”
陆沉神色淡然,循声望了过去。
第161章 【其心必异】
说话之人乃是雷堂堂主史长胜,此人性烈如火嫉恶如仇,在他看来无论燕朝还是齐国朝廷都不值得信任。
史长胜的看法在七星帮内有不少支持者,他们始终认为南北朝廷是一丘之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史长胜之前明确宣称不愿接受燕朝的招安,但这不代表他就愿意与南齐边军合作,更不必说用七星帮的力量帮南齐牵扯燕朝军队。
因此在陆沉开口之后,史长胜当先发难,毫无疑问是在向林颉表明态度。
陆沉对此并不意外。
昨晚通过林溪的详细介绍,他对七星帮内部的情况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此刻将人名和真身对上号,脑海中立刻浮现和史长胜相关的记忆。
面对此人冷峻的目光,陆沉不慌不忙地说道:“史堂主,在下此行并非是要插手七星帮内务,更谈不上指手画脚,而是希望能为诸位前辈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意见。”
史长胜先前刻意加重语气,未尝没有试探之意,此刻见陆沉沉稳有度,便冷声问道:“什么意见?”
陆沉环视众人,缓缓道:“诸位前辈虽然身处北地,但是应该没有和燕、景军队正面相对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稍有欠缺。在下全程参与去年的战事,先后与燕朝两路大军、景朝主力骑兵交手,对他们的实力和风格比较了解。如果诸位不嫌弃,在下愿意将战场上的心得悉数相告。”
史长胜面色并未缓和,淡淡道:“陆都尉一片心意倒也难得,只是你身后的那位萧大都督打得什么主意不难猜测,无非是想用七星帮做刀,用我们的人去对抗燕朝的正规军队,消耗和牵扯他们的精力,从而减轻南齐边军的压力。”
这番话回荡在议事厅内,很多七星帮高层的脸色不太好看。
陆沉对此早有预料,镇定地反问道:“在下心中有一处不解,想请教史堂主。倘若在下没有出现在这里,七星帮难道就不用面对燕朝的施压?坦白说,无论陆某来不来,七星帮都要和燕国朝廷抗争。既然如此,史堂主为何不愿接受在下的好意?”
史长胜当然可以说七星帮不需要南齐的帮助,但这样的回答与他的态度相悖,因为他坚持认为七星帮不能接受燕朝的招安。
见他沉默不语,陆沉顺势说道:“史堂主,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史长胜眼神微凝,逐渐察觉到这个年轻人竟然摸透了自己的心思,缓缓道:“话虽如此,南齐边军总不能靠着陆都尉一番惠而不实的分析,便能驱使整个七星帮为之卖命。迫不得已之时,我们完全可以和燕朝坐下来谈判。”
“这是自然,史堂主所言有理。”
陆沉没有仓促地反驳,心平气和地说道:“只是在下认为,凡事应该未虑胜先虑败,尤其是在这种关系到数万人命运的重要关口,做好最坏的打算才是正道。对于七星帮而言,将来很有可能遭遇燕朝大军的围剿,贵帮帮众固然勇猛,若无应对军阵的经验以及充分的操练,恐怕难以抵挡敌人的攻势。在下不才,愿意为七星帮贡献所有的力量,协助诸位打造出一支精锐的军队。”
史长胜面色微变。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有些话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便有着截然不同的分量。
倘若陆沉只是一介无名小卒,这番表态自然会被当做夸夸其谈,厅内这些绿林豪杰哪个不是刀口舔血、见惯无数生死的狠角色,怎会轻易相信一个年轻人的豪言壮语。
陆沉虽然年轻,却是南齐实打实的军功勋爵,在去年的战事中大放异彩,以弱冠之身策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这样的人才无论在哪国军中都会青云直上,成为军方重点培养的对象,他说为七星帮操练出一支精锐雄师自然不算异想天开。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一个前程远大的军中新贵,原本只需要安心在军中带兵,将来加官进爵并非难事,却跑来深山老林里为七星帮出谋划策,这本身就是南齐淮州都督府最大的诚意。
陆沉没有挑明此中关节,但包括史长胜在内的很多人都已回过味来,再看向这个年轻人的眼神里便多了几分温和之意。
“陆都尉所言不无道理,但是似乎也有危言耸听的嫌疑。”
坐在右首第三位的山堂堂主董勉淡然开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疏离。
陆沉望着对方棱角分明的刚毅面庞,从容地说道:“还请董堂主明示。”
董勉悠悠道:“你说凡事要做最坏的打算,我不反对这一点,但是对于七星帮来说,不止有退入大山深处和与燕朝死战到底两个选择,我们还可以接受对方的招安。七星帮作为北地绿林之首,影响得不止是数万帮众,燕朝不会不考虑这一点,所以我们拥有和对方谈判的底气。也就是说,接受招安并非一条死路。”
史长胜不由得皱起眉头,但是厅内还有一部分人在听完董勉的话后露出赞同的神情。
尉迟归抬手接过,揭开盖子闻了一下,挑眉道:“十二年的罗浮春?”
“多年不见,你的鼻子还是这般灵。要不是你来了,我也不会挖出后院的窖藏,不过这是最后的两坛,喝完就没了。”
林颉来到石桌边坐下,面上笑容醇厚。
尉迟归就着温柔的月色,仰头一气灌下小半坛,颇为满足地赞道:“好酒。”
他将酒坛放在桌上,随性地用袖子擦了擦嘴。
武榜上册十人,也是大部分草莽豪杰公认的江湖前十,这些年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有一个性情狂傲天赋奇才的年轻人闯进前十,那便是如今位列上册第九的刀客典狂。
林颉悠然道:“你归隐这几年,典狂跟发疯一般四处寻找,只是没人能猜到伱待在淮州萧望之身边。这次你帮陆沉出手,很可能被那个疯子得知消息,说不定就会找上门来挑战你。”
江湖武榜位次排定的规矩很简单,击败或者杀死对方便能取而代之。
一般而言,绿林中人不会将事情做绝,尤其是那些颇有名气的高手,即便想要提升自己的名次也只是切磋较量,不轻易下死手。
数百年江湖只出了典狂这个异类,他自从踏入武榜以来先后五战,对手要么身受重伤武功尽失,要么身首异处当场毙命。
典狂下一个目标便是尉迟归,但多年来遍寻不得,据说其人变得越来越躁郁。
尉迟归心中微动,扭头望着林颉说道:“他的消息这般灵通?”
林颉小口品着佳酿,淡淡道:“典狂这个人就像是突然冒出来的天才,极少有人知道他的师承和来历。根据过往的一些蛛丝马迹,我推断他是庆聿恭培养的鹰犬。换而言之,你在东阳路境内出手杀死那些景朝骑兵,庆聿怀瑾肯定会知道这件事,典狂随即便会知晓。”
“此行我只想完成萧大哥的托付,保证陆沉全须全尾地回去。至于典狂这种疯子,劳烦你帮我打发了。”
尉迟归神色从容,略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显然并未将位列武榜上册第九的典狂放在心上。
林颉失笑道:“你喝了我珍藏的罗浮春,还让我帮你解决这种麻烦事,怎么看都是赔本的买卖。”
尉迟归道:“我就知道你今夜见我必有盘算。说吧,想让我做什么?”
“你觉得陆沉如何?”
“品格和心性尽皆上佳,将来必然能出人头地。”
“既然如此,我想请你将十六式散手传给他。”
林颉的语调风轻云淡,似乎这个要求稀松平常不足为奇,然而大部分江湖高手都知道,袖中乾坤尉迟归的十六式散手是他一身武功的精华所在。
尉迟归凝望着对面这位武榜第一人,略感好奇地问道:“为何?”
林颉脑海中浮现白天的见面场景,随即微笑道:“我已经收他为关门弟子,自然希望他能掌握更多的保命手段。上玄经与你的散手堪称天作之合,而且颇为适合陆沉的性子,再者你孤身一人无儿无女,连个徒弟都没有,总不能将这身绝学带进棺材里。”
“谢谢你这般为我着想。”
尉迟归没好气地说着,然后不解道:“当年你传我上玄经助我疗伤的时候,我以为你会索取尉迟家祖传的散手功法,结果你一直没有开口。其实我不太明白,你为何不让令爱修习我的散手?为何又对陆沉这般关照?”
林颉坦然道:“溪儿只需要专注双刀之术,她没有必要旁学杂收。陆沉则不同,这个年轻人的悟性相当罕见,你可知道他修习上玄经用了多久登堂入室?”
尉迟归微微摇头。
林颉没有卖关子,继而说道:“七天初窥门径,三个月小有所成。”
尉迟归怔住,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本就是一代武学宗师,当年凭着一双手打遍北地绿林无敌手,后来在刺杀庆聿定的时候身受重伤。所幸林颉拿出上玄经的心法助他疗伤,因此他对上玄经颇有了解,知道这门内功心法的神奇和晦涩,普通人即便倒背如流也无法参透其中奥妙。
然而陆沉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便能领悟,其武学天分可谓惊世骇俗。
林颉感叹道:“当年我教他守正诀的时候,并未看出来这小子的天赋如此强悍。好在他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九年时间里刻苦修习守正诀,打下极为扎实牢固的基础,才有后来的厚积薄发。话说回来,你到底愿不愿意?”
尉迟归伸展双臂,缓缓道:“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教他便是。”
林颉微微一笑。
尉迟归扭头望着他,眼中闪过一抹狡黠:“不过我还有个条件,再给我准备几坛罗浮春。”
林颉摇摇头道:“行,就知道瞒不过你。”
二人相视一笑。
……
翌日上午,总寨议事厅外。
陆沉和林溪并肩而行,穿过东边那条悠长的回廊。
林溪轻声说道:“我原本想陪你一起参加今天这场商谈,但是我爹让我不要出面,他说今日帮中前辈齐聚,必须要靠你独自应对。如果我在场的话,可能会造成一些意料之外的麻烦。”
陆沉道:“师姐放心,我能应对。”
林溪莞尔道:“我自然相信你可以,不过帮中一些长辈性情古怪,你要有心理准备。”
“好。”
陆沉应下,前方议事厅映入眼帘,他停下脚步说道:“师姐,留步。”
林溪点了点头,目送他走向议事厅,眼中浮现一抹柔情。
此刻议事厅内人声鼎沸,各大堂主、管事、执事坐得满满当当,只空出左首第一把交椅。
当小厮引着陆沉进来的时候,数十道目光立刻射了过来,将陆沉从头到脚打量个遍,其中不乏审视和戒备之意。
林颉已经提前对众人说过,今日会有南齐边军淮州都督府的使者到来。
七星帮成立于元嘉之变以前,当时齐朝先帝在位,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民乱频繁发生,七星帮应运而生。当年那场旷日持久的围困险些覆灭七星帮,所以这些绿林枭雄对齐国朝廷的观感很差。
他们在接受燕朝招安这件事上迟疑不决,不代表就会欢迎南齐军方的使者。
一片肃然之中,陆沉来到堂下站定,面朝主位上的林颉行礼,不疾不徐地说道:“齐国淮州都督府锐士营都尉陆沉,拜见七星帮林帮主,见过各位江湖前辈。”
经过这一年多的历练,陆沉的气质越来越沉稳,即便是当下这种被数十人围观的场面,而且其中包含很多不善的目光,他依然没有半点慌乱。再加上他修长的身量和逐渐养成的高手风范,站在堂中宛如凛凛松柏。
林颉抬手指向左边那张空着的交椅,淡然道:“陆都尉请坐。”
陆沉道谢落座,随即便撞上对面那个中年男人深沉的目光,他知道此人便是风堂堂主蒋厚明,七星帮内部一股势力的头领。
林颉环视众人,缓缓道:“各位兄弟可能不太熟悉这位陆都尉,或许觉得他太过年轻,我便简单介绍一下。去年南边的战事你们应该有所耳闻,南齐边军接连击败燕朝军队,连景朝老卒都吃了不少败仗,这场战事的幕后谋划之人便是陆都尉。”
此言一出,堂中陡然一静。
七星帮这些绿林大豪对景朝老卒的实力非常了解,能够战胜那些百战精锐,足以说明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能力不容小觑,先前一些心怀轻视的人神情郑重地打量着陆沉。
林颉又道:“燕朝招安绿林帮派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南边对此事也非常关注。陆都尉,麻烦你对大家说说此行的来意。”
陆沉拱手一礼,面对众人心思各异的目光,沉静地说道:“诸位前辈,在下奉淮州萧大都督之命而来,是想劝阻七星帮接受燕朝的招安。”
他这句话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让七星帮一众高层略微有些惊讶。
其实众人大多能猜到他的来意,如果七星帮拒绝燕朝的招安,必然可以牵扯对方很大的精力,甚至能影响到北地绿林大部分人的想法。对于南齐边军而言,燕朝内部越不稳定便越有利,反之则会承受全部的压力。
他们只是没有想到陆沉会如此直接,没有任何曲意逢迎的套近乎。
这自然会让相当一部分人感到不舒服。
林颉看了陆沉一眼,不动声色地说道:“事关七星帮数万人的命运,我不会一意孤行,大家今天可以畅所欲言。关于陆都尉的提议,你们有何看法皆可直接表明。”
话音方落,便有一道冰冷的声音响起。
“陆都尉是吧?某想不明白,七星帮是否接受招安与你们南齐边军有什么关系?或者说,你们有什么资格对七星帮的事务指手画脚?帮主以礼待人,不代表你就可以在这里信口开河。”
陆沉神色淡然,循声望了过去。
第161章 【其心必异】
说话之人乃是雷堂堂主史长胜,此人性烈如火嫉恶如仇,在他看来无论燕朝还是齐国朝廷都不值得信任。
史长胜的看法在七星帮内有不少支持者,他们始终认为南北朝廷是一丘之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史长胜之前明确宣称不愿接受燕朝的招安,但这不代表他就愿意与南齐边军合作,更不必说用七星帮的力量帮南齐牵扯燕朝军队。
因此在陆沉开口之后,史长胜当先发难,毫无疑问是在向林颉表明态度。
陆沉对此并不意外。
昨晚通过林溪的详细介绍,他对七星帮内部的情况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此刻将人名和真身对上号,脑海中立刻浮现和史长胜相关的记忆。
面对此人冷峻的目光,陆沉不慌不忙地说道:“史堂主,在下此行并非是要插手七星帮内务,更谈不上指手画脚,而是希望能为诸位前辈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意见。”
史长胜先前刻意加重语气,未尝没有试探之意,此刻见陆沉沉稳有度,便冷声问道:“什么意见?”
陆沉环视众人,缓缓道:“诸位前辈虽然身处北地,但是应该没有和燕、景军队正面相对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稍有欠缺。在下全程参与去年的战事,先后与燕朝两路大军、景朝主力骑兵交手,对他们的实力和风格比较了解。如果诸位不嫌弃,在下愿意将战场上的心得悉数相告。”
史长胜面色并未缓和,淡淡道:“陆都尉一片心意倒也难得,只是你身后的那位萧大都督打得什么主意不难猜测,无非是想用七星帮做刀,用我们的人去对抗燕朝的正规军队,消耗和牵扯他们的精力,从而减轻南齐边军的压力。”
这番话回荡在议事厅内,很多七星帮高层的脸色不太好看。
陆沉对此早有预料,镇定地反问道:“在下心中有一处不解,想请教史堂主。倘若在下没有出现在这里,七星帮难道就不用面对燕朝的施压?坦白说,无论陆某来不来,七星帮都要和燕国朝廷抗争。既然如此,史堂主为何不愿接受在下的好意?”
史长胜当然可以说七星帮不需要南齐的帮助,但这样的回答与他的态度相悖,因为他坚持认为七星帮不能接受燕朝的招安。
见他沉默不语,陆沉顺势说道:“史堂主,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史长胜眼神微凝,逐渐察觉到这个年轻人竟然摸透了自己的心思,缓缓道:“话虽如此,南齐边军总不能靠着陆都尉一番惠而不实的分析,便能驱使整个七星帮为之卖命。迫不得已之时,我们完全可以和燕朝坐下来谈判。”
“这是自然,史堂主所言有理。”
陆沉没有仓促地反驳,心平气和地说道:“只是在下认为,凡事应该未虑胜先虑败,尤其是在这种关系到数万人命运的重要关口,做好最坏的打算才是正道。对于七星帮而言,将来很有可能遭遇燕朝大军的围剿,贵帮帮众固然勇猛,若无应对军阵的经验以及充分的操练,恐怕难以抵挡敌人的攻势。在下不才,愿意为七星帮贡献所有的力量,协助诸位打造出一支精锐的军队。”
史长胜面色微变。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有些话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便有着截然不同的分量。
倘若陆沉只是一介无名小卒,这番表态自然会被当做夸夸其谈,厅内这些绿林豪杰哪个不是刀口舔血、见惯无数生死的狠角色,怎会轻易相信一个年轻人的豪言壮语。
陆沉虽然年轻,却是南齐实打实的军功勋爵,在去年的战事中大放异彩,以弱冠之身策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这样的人才无论在哪国军中都会青云直上,成为军方重点培养的对象,他说为七星帮操练出一支精锐雄师自然不算异想天开。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一个前程远大的军中新贵,原本只需要安心在军中带兵,将来加官进爵并非难事,却跑来深山老林里为七星帮出谋划策,这本身就是南齐淮州都督府最大的诚意。
陆沉没有挑明此中关节,但包括史长胜在内的很多人都已回过味来,再看向这个年轻人的眼神里便多了几分温和之意。
“陆都尉所言不无道理,但是似乎也有危言耸听的嫌疑。”
坐在右首第三位的山堂堂主董勉淡然开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疏离。
陆沉望着对方棱角分明的刚毅面庞,从容地说道:“还请董堂主明示。”
董勉悠悠道:“你说凡事要做最坏的打算,我不反对这一点,但是对于七星帮来说,不止有退入大山深处和与燕朝死战到底两个选择,我们还可以接受对方的招安。七星帮作为北地绿林之首,影响得不止是数万帮众,燕朝不会不考虑这一点,所以我们拥有和对方谈判的底气。也就是说,接受招安并非一条死路。”
史长胜不由得皱起眉头,但是厅内还有一部分人在听完董勉的话后露出赞同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