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3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尤其是北燕显德七年,察事厅提前探知南齐淮州都督府袭取涌泉关的计划,通知东阳路大军设下陷阱。虽然最后萧望之悬崖勒马没有中计,此事仍旧让王师道名声大噪。
  显德九年,察事厅在河洛城发动雷霆一击,诛杀南齐织经司三十六人。王师道凭此名震朝野,在朝堂上的地位愈发稳固,与宰相、枢密使几乎平起平坐,甚至在某些时候还要略胜一筹。
  世人畏惧他的手段,同时又看不清楚他的立场。
  他与景朝的关系很密切,但这些年又为北燕朝廷呕心沥血,偏偏无论燕帝还是庆聿恭对其都信任有加,堪称这个傀儡朝廷中的异类。
  陈孝宽比旁人知道得更多一些,他望着王师道疲累的面色,轻叹道:“淮州战局已经落子,现在只能等待结果,兄长又何必这般劳心?”
  王师道放下茶盏,悠悠道:“本就是个劳碌命罢了。”
  陈孝宽深知他的性情,便岔开话题道:“不知现在秦淳率部到了何处,按时间估算应该能接近双峰山脉的东麓。萧望之纵然戎马半生,恐怕也想不到兄长早在七年前就定下奇袭广陵之策。”
  王师道眼神平静,并无自矜自傲之意。
  对于北燕而言,只有夺占淮州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但这块硬骨头委实难啃。
  在经过当年惨烈的拉锯战后,王师道另辟蹊径,决定花费大量时间在东边茫茫群山之中找到一条可以翻越的道路,避开那三条古道。
  攻取广陵,掐住萧望之所率大军的后路,然后南北合击直取中军,一鼓作气攻下淮州。
  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话却包含难以计数的心血,因为涉及到协调北燕东阳路和沫阳路的兵力调配,同时还要算计南齐萧望之和厉天润两位老将,又要在淮州广陵境内安置内应和后手,这是一个极其浩大且复杂的谋划。
  陈孝宽只是略想一想就觉得头大,好在他只需要为翻山奇袭的景朝精锐提供后续支援,并且将南齐靖州大军死死看在原地就算完成任务。
  王师道平静地说道:“你不要掉以轻心。虽说我们做了很多迷惑性的布置,但是沫阳路这边的安排终究不太符合常理,厉天润必然会有所察觉。”
  陈孝宽颔首道:“兄长放心,我已经让魏林部和高唐部进逼平阳,给那位厉大都督施加一些压力。”
  王师道提醒道:“小心提防厉天润的诱敌之策。”
  陈孝宽恭敬应下,又斟酌道:“这次如果能夺取淮州,兄长的名望将会更上一层楼,将来……”
  王师道目光微凝,摇头道:“有些话放在心里便可。”
  陈孝宽凛然道:“是。”
  王师道将杯中残茶饮下,起身道:“萧望之未必看不穿我的安排。如果他看不出来,我们便顺取淮州。若他以淮州为诱饵,到时候必然会有人夺回望梅古道,截断秦淳所率景朝精锐的退路。”
  陈孝宽心领神会地道:“到了那时候,我便撤回后军——”
  王师道摇摇头,打断道:“总得做点样子,不然我如何向都元帅交代?”
  陈孝宽点头道:“兄长放心,我明白了。”
  王师道转头望着只比自己年轻几岁的陈孝宽,微笑道:“我现在要赶回东阳路,这边就交给你了,珍重。”
  陈孝宽躬身一礼,低声道:“兄长,张君嗣既然铁了心要为景朝效力,不若趁这个机会将他一并除去。”
  王师道淡然道:“还不到时候,莫急。”
  陈孝宽心下暗伏,不再多言,亲自将王师道送至府外。
  ……
  靖州,平阳城。
  都督府议事厅内,一场小型军议正在进行中。
  厉良玉作为行军司马,站在悬挂的地图旁介绍敌军的动向:“……高唐和魏林方向,伪燕军队前出三十余里,兵力均为两万左右,其中有数量不明的景朝老卒。东面,伪燕沫阳路阳翟至盈泽一线,皆有大军驻扎,根据飞羽营探查的情况来看,越靠近巨蔚山附近的驻军越精锐。”
  席间除了大都督厉天润之外,还有数位戎装武将在座,至于都督府的幕僚和襄赞,此刻只能在西面靠墙的交椅上坐着。
  厉天润静静地望着厉良玉身旁的沿江两岸地形图,开口说道:“都来猜猜吧,北边这次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众人皆陷入沉思之中,片刻过后一名武将说道:“禀大都督,伪燕此番真正的目标应该还是淮州。从目前的情报判断,他们或许是瞄着双峰群山之中那几条古道,以此为突破口奇袭淮州后方。伪燕和景朝在盈泽等地的驻军情况,大抵能够贴合这个推断。”
  另一人沉吟道:“可是山中古道易守难攻,且淮州都督府对此早有安排,广陵军便负责镇守古道。在那种特殊的地形下,一百精兵便能挡住数千大军,伪燕就算舍得拿人命去填,恐怕也难以取得成效,还不如死磕淮州来安防线。”
  厅中忽地安静下来。
  先前那名武将凝望着地图,皱眉道:“莫非伪燕有夺取古道之策?”
  又有武将插话道:“古道虽艰险,并非不能穿过,难处在于我朝的守军。”
  “如此说来,伪燕是想先击败镇守古道出口的广陵军一部,然后主力快速穿过古道奇袭广陵?”
  “他们哪来兵力出现在广陵府境内,继而去偷袭驻守古道的广陵军?”
  “这确实是个关键的问题。”
  众人的讨论非常热烈,厉天润一直耐心地听着,直到声音渐渐平息,他才望向厉良玉问道:“说说你的看法。”
  厉良玉沉吟道:“末将猜测,伪燕可能以小股精锐翻越双峰山脉,攻取三条古道之中最北面的望梅古道,然后引主力快速穿越,再奇袭广陵城。”
  厅内一片寂静。
  厉良玉的推测不算奇思妙想,其他人脑海中也不是没有闪过类似的念头。但是双峰山脉覆盖着大片无人踏足的原始密林,又有崎岖难行之山路,对于一支军队而言毫无疑问是比横渡衡江难上无数倍的死地。
  厉良玉看向最先开口的武将,补充道:“假设伪燕察事厅在这些年里,调集人手从双峰山脉辨明方向找到一条勉强可以走的路,这有没有可能成功?下官认为霍将军的推断很有道理,敌人必然是想奇袭广陵,才符合这段时间伪燕在沫阳路的兵力配置。”
  众将细思之后纷纷点头。
  厉天润眼中闪过一抹赞许,继而说道:“这是一种可能性,另外还有一种可能,伪燕这般故布疑阵仍旧是想图谋平阳,伱们接下来要提高警惕,不要给敌人可乘之机。”
  众将齐声领命。
  厉天润看了一眼角落里挺直端坐的年轻女将,又道:“靖州与淮州相距遥远,但这些军情非常重要,无论是否来得及都要传递过去。良玉,你即刻派出信使,将今日军议内容告知淮州萧都督和广陵军齐泰,另拟一份送往永嘉,让朝廷尽快向淮州派出援军。”
  厉良玉应道:“下官领命。”
  厉天润踱步至地图旁边,缓缓道:“假如伪燕真想奇袭广陵,下一步便是逼迫萧都督调军回援,这时他们就可以猛攻来安防线,让萧兄顾此失彼。依照我对萧兄的了解,届时他肯定能看清对方这一步,所以他极有可能不顾广陵,将主力集中在来安防线,毕其功于一役。只不过这样一来,广陵恐怕……”
  他稍稍停顿,随即转身面朝那位年轻女将道:“冰雪。”
  女将起身行礼道:“末将在。”
  厉天润沉声道:“你率飞羽营前往广陵,若伪燕果有奇袭广陵的念头,你要协助广陵军堵住三条古道,断掉敌军的后路,同时不能让伪燕继续增兵,让那支所谓奇兵变成瓮中之鳖。”
  厉冰雪怔住,她知道如果要派一支精锐驰援淮州,飞羽营是不二之选。然而两地相距遥远,等她带着飞羽营赶到淮州,恐怕局势已经大变。
  厉天润见状便微笑道:“朝廷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靖州守住平阳,原因就在于我们掌握着衡江中下游水道。”
  轻舟顺江而下,可直达广陵南端白石渡。
  厉冰雪双眼一亮,语调清脆又坚定:“末将领命!”
  第53章 【如你所愿】
  入夜,广陵城。
  白天的风波逐渐显示出它的影响力,顾家毕竟不是小门小户,织经司的凌厉出手委实惊吓到广陵城内其他富商。
  好在织经司和广陵府衙在傍晚时分便行动起来,在城内各地显眼处张贴告示,言明顾家与北燕细作勾结、出卖淮州军情与民生信息的罪行,织经司已经掌握确凿证据才发动雷霆一击。
  如果只是织经司的宣示,城内乡绅百姓或许还将信将疑,但这份告示有知府詹徽的背书,无疑极大地增加可信度,至少明面上无人再质疑。
  暗地里或许仍旧有人惴惴不安,毕竟谁也没有见过那些证据,谁知道这是不是织经司的栽赃陷害?
  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大多是乡绅富商之族,尤其是在北方边境战事激烈的大前提下,后方任何异常举动都会触动这些人的神经。
  夜色如雾,掩盖着无数暗室商谈与窥视的目光。
  大多数目光都朝着南城那座外观简朴的青灰色建筑,纵然不敢过分靠近从而被织经司的探子察觉,也会在相邻几条街外默默地盯着。
  而在织经司衙门内部,却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
  上到察事李近,下到最初级的探子,每个人脸上都隐约可见喜色。
  虽说前任察事顾勇被证实为北燕细作,这让所有人面上无光,但终究是拔掉画月楼这个北燕据点,又擒获诛杀数十名察事厅探子,功劳远远大于过错。
  如今更是生擒欧知秋,将顾家一干内贼一网打尽,在边境鏖战正酣的关键时刻,如此功劳必然能得到朝廷的重重嘉赏。
  抛开那些忠君报国的信念不谈,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拒绝升官领赏。
  因此当陆沉来到衙门的时候,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报以亲善的笑脸,同时又有几分敬意,这般景象在讲究沉凝肃穆的织经司内部很少见。
  “吃过了?”李近迎上前微笑问道。
  陆沉当然不会谈起自己和林溪共进晚餐的事儿,看着李近略有些疲惫的笑脸,便问道:“收获不大?”
  李近点头道:“意料之中的事情。顾家父子倒是好办,连两套刑具都没抗住就松了口。但他们都是和欧知秋单线联系,虽然将过去与北边的往来都交代出来,这些信息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至于最近北边的谋划,他们并不清楚详情,只是遵照欧知秋的指示派人联系过段作章。”
  陆沉边走边问道:“欧知秋想让段作章做什么?”
  李近道:“大概就是淮州战事必然落败,他们可以为段作章找到一条新的出路。根据顾均烨的交代,段作章这段时间一直在装糊涂,只当做没有听懂他的暗示,几次都是顾左右而言他。”
  陆沉思忖道:“现在还需要查清楚几个关键问题,燕军现在何处?何时动手?伪燕察事厅其他的细作藏在哪里?欧知秋的三名手下没有松口吧?”
  李近微微皱眉道:“这三人应该是欧知秋的心腹,对王师道更是敬若神明,口风非常严实,态度也极其死硬。眼下仍在用刑,但即便他们熬不住松口,我怀疑也很难取得太大的收获。按照咱们这个行当里的规矩,除了主事之人也就是欧知秋外,其他人顶多掌握一小部分信息。”
  陆沉抬眼望着前方,沉声道:“这般说来,最终还是要着落在欧知秋身上。”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关押欧知秋的牢房门外。
  外面有八人守卫,里面有六名高手监视,欧知秋身上更是戴着织经司特制的手镣脚铐,腰间还有一根拇指粗的铁链锁住,另一头固定在墙上。
  房内光线不算昏暗,欧知秋的状态还算平静,因为陆沉和李近没有下令对他用刑。
  他靠墙坐在地上,仰头望着进入房内的陆沉,淡淡道:“不用白费心思了,要杀便杀。”
  陆沉与李近对视一眼,然后在对面的交椅上坐下,不解地问道:“我又没让人卸掉你的下巴,你随时都可以咬舌自尽。难道这几个时辰都不够你下定决心,非得我们到来才摆出这般姿态?还是说,伱只是想在我们面前表演一出视死如归的戏码?”
  李近微笑搭腔道:“很有可能。”
  “牙尖嘴利。”
  欧知秋冷笑一声,又道:“我只是想看到你们这些齐人欲求不得、气急败坏的模样罢了。”
  陆沉奇道:“你又怎知我们一定想从你这里问出一些秘密?”
  欧知秋面上的嘲讽愈发明显。
  见他沉默不语,陆沉便直白地道:“我确实想问你一些问题。想来你应该也很感兴趣,我究竟知道多少内情,又想从你这里得到些什么,对否?”
  欧知秋斜睨过来:“你想问什么?”
  陆沉坦然道:“察事厅潜藏在广陵城内所有细作的名单和下落。”
  “你猜?”欧知秋嘴角勾起一抹冷漠的弧度。
  陆沉心念电转,面上却平静地说道:“若能猜到,我又何必在你这里浪费时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