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该如何角色扮演[快穿] 第216节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连城市都脱胎换骨,变了一番模样。
时代已经到达一个巨大的风口,京市之中更是人才辈出,尤其是那位年轻的江市长,更是深得上面重视。
他自上台以来,推行的政策惠及平民,甚至涉及偏远地区,受到多方媒体的称赞。
据传,这位年轻俊秀的江市长来自一个叫平溪乡的小山村,那是一个堪称泥潭的封建地区,其中盛行的某些所谓‘传统’的习俗更是令人齿寒不已。
这位江市长夙兴夜寐,愣是托举整个山村融入时代的潮流,帮助乡亲们发家致富,成为一代佳话。
当然,诟病他人也不少。
有不少人认为他只是依仗着身后的段家,方能这般顺利地走入权力的中心。
记者曾问过这位江市长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那位斯文、彬彬有礼的男人只是微笑着,黑眸中透出专注与认真,他颔首,温声道:“君子论迹不论心。”
只这一句,就足够了。
已是立春,气温转暖,万物更始,意味着一个新的轮回已经开启。
不远处,男人已然在众人面前打开车门,一双有力的手腕自其中伸出,他们十指相扣。
无数媒体照相的声音四处响起,而那辆低调的黑色汽车却早已驶远,再不见踪影。
有人感叹道:“江市长和他的夫人还真是恩爱啊。”
“是啊,他夫人好像就是那个——”
“段家现任掌权人。”
微暖的风吹过街边,一张泛黄的报纸翩翩落地。
报纸上的头条印刷着一张领导下乡助民的合拍照。
中间的三人,正是那段玉成、江让、段文哲。
一位拾废品的中年男人将那报纸捡起,却在瞥过的一眼,恍然瞧见那段家两兄弟的其中一只眼球在微微转动,似乎是一副极不甘心的模样。
那人揉了揉眼睛再看,报纸上那三人依旧言笑晏晏,俊美如故。
他嘟囔一句,将报纸折起揣进兜里,慢慢走远了。
第183章 三心二意凉薄男1
拉开窗帘,暖烘烘的阳光洒在身上,像是窝了一团猫儿在怀中一般。
穿着简约灰色睡衣的青年微微伸了个懒腰。
阳光中的灰尘细细舞动,有的落在青年的肩上,有的坠在他红润的唇边,宛若舞台上撒落的细碎晶片。
不知不觉,或许连江让自己也没注意到,他如今的状态比起先前苍白疲惫的社畜模样,简直堪称脱胎换骨。
苍白的嘴唇变得红润饱满,暗淡无神的眼眸盼顾生晕,尤其是那张皎白的面颊,不再映着灰暗与疲倦,反倒透出健康的花汁般的暖粉。
像是一束即将枯萎的花束,又重新在天光中绽放。
自上个世界回来已经过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了,江让时不时还会想起江争,那个沉默温柔、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说着会再次找到他的男人。
系统可以尘封他的记忆和情感,却无法令他的骨头和身体遗忘。
回来的这些时日,江让总是时不时地面对空气脱口而出道:“哥,今天晚上吃什么?”
“哥,我鞋放哪了?”
等了半晌,空气一旁寂静,江让才恍然意识到,江争已经不在他的身边了。
甚至,随着时间的消逝,终有一日,他会将他永远遗忘在往日的潮汐中。
江让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他并没有谈过恋爱,可江争给他的感觉无疑是特殊的。
从始至终,自他睁眼开始,男人就在身体力行地告诉他,江争是独属于江让的。
江让承认,在被长久漠视情感、被无限打压的家庭中,他大约早已失去了爱人的能力。
又或者说,因为惧怕、因为恐惧,他永远在回避。
在无意被绑定万人迷光环前,江让缩在自己的壳子里,无视一切的示好,一切朝他伸来的救命绳索。庸庸碌碌过得如朝生暮死的蜉蝣。
万人迷光环和这一场场不同的人生体验,让青年逐渐明白一件事,原来他永远不必竭力成为别人期待的模样。
他可以自私自利、可以依赖别人、可以以自我为重,这从来不是什么羞耻的错事。
他被允许犯错,他可以是他自己。
戚郁教他不必回避感情;陆响和周宜春告诉他,无论如何,他都值得被爱;师尊为他重构童年,破解他心底的迷障。
而江争则是身体力行地告诉他,这世上会有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独属于你。
所以你不用退,也不必退。
江让退一步,哥哥会朝着他走一万步。
“咔嚓。”
合金钥匙打开门锁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江让一愣,好似想起什么一般,推开房门,正对上玄关处站着的身着浅卡其夹克外套,内搭条纹衬衫,双手拎着两大塑料袋东西的清俊男人。
男人约莫二十八、九的模样,乌发浓密,戴着一副斯文的无框眼镜,抬眸看来的眼神斯文又波澜不惊。
当然,他的内心或许并非如表面的这般平静,男人手指微微收紧几分,平声道:“今天休假,这么早就醒了?”
他说着,十分寻常地将手中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摆放进冰箱。
男人买来的都是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包括一些健康的饮料。
江让眼睫轻轻扇动,像是荒山返青后飞舞蜂蝶。
青年抿唇道:“嗯,早点起来弄点饭吃,哥,你今天怎么来了?”
男人顿了一瞬,微微低眉,无框眼镜有些反光,江让看不清他眸中的情绪。
江让的这位养兄是当初江家父母因久久未孕去孤儿院收养的孩子,名叫程怀瑾。
后来改名为江怀瑾。
只是,不巧的是,江家父母在领养了江怀瑾的当年就怀上了江让。
家中有了亲生儿子,自然便对养子冷落了几分。
好在江怀瑾自己争气,学习年年第一,甚至还跳级了几次,如今更是初创公司成功,称得上功成名就。
但也不知是不是当初的放养与无视到底伤了人心,江怀瑾在成年后选择与江家父母断了领养关系,户口也彻底迁出。
当然,到底是江家养大的,便是断绝了关系,男人还是称呼江家二老为父母,年年回家看望,与江让的关系更是如寻常兄弟一般。
因为知道青年平日里喜欢宅着、不怎么同人交流,又不会做饭,时常靠着泡面外卖度日,他便每个月抽些时间来为江让做饭、收拾家务。
江让当然拒绝过,他和这个哥哥关系其实称不上多好,小时候两人确实十分亲密,孟不离焦,但后面发生了一些事情,以至于江让不再敢多和江怀瑾亲近。
江怀瑾是三岁时被领养的,他天生聪慧,不是读死书的孩子,可江让不一样,江让只是华夏茫茫人海中一个最普通的孩子。
从认字开始,他被望子成龙的父母逼着上各种培训班、补习班。
做不到会挨打、挨骂,有时候打得狠了,江母又会哭着抱住他,不停地说‘对不起,爸爸妈妈也不想这样。’
可下一瞬,他们看着没拿到满分的卷子,那张慈爱的脸又会扭曲起来说‘你有什么用,这么简单的题还能做错,你看你哥哥哪次不是满分?’
他们告诉他,打是亲,骂是爱。
他们告诉他,他不能有自我、不能反抗、不能有除了学习以外的任何兴趣、不能交朋友、不能贪玩、不能哭。
年幼的江让被这些条条框框压在笼子里,直到有一天,沉默的哥哥朝他伸出了手。
哥哥小声告诉他,他可以适当休息,可以玩耍,他可以哭、可以任性,想要什么都可以说出来。
他们第一次出去玩是江怀瑾带他去了电玩城,那天,连天都黑得格外慢,两个孩子一直玩到尽兴。
可那次回到家后,迎接棍棒的不止是江让,还有江怀瑾。
自此以后,江让再也不敢过多靠近别人。
不仅是哥哥,还有任何人。
他觉得,让哥哥受伤的,是自己。
他应该再懂事些、克制些。
可懂事本就是一种变形的恐惧,本质是在说:‘我不敢向外界要求什么,我只能要求自己。’【注】
但人也总有极限,触底反弹的也大有人在,江让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说出自己是同性恋,看到父母一副崩溃狰狞的模样,江让甚至是畅快的。
这件事,他们总不能左右他了。
他是个同性恋,他喜欢男人,就算把他打死他也喜欢男人。
江怀瑾做饭真的很好吃,几盘菜被两人吃个精光。
只是,在收拾完碗筷后,斯文如教授般的哥哥拿着一个朴素的红色方便袋,开始十分认真地没收江让的方便面和可乐。
江让现在比从前好一些了,不再一天到晚的只想宅着,但有些东西成了习惯,加上万人迷光环的影响,他真的不敢出门啊!
“哥,给我留几包,不然以后我吃什么啊……”
江怀瑾推了推眼镜,注视着青年的漆黑眸子意外显出几分柔和的水波,他像是将要踏入小动物洞穴的猎人一般,十足平静地谈判道:“不留,我可以天天来做饭。”
一句话不够,似乎怕冒犯到平日总是缩在壳子里的青年,又低声问了一句:“可以吗?”
江让一时哑然,耳根莫名有些红,他忍不住想,怎么还有人这么喜欢做饭?
不过,说来也奇怪,江让的周围一大片被万人迷光环迷得黑化的变态,似乎只有哥哥从始至终没有任何的变化。
江怀瑾始终很懂分寸与距离,完全是个称职的、关爱弟弟的兄长。
江让最后还是同意了。
他真的不想继续吃泡面了。
江让如今的能量已经积攒到百分之六十,其中修真界的能量攥取率最高,大约达到百分之三十。
时代已经到达一个巨大的风口,京市之中更是人才辈出,尤其是那位年轻的江市长,更是深得上面重视。
他自上台以来,推行的政策惠及平民,甚至涉及偏远地区,受到多方媒体的称赞。
据传,这位年轻俊秀的江市长来自一个叫平溪乡的小山村,那是一个堪称泥潭的封建地区,其中盛行的某些所谓‘传统’的习俗更是令人齿寒不已。
这位江市长夙兴夜寐,愣是托举整个山村融入时代的潮流,帮助乡亲们发家致富,成为一代佳话。
当然,诟病他人也不少。
有不少人认为他只是依仗着身后的段家,方能这般顺利地走入权力的中心。
记者曾问过这位江市长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那位斯文、彬彬有礼的男人只是微笑着,黑眸中透出专注与认真,他颔首,温声道:“君子论迹不论心。”
只这一句,就足够了。
已是立春,气温转暖,万物更始,意味着一个新的轮回已经开启。
不远处,男人已然在众人面前打开车门,一双有力的手腕自其中伸出,他们十指相扣。
无数媒体照相的声音四处响起,而那辆低调的黑色汽车却早已驶远,再不见踪影。
有人感叹道:“江市长和他的夫人还真是恩爱啊。”
“是啊,他夫人好像就是那个——”
“段家现任掌权人。”
微暖的风吹过街边,一张泛黄的报纸翩翩落地。
报纸上的头条印刷着一张领导下乡助民的合拍照。
中间的三人,正是那段玉成、江让、段文哲。
一位拾废品的中年男人将那报纸捡起,却在瞥过的一眼,恍然瞧见那段家两兄弟的其中一只眼球在微微转动,似乎是一副极不甘心的模样。
那人揉了揉眼睛再看,报纸上那三人依旧言笑晏晏,俊美如故。
他嘟囔一句,将报纸折起揣进兜里,慢慢走远了。
第183章 三心二意凉薄男1
拉开窗帘,暖烘烘的阳光洒在身上,像是窝了一团猫儿在怀中一般。
穿着简约灰色睡衣的青年微微伸了个懒腰。
阳光中的灰尘细细舞动,有的落在青年的肩上,有的坠在他红润的唇边,宛若舞台上撒落的细碎晶片。
不知不觉,或许连江让自己也没注意到,他如今的状态比起先前苍白疲惫的社畜模样,简直堪称脱胎换骨。
苍白的嘴唇变得红润饱满,暗淡无神的眼眸盼顾生晕,尤其是那张皎白的面颊,不再映着灰暗与疲倦,反倒透出健康的花汁般的暖粉。
像是一束即将枯萎的花束,又重新在天光中绽放。
自上个世界回来已经过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了,江让时不时还会想起江争,那个沉默温柔、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说着会再次找到他的男人。
系统可以尘封他的记忆和情感,却无法令他的骨头和身体遗忘。
回来的这些时日,江让总是时不时地面对空气脱口而出道:“哥,今天晚上吃什么?”
“哥,我鞋放哪了?”
等了半晌,空气一旁寂静,江让才恍然意识到,江争已经不在他的身边了。
甚至,随着时间的消逝,终有一日,他会将他永远遗忘在往日的潮汐中。
江让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他并没有谈过恋爱,可江争给他的感觉无疑是特殊的。
从始至终,自他睁眼开始,男人就在身体力行地告诉他,江争是独属于江让的。
江让承认,在被长久漠视情感、被无限打压的家庭中,他大约早已失去了爱人的能力。
又或者说,因为惧怕、因为恐惧,他永远在回避。
在无意被绑定万人迷光环前,江让缩在自己的壳子里,无视一切的示好,一切朝他伸来的救命绳索。庸庸碌碌过得如朝生暮死的蜉蝣。
万人迷光环和这一场场不同的人生体验,让青年逐渐明白一件事,原来他永远不必竭力成为别人期待的模样。
他可以自私自利、可以依赖别人、可以以自我为重,这从来不是什么羞耻的错事。
他被允许犯错,他可以是他自己。
戚郁教他不必回避感情;陆响和周宜春告诉他,无论如何,他都值得被爱;师尊为他重构童年,破解他心底的迷障。
而江争则是身体力行地告诉他,这世上会有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独属于你。
所以你不用退,也不必退。
江让退一步,哥哥会朝着他走一万步。
“咔嚓。”
合金钥匙打开门锁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江让一愣,好似想起什么一般,推开房门,正对上玄关处站着的身着浅卡其夹克外套,内搭条纹衬衫,双手拎着两大塑料袋东西的清俊男人。
男人约莫二十八、九的模样,乌发浓密,戴着一副斯文的无框眼镜,抬眸看来的眼神斯文又波澜不惊。
当然,他的内心或许并非如表面的这般平静,男人手指微微收紧几分,平声道:“今天休假,这么早就醒了?”
他说着,十分寻常地将手中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摆放进冰箱。
男人买来的都是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包括一些健康的饮料。
江让眼睫轻轻扇动,像是荒山返青后飞舞蜂蝶。
青年抿唇道:“嗯,早点起来弄点饭吃,哥,你今天怎么来了?”
男人顿了一瞬,微微低眉,无框眼镜有些反光,江让看不清他眸中的情绪。
江让的这位养兄是当初江家父母因久久未孕去孤儿院收养的孩子,名叫程怀瑾。
后来改名为江怀瑾。
只是,不巧的是,江家父母在领养了江怀瑾的当年就怀上了江让。
家中有了亲生儿子,自然便对养子冷落了几分。
好在江怀瑾自己争气,学习年年第一,甚至还跳级了几次,如今更是初创公司成功,称得上功成名就。
但也不知是不是当初的放养与无视到底伤了人心,江怀瑾在成年后选择与江家父母断了领养关系,户口也彻底迁出。
当然,到底是江家养大的,便是断绝了关系,男人还是称呼江家二老为父母,年年回家看望,与江让的关系更是如寻常兄弟一般。
因为知道青年平日里喜欢宅着、不怎么同人交流,又不会做饭,时常靠着泡面外卖度日,他便每个月抽些时间来为江让做饭、收拾家务。
江让当然拒绝过,他和这个哥哥关系其实称不上多好,小时候两人确实十分亲密,孟不离焦,但后面发生了一些事情,以至于江让不再敢多和江怀瑾亲近。
江怀瑾是三岁时被领养的,他天生聪慧,不是读死书的孩子,可江让不一样,江让只是华夏茫茫人海中一个最普通的孩子。
从认字开始,他被望子成龙的父母逼着上各种培训班、补习班。
做不到会挨打、挨骂,有时候打得狠了,江母又会哭着抱住他,不停地说‘对不起,爸爸妈妈也不想这样。’
可下一瞬,他们看着没拿到满分的卷子,那张慈爱的脸又会扭曲起来说‘你有什么用,这么简单的题还能做错,你看你哥哥哪次不是满分?’
他们告诉他,打是亲,骂是爱。
他们告诉他,他不能有自我、不能反抗、不能有除了学习以外的任何兴趣、不能交朋友、不能贪玩、不能哭。
年幼的江让被这些条条框框压在笼子里,直到有一天,沉默的哥哥朝他伸出了手。
哥哥小声告诉他,他可以适当休息,可以玩耍,他可以哭、可以任性,想要什么都可以说出来。
他们第一次出去玩是江怀瑾带他去了电玩城,那天,连天都黑得格外慢,两个孩子一直玩到尽兴。
可那次回到家后,迎接棍棒的不止是江让,还有江怀瑾。
自此以后,江让再也不敢过多靠近别人。
不仅是哥哥,还有任何人。
他觉得,让哥哥受伤的,是自己。
他应该再懂事些、克制些。
可懂事本就是一种变形的恐惧,本质是在说:‘我不敢向外界要求什么,我只能要求自己。’【注】
但人也总有极限,触底反弹的也大有人在,江让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说出自己是同性恋,看到父母一副崩溃狰狞的模样,江让甚至是畅快的。
这件事,他们总不能左右他了。
他是个同性恋,他喜欢男人,就算把他打死他也喜欢男人。
江怀瑾做饭真的很好吃,几盘菜被两人吃个精光。
只是,在收拾完碗筷后,斯文如教授般的哥哥拿着一个朴素的红色方便袋,开始十分认真地没收江让的方便面和可乐。
江让现在比从前好一些了,不再一天到晚的只想宅着,但有些东西成了习惯,加上万人迷光环的影响,他真的不敢出门啊!
“哥,给我留几包,不然以后我吃什么啊……”
江怀瑾推了推眼镜,注视着青年的漆黑眸子意外显出几分柔和的水波,他像是将要踏入小动物洞穴的猎人一般,十足平静地谈判道:“不留,我可以天天来做饭。”
一句话不够,似乎怕冒犯到平日总是缩在壳子里的青年,又低声问了一句:“可以吗?”
江让一时哑然,耳根莫名有些红,他忍不住想,怎么还有人这么喜欢做饭?
不过,说来也奇怪,江让的周围一大片被万人迷光环迷得黑化的变态,似乎只有哥哥从始至终没有任何的变化。
江怀瑾始终很懂分寸与距离,完全是个称职的、关爱弟弟的兄长。
江让最后还是同意了。
他真的不想继续吃泡面了。
江让如今的能量已经积攒到百分之六十,其中修真界的能量攥取率最高,大约达到百分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