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117节
步卒被他和煦的态度感染,挺起胸膛答道:“回都尉,小人名叫秦子龙!”
“好名字。”
陆沉点了点头,随即看向其他人说道:“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
无人应答,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保家卫国自然没错,无国何以成家?”
陆沉先是肯定秦子龙的回答,然后平静地说道:“但我想问一问大家,除了咱们军中男儿之外,大齐芸芸众生算不算保家卫国?比如那些终日在田间地头辛苦耕作的农夫,他们上缴的粮食要供养我们的衣食住行。比如那些行走各地买进卖出的商贾,他们缴纳的赋税最后变成我们的饷银和军械。”
他顿了一顿,望着下方的将士们,稍稍加重语气:“换而言之,无论从军、种地、行商乃至于任何身份,只要不是那等混吃等死的蛀虫,其实每一个人都在为这个国度贡献自己的付出,大家认为对不对?”
秦子龙仿佛因为先前的对答平添几分勇气,第一个呼应道:“都尉说的对!”
其余将士这才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附和。
陆沉微笑着抬手虚按,随即语重心长地说道:“我辈军人因为要直面生死考验,所以不事生产专职操练,但从本质上而言,你我与那些农夫商人并无区别。在谈及保家卫国这件大事之前,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养活自己和家人,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保证,又谈什么大义凛然为国为民?”
他这番话十分直白,没有任何咬文嚼字,却给了校场上数千将士很大的震撼,因为过往从未有人对他们说过这些话。
几乎所有人面上都浮现沉思的神色。
陆沉继续说道:“如何养活自己和家人?靠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拿到的军饷。我不清楚其他军队如何行事,但是在锐士营内最重要的一条军规便是,大家的军饷必然足额且及时地发放。我不管你是队正、千总还是校尉,但凡让我知道你克扣将士们的军饷,十两之下褫夺你的军职贬为普通士卒,超过十两,你便可以收拾铺盖滚出军中,另外附带军棍八十。”
“听清楚了没有?!”
最后这几个字他用上内劲,回荡在天地之间。
李承恩和鲍安两位校尉挺胸收腹,带领所有将官异口同声地答道:“末将遵令!”
将士们凝望着高台上的年轻都尉,这一刻胸中仿若有某种情绪激荡汹涌。
陆沉又道:“今日同你们说这些,是希望你们不要有后顾之忧,锐士营的待遇不敢说军中之首,但也绝对不会弱于其他军队,而我身为大家的主将,能给予你们的保证便是你们可以拿到自己应有的待遇。不论是在操练还是真正的战事中,你们受伤会得到及时的医治。倘若不幸伤残,我会帮你安排一个有尊严的生计。若是不幸壮烈阵亡,我会赡养你的家人。”
王骏若有所思地望着陆沉的背影。
他并不怀疑这位年轻的主将可以做到这一点,台下的将士们也都坚信不疑,毕竟陆沉深受天子和萧大都督的器重人尽皆知,更何况绝大多数人都知道陆家是淮州相当出名的富族,这些保证完全可以做到。
他只是觉得陆沉的表态很有意思,绝对不是那种迂腐的人,看来自己选择追随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军中男儿相对而言较为质朴,在陆沉接连做出他们意想不到的承诺之后,这些人的士气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犹如一群躁动不安的猛兽。
这个时候陆沉没有趁热打铁,反而主动给他们降温:“方才说过大家的待遇,接下来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在我麾下没有平庸度日的悠闲生活。从今天开始,锐士营奉行的升迁规则只有两点,其一是能力,其二是军功,能者上,庸者下!除此之外,别无捷径!”
“接下来,由主簿王骏给大家宣讲锐士营的军规、操练要典和军功细则。每个百人队都会领到相应的文本,往后你们要遵循规章行事,眼下若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当面问他。”
陆沉一字一句地说着,确保所有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校场之上,数千将士整齐且响亮地回应道:“遵令!”
声震云霄。
陆沉转头目视王骏,然后走到高台边缘,双手负在身后,静静地观察着下方每一位将士。
日升月落,时光轮转,这座校场上几乎每天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陆沉从未缺席过任何一次操练,在他以身作则下所有将官和普通士卒同吃同住,遵循着军规的统一要求,没有任何优待之处。
日复一日,呐喊声响彻在这片大地上,犹如铁匠的呼喝,将一柄玄铁置于火炉中淬炼,然后反复捶打。
直至渐渐成型,锋芒毕露。
第151章 【北方有变】
五月初的一个休沐日,陆沉带着十余名亲兵离开锐士营的营地,策马回到来安府城。
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逐渐将锐士营捏合成一个整体,虽然不知道这支军队在战场上会有怎样的表现,至少眼下看来具备精锐雄师的雏形。
这里面的原因较为复杂,首先锐士营的根基是一千虎贲,包括陆沉在广陵之战带出来的勇士、陆通花费十年时间培养出来的心腹以及萧望之赠予的两百名精锐。他们作为锐士营的骨架,让陆沉对全体将士的掌控很轻松地达到如臂使指的境界。
另外便是陆沉的种种规定得到切实的执行,言行一致方能真正收服这些将士们的心。
严明的军纪和丰厚的待遇双管齐下,锐士营的面貌几乎是一天一个模样。
陆沉吃住都在营中,密切地观察着每个人的变化,不敢有丝毫懈怠。除去今天之外,过往这段时间他仅有一次外出,与赶来探望的陆通相见小半个时辰,然后便匆匆返回军营。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逐渐达成自己的预期,锐士营的蜕变极其明显。
进城之后,陆沉一行人径直来到都督府,行军司马黄显峰早已在大门外候着。
“见过陆都尉。”
黄显峰上前行礼,望着翻身跃下坐骑、气质愈发显得沉稳内敛的陆沉,不禁暗暗称许。
“怎敢劳动黄大人相候?”
陆沉微微一笑,语调平静。
黄显峰打趣道:“要是其他人倒也罢了,陆都尉可是陛下亲封的军功爵爷,下官岂敢不以礼待之?”
“黄大人太见外了,想必是在怪责我近来没有登门拜望。”
陆沉顺势调侃,他知道黄显峰是萧望之真正的心腹,因此在他面前不必刻意端着。
黄显峰忍俊不禁,侧身道:“我是想多和陆都尉亲近亲近,只可惜大都督严令我等不能干扰都尉练兵。请。”
两人并肩步入都督府,一路相谈甚欢。
来到议事厅外,黄显峰道:“陆都尉,请。”
陆沉见状便知道今天萧望之相召肯定有机密军务安排,否则黄显峰不必在门外止步,便没有多问,拱手一礼然后走进议事厅。
里间除了萧望之,还有一名陆沉的老熟人。
织经司淮州检校苏云青。
因为那个干办的身份,名义上陆沉还是苏云青的同僚,再加上当初在京城时秦正赠予的腰牌,两人本该更亲近一些,但是今日还是他们开年来第一次相见。
陆沉依次向萧望之和苏云青行礼,然后坐在右边的交椅上。
萧望之打量着这个年轻都尉沉稳的神情,温和地说道:“你可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苏检校对你说过一件事,希望你能去河洛城担任暗谍,尽可能地统合北地谍网?”
陆沉自然不会忘记,那是他第一次面临抉择的境地,好在因为老爹的关系可以从容地拒绝苏云青。
如今萧望之旧事重提,显然不是心血来潮想要帮苏云青达成夙愿。
陆沉心中一动,看向苏云青说道:“莫非北地有了变故?”
“陆都尉的反应还是那么敏锐。”
苏云青恭维一句,然后在萧望之的示意下继续说道:“这几个月里,伪燕朝堂有了相当大的变化。枢密副使陈景堂被罢官去职,原枢密使刘鄩告老归乡,新上任的枢密使庞师古和枢密副使郭言与景朝关系密切。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官员任免变动,从织经司掌握的情报判断,这里面至少接近半数和景朝有关。”
陆沉微微皱眉。
他想起天子的判断,景朝对于北燕朝廷的扶持和渗透在同步进行,这种费时费力的同化可以收到极佳的效果。如今看来,去年北地战事的胜负对于北边的影响很难说是好是坏,虽然齐国取得切实的战果,但也给了景朝进一步插手北燕朝政的机会。
想到这儿,陆沉不解地问道:“难道伪燕皇帝对这些变化无动于衷?”
这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即便北燕新帝只是一个傀儡,他也在皇位上坐了六年,总不至于心甘情愿为他人作嫁衣裳。
萧望之淡淡道:“据说伪燕皇帝身体不太好,朝会基本不开,一应朝政皆由几位重臣把持,其中便有翟林王氏的家主王安。”
陆沉道:“翟林王氏……原来如此。”
当年齐国皇室和权贵们南渡永嘉,并未带走所有的世家大族,还有一部分留在北地,翟林王氏便是北方门阀的翘楚。
王骏也曾提过,早在元嘉之变以前,景朝便和翟林王氏达成某种协议,后来以翟林王氏为代表的门阀成为北燕朝堂上的中流砥柱。
萧望之平静地说道:“这些变动早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对于大齐而言这不算特别坏的消息。景朝彻底吞并北地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伪燕朝堂上换上一批人并不能直接缩短这个进程,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埋下一些暗手。今天要讨论的不是这件事,而是近来伪燕朝廷的另外一个举措。”
他朝旁边望去,苏云青便继续介绍道:“织经司在北边的人手打探得知,最近伪燕朝廷似乎有意对北地绿林动手。”
陆沉心中一凛。
谈及北地绿林便离不开七星帮,紧接着他脑海中便浮现林溪的身影。
自从去年秋天分别之后,他和林溪只通过一次书信,因为距离实在遥远,这个时代的通信非常麻烦,他甚至动用了陆家在北边有限的人手。
此刻听到苏云青的话语,陆沉面不改色地说道:“伪燕要对付七星帮?”
“大抵如此。”
苏云青微微颔首,继而说道:“他们很清楚这些绿林帮派的棘手之处,并未直接调派大军进入深山老林,而是先用招安的手段。这次他们不止是针对七星帮,还有金沙帮、云浮寨之类的帮派,这段时间频繁派出使者前往这些帮派安抚。从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北地绿林对招安之说意见不一,像金沙帮就明显表露出接受的倾向。”
陆沉摇头道:“招安不会有好下场。”
萧望之淡然道:“高官厚禄动人心,绿林中人的生活看似潇洒实则穷苦,面对伪燕朝廷伪装出来的善意,很多人难以分辨真假。”
苏云青补充道:“在我看来,这应该是景朝都元帅庆聿恭的手笔。如今他一方面加强对伪燕小朝廷的掌控,另一方面在逐步肃清北地内部的隐患,显然是在为将来南侵做准备。我已经将此事禀报朝廷,陛下和秦提举的看法相似,务必要破坏伪燕朝廷的策略,至少得让那些大帮派维持现状。”
介绍完情况之后,他便起身向萧望之辞行,临走前又对陆沉说道:“关于北地近几个月的情报,我会让人整理成册送去锐士营营地。”
陆沉起身道:“多谢苏检校。”
苏云青温和一笑,大步离开议事厅。
“去年那位名叫菩萨蛮的游侠杀死李玄安,让两边的筹划都落空,我便让黄显峰收集北地绿林的消息,主要是想将这些零散的力量整合起来,看看能否对伪燕和景朝造成一些麻烦。后来从伱父亲口中得知,菩萨蛮便是林颉的女儿,我便有了更深的考量。”
苏云青离开后,萧望之不疾不徐地打开话匣子。
陆沉平静地听着。
萧望之继续说道:“我不赞同苏云青让你去北地做暗谍的建议,因为这件事于你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太过凶险,再者也是在浪费你的才华和能力。但是我也必须承认,他对北方的规划很有道理,如果不让伪燕和景朝后院失火,我们仅凭强攻很难顺利收复故土。”
陆沉望着他温和的神色,脑海中浮现七星帮总舵所处的位置,不禁明白今日萧望之让自己赶来都督府的用意,沉稳地说道:“萧叔想与北地草莽势力合作?”
萧望之没有直接回答,缓缓解释道:“我派人去找过林颉,对他的想法也能猜到一二。然而七星帮没有起事的由头,自身实力上也颇为欠缺,想要撼动伪燕的统治难比登天。从实际情况出发,他最好的选择是和淮州都督府合作,联手拿下伪燕的东阳路。”
陆沉轻声道:“如果七星帮接受伪燕朝廷的招安,这一切自然无从提起。”
“没错。”
萧望之稍显迟疑,继而道:“但是两相比较,七星帮归顺伪燕朝廷或许有更多的好处,即便这只是眼前的利益。我相信林颉不至于眼光短浅,然而七星帮并非他一人所有,更何况还要考虑到整个北地绿林的风向影响。目前来说,我们对北地绿林鞭长莫及,而且很难给予他们实质性的好处,想要虎口夺食破坏伪燕朝廷的计划,这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
“再者,这些绿林帮派现在仍旧是外强中干,一旦伪燕或者景朝派出大军,他们就只能躲进深山老林里面,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
萧望之将局势分析得非常透彻。
陆沉顺势说道:“除非能帮他们建立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让他们拥有对抗正规大军的底气。”
萧望之赞许地道:“是。其实这件事对于淮州都督府而言不难,我可以派出老练的将领去北边帮那些绿林帮派训练帮众构筑寨堡,但是这个人必须足够机警,而且能够取得对方的信任。”
“好名字。”
陆沉点了点头,随即看向其他人说道:“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
无人应答,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保家卫国自然没错,无国何以成家?”
陆沉先是肯定秦子龙的回答,然后平静地说道:“但我想问一问大家,除了咱们军中男儿之外,大齐芸芸众生算不算保家卫国?比如那些终日在田间地头辛苦耕作的农夫,他们上缴的粮食要供养我们的衣食住行。比如那些行走各地买进卖出的商贾,他们缴纳的赋税最后变成我们的饷银和军械。”
他顿了一顿,望着下方的将士们,稍稍加重语气:“换而言之,无论从军、种地、行商乃至于任何身份,只要不是那等混吃等死的蛀虫,其实每一个人都在为这个国度贡献自己的付出,大家认为对不对?”
秦子龙仿佛因为先前的对答平添几分勇气,第一个呼应道:“都尉说的对!”
其余将士这才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附和。
陆沉微笑着抬手虚按,随即语重心长地说道:“我辈军人因为要直面生死考验,所以不事生产专职操练,但从本质上而言,你我与那些农夫商人并无区别。在谈及保家卫国这件大事之前,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养活自己和家人,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保证,又谈什么大义凛然为国为民?”
他这番话十分直白,没有任何咬文嚼字,却给了校场上数千将士很大的震撼,因为过往从未有人对他们说过这些话。
几乎所有人面上都浮现沉思的神色。
陆沉继续说道:“如何养活自己和家人?靠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拿到的军饷。我不清楚其他军队如何行事,但是在锐士营内最重要的一条军规便是,大家的军饷必然足额且及时地发放。我不管你是队正、千总还是校尉,但凡让我知道你克扣将士们的军饷,十两之下褫夺你的军职贬为普通士卒,超过十两,你便可以收拾铺盖滚出军中,另外附带军棍八十。”
“听清楚了没有?!”
最后这几个字他用上内劲,回荡在天地之间。
李承恩和鲍安两位校尉挺胸收腹,带领所有将官异口同声地答道:“末将遵令!”
将士们凝望着高台上的年轻都尉,这一刻胸中仿若有某种情绪激荡汹涌。
陆沉又道:“今日同你们说这些,是希望你们不要有后顾之忧,锐士营的待遇不敢说军中之首,但也绝对不会弱于其他军队,而我身为大家的主将,能给予你们的保证便是你们可以拿到自己应有的待遇。不论是在操练还是真正的战事中,你们受伤会得到及时的医治。倘若不幸伤残,我会帮你安排一个有尊严的生计。若是不幸壮烈阵亡,我会赡养你的家人。”
王骏若有所思地望着陆沉的背影。
他并不怀疑这位年轻的主将可以做到这一点,台下的将士们也都坚信不疑,毕竟陆沉深受天子和萧大都督的器重人尽皆知,更何况绝大多数人都知道陆家是淮州相当出名的富族,这些保证完全可以做到。
他只是觉得陆沉的表态很有意思,绝对不是那种迂腐的人,看来自己选择追随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军中男儿相对而言较为质朴,在陆沉接连做出他们意想不到的承诺之后,这些人的士气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犹如一群躁动不安的猛兽。
这个时候陆沉没有趁热打铁,反而主动给他们降温:“方才说过大家的待遇,接下来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在我麾下没有平庸度日的悠闲生活。从今天开始,锐士营奉行的升迁规则只有两点,其一是能力,其二是军功,能者上,庸者下!除此之外,别无捷径!”
“接下来,由主簿王骏给大家宣讲锐士营的军规、操练要典和军功细则。每个百人队都会领到相应的文本,往后你们要遵循规章行事,眼下若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当面问他。”
陆沉一字一句地说着,确保所有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校场之上,数千将士整齐且响亮地回应道:“遵令!”
声震云霄。
陆沉转头目视王骏,然后走到高台边缘,双手负在身后,静静地观察着下方每一位将士。
日升月落,时光轮转,这座校场上几乎每天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陆沉从未缺席过任何一次操练,在他以身作则下所有将官和普通士卒同吃同住,遵循着军规的统一要求,没有任何优待之处。
日复一日,呐喊声响彻在这片大地上,犹如铁匠的呼喝,将一柄玄铁置于火炉中淬炼,然后反复捶打。
直至渐渐成型,锋芒毕露。
第151章 【北方有变】
五月初的一个休沐日,陆沉带着十余名亲兵离开锐士营的营地,策马回到来安府城。
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逐渐将锐士营捏合成一个整体,虽然不知道这支军队在战场上会有怎样的表现,至少眼下看来具备精锐雄师的雏形。
这里面的原因较为复杂,首先锐士营的根基是一千虎贲,包括陆沉在广陵之战带出来的勇士、陆通花费十年时间培养出来的心腹以及萧望之赠予的两百名精锐。他们作为锐士营的骨架,让陆沉对全体将士的掌控很轻松地达到如臂使指的境界。
另外便是陆沉的种种规定得到切实的执行,言行一致方能真正收服这些将士们的心。
严明的军纪和丰厚的待遇双管齐下,锐士营的面貌几乎是一天一个模样。
陆沉吃住都在营中,密切地观察着每个人的变化,不敢有丝毫懈怠。除去今天之外,过往这段时间他仅有一次外出,与赶来探望的陆通相见小半个时辰,然后便匆匆返回军营。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逐渐达成自己的预期,锐士营的蜕变极其明显。
进城之后,陆沉一行人径直来到都督府,行军司马黄显峰早已在大门外候着。
“见过陆都尉。”
黄显峰上前行礼,望着翻身跃下坐骑、气质愈发显得沉稳内敛的陆沉,不禁暗暗称许。
“怎敢劳动黄大人相候?”
陆沉微微一笑,语调平静。
黄显峰打趣道:“要是其他人倒也罢了,陆都尉可是陛下亲封的军功爵爷,下官岂敢不以礼待之?”
“黄大人太见外了,想必是在怪责我近来没有登门拜望。”
陆沉顺势调侃,他知道黄显峰是萧望之真正的心腹,因此在他面前不必刻意端着。
黄显峰忍俊不禁,侧身道:“我是想多和陆都尉亲近亲近,只可惜大都督严令我等不能干扰都尉练兵。请。”
两人并肩步入都督府,一路相谈甚欢。
来到议事厅外,黄显峰道:“陆都尉,请。”
陆沉见状便知道今天萧望之相召肯定有机密军务安排,否则黄显峰不必在门外止步,便没有多问,拱手一礼然后走进议事厅。
里间除了萧望之,还有一名陆沉的老熟人。
织经司淮州检校苏云青。
因为那个干办的身份,名义上陆沉还是苏云青的同僚,再加上当初在京城时秦正赠予的腰牌,两人本该更亲近一些,但是今日还是他们开年来第一次相见。
陆沉依次向萧望之和苏云青行礼,然后坐在右边的交椅上。
萧望之打量着这个年轻都尉沉稳的神情,温和地说道:“你可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苏检校对你说过一件事,希望你能去河洛城担任暗谍,尽可能地统合北地谍网?”
陆沉自然不会忘记,那是他第一次面临抉择的境地,好在因为老爹的关系可以从容地拒绝苏云青。
如今萧望之旧事重提,显然不是心血来潮想要帮苏云青达成夙愿。
陆沉心中一动,看向苏云青说道:“莫非北地有了变故?”
“陆都尉的反应还是那么敏锐。”
苏云青恭维一句,然后在萧望之的示意下继续说道:“这几个月里,伪燕朝堂有了相当大的变化。枢密副使陈景堂被罢官去职,原枢密使刘鄩告老归乡,新上任的枢密使庞师古和枢密副使郭言与景朝关系密切。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官员任免变动,从织经司掌握的情报判断,这里面至少接近半数和景朝有关。”
陆沉微微皱眉。
他想起天子的判断,景朝对于北燕朝廷的扶持和渗透在同步进行,这种费时费力的同化可以收到极佳的效果。如今看来,去年北地战事的胜负对于北边的影响很难说是好是坏,虽然齐国取得切实的战果,但也给了景朝进一步插手北燕朝政的机会。
想到这儿,陆沉不解地问道:“难道伪燕皇帝对这些变化无动于衷?”
这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即便北燕新帝只是一个傀儡,他也在皇位上坐了六年,总不至于心甘情愿为他人作嫁衣裳。
萧望之淡淡道:“据说伪燕皇帝身体不太好,朝会基本不开,一应朝政皆由几位重臣把持,其中便有翟林王氏的家主王安。”
陆沉道:“翟林王氏……原来如此。”
当年齐国皇室和权贵们南渡永嘉,并未带走所有的世家大族,还有一部分留在北地,翟林王氏便是北方门阀的翘楚。
王骏也曾提过,早在元嘉之变以前,景朝便和翟林王氏达成某种协议,后来以翟林王氏为代表的门阀成为北燕朝堂上的中流砥柱。
萧望之平静地说道:“这些变动早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对于大齐而言这不算特别坏的消息。景朝彻底吞并北地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伪燕朝堂上换上一批人并不能直接缩短这个进程,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埋下一些暗手。今天要讨论的不是这件事,而是近来伪燕朝廷的另外一个举措。”
他朝旁边望去,苏云青便继续介绍道:“织经司在北边的人手打探得知,最近伪燕朝廷似乎有意对北地绿林动手。”
陆沉心中一凛。
谈及北地绿林便离不开七星帮,紧接着他脑海中便浮现林溪的身影。
自从去年秋天分别之后,他和林溪只通过一次书信,因为距离实在遥远,这个时代的通信非常麻烦,他甚至动用了陆家在北边有限的人手。
此刻听到苏云青的话语,陆沉面不改色地说道:“伪燕要对付七星帮?”
“大抵如此。”
苏云青微微颔首,继而说道:“他们很清楚这些绿林帮派的棘手之处,并未直接调派大军进入深山老林,而是先用招安的手段。这次他们不止是针对七星帮,还有金沙帮、云浮寨之类的帮派,这段时间频繁派出使者前往这些帮派安抚。从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北地绿林对招安之说意见不一,像金沙帮就明显表露出接受的倾向。”
陆沉摇头道:“招安不会有好下场。”
萧望之淡然道:“高官厚禄动人心,绿林中人的生活看似潇洒实则穷苦,面对伪燕朝廷伪装出来的善意,很多人难以分辨真假。”
苏云青补充道:“在我看来,这应该是景朝都元帅庆聿恭的手笔。如今他一方面加强对伪燕小朝廷的掌控,另一方面在逐步肃清北地内部的隐患,显然是在为将来南侵做准备。我已经将此事禀报朝廷,陛下和秦提举的看法相似,务必要破坏伪燕朝廷的策略,至少得让那些大帮派维持现状。”
介绍完情况之后,他便起身向萧望之辞行,临走前又对陆沉说道:“关于北地近几个月的情报,我会让人整理成册送去锐士营营地。”
陆沉起身道:“多谢苏检校。”
苏云青温和一笑,大步离开议事厅。
“去年那位名叫菩萨蛮的游侠杀死李玄安,让两边的筹划都落空,我便让黄显峰收集北地绿林的消息,主要是想将这些零散的力量整合起来,看看能否对伪燕和景朝造成一些麻烦。后来从伱父亲口中得知,菩萨蛮便是林颉的女儿,我便有了更深的考量。”
苏云青离开后,萧望之不疾不徐地打开话匣子。
陆沉平静地听着。
萧望之继续说道:“我不赞同苏云青让你去北地做暗谍的建议,因为这件事于你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太过凶险,再者也是在浪费你的才华和能力。但是我也必须承认,他对北方的规划很有道理,如果不让伪燕和景朝后院失火,我们仅凭强攻很难顺利收复故土。”
陆沉望着他温和的神色,脑海中浮现七星帮总舵所处的位置,不禁明白今日萧望之让自己赶来都督府的用意,沉稳地说道:“萧叔想与北地草莽势力合作?”
萧望之没有直接回答,缓缓解释道:“我派人去找过林颉,对他的想法也能猜到一二。然而七星帮没有起事的由头,自身实力上也颇为欠缺,想要撼动伪燕的统治难比登天。从实际情况出发,他最好的选择是和淮州都督府合作,联手拿下伪燕的东阳路。”
陆沉轻声道:“如果七星帮接受伪燕朝廷的招安,这一切自然无从提起。”
“没错。”
萧望之稍显迟疑,继而道:“但是两相比较,七星帮归顺伪燕朝廷或许有更多的好处,即便这只是眼前的利益。我相信林颉不至于眼光短浅,然而七星帮并非他一人所有,更何况还要考虑到整个北地绿林的风向影响。目前来说,我们对北地绿林鞭长莫及,而且很难给予他们实质性的好处,想要虎口夺食破坏伪燕朝廷的计划,这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
“再者,这些绿林帮派现在仍旧是外强中干,一旦伪燕或者景朝派出大军,他们就只能躲进深山老林里面,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
萧望之将局势分析得非常透彻。
陆沉顺势说道:“除非能帮他们建立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让他们拥有对抗正规大军的底气。”
萧望之赞许地道:“是。其实这件事对于淮州都督府而言不难,我可以派出老练的将领去北边帮那些绿林帮派训练帮众构筑寨堡,但是这个人必须足够机警,而且能够取得对方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