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42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改无人机?”黑眼镜眉头微皱,似乎没想到这个方向,“目前型号的无人机是生产商花了很久调试出来的,已经是世界最前沿的水平,硬件没法再优化了。想提高蜂窝的性能,你们还是要从软件入手。”
  “怎么?”黑眼镜顿了顿,询问,“你会改无人机?”
  “我想试试!”宋河认真道。
  “愚蠢!”黑眼镜鼻子里哼了一声,“你难道比无人机生产商更懂?你是搞数学的,更改编程才是正路!”
  “不过念在你资料背熟了,允许你走走弯路,给你一个师傅的联系方式,你可以试着把设计方案发给他,他会把样机造出来。”
  (为了写这一章,我上网做了一分钟点击鼠标次数测试,点了473下)
  第550章 修无人机的叶师傅
  黑眼镜掏出手机,给宋河推送了一个账号。
  宋河发送好友申请,账号名称很直接,“造无人机的叶师傅”,头像是一柄闪闪发亮的锤子。
  “等他加上你,问他要个绘图软件,你想造什么无人机,得用软件画出来。”黑眼镜说。
  “谢谢老师!”宋河点头。
  “其他队,还有人想头铁一下子,尝试造无人机吗?”黑眼镜扭头。
  一片沉默,几十颗脑袋齐摇,到场的基本都是数学家,来就是冲着编程来的,改良硬件这谁能会?谁能比经验十足的生产商还会?
  “很好,看来昏了头的就一位。”黑眼镜毫不掩饰嘲笑,“好了,散会!”
  ……
  机坪。
  风沙还在持续,一群人戴着防尘面罩,站在沙子里挥舞铁锹,把靠近飞机的沙堆清走,交给机坪上行驶的小挖掘机。
  黑眼镜站在飞机引擎的背风面,抱着胳膊扫视机坪,不时出言呵斥,声音打雷一般响,吓得干活的人不敢摸鱼。
  铲沙的咔嚓声里,聊天声也没停下来过。
  “真服了,我这口罩漏沙!没想到还得来喝沙子!”
  “没办法啊,谁知道宋同志这么逆天呢,明明咱们稳赢的局面,我到现在想不明白是怎么输的。”
  “他肯定不是和咱们一起背的,他肯定早就接触到资料了,说不定提前背过好几个月了!”
  “未必,我真见过那种过目不忘的神人!我在科大念书的时候,我们教授能背出两个月前坐飞机时看过一遍的杂志文章,只错几个字。”
  宋河的记忆力是很好的话题,大家干着活儿讨论了一个多钟头,情绪复杂,又佩服又骂。
  一小时后,话题悄然转变;
  “放心,咱们只是铲沙,第四队回头得铲屎,到时候咱们天天多吃,咣咣拉屎,当个无情的造粪机器,也算狠狠报复回来了!”
  “言之有理!第四队就俩人,妥妥的垫底队,他们赢这一次,接下来全是输输输!”
  “伙计们,咱们说这话有点底气不足啊,宋同志太逆天了,他一个人能顶十个人用,搞不好能冲到第三名呢?”
  “你吓破胆了吧!就算他以一当十,他们队照样人手垫底!”
  “宋同志如果规规矩矩写编程,着实是大威胁,但他一拍脑门去设计无人机去了,我只能用笑话二字评价!”
  “确实啊,蜂窝目前用的无人机是很牛逼的型号了,生产商不知道炸了多少样机才定型出来的,他能凭一己之力改良了?怎么可能?只会越改越烂!”
  众人讨论着,很快达成共识,第四队必然垫底,大家的重心应该放在争夺第一名上,于是宋河从大家的话题中消失,铲沙工们开始讨论编程上的技术问题。
  ……
  宿舍。
  宋河坐在电脑前,不时收到怨念值入账,均为其他三队竞争对手刷出。
  能想象的到画面,几十号人此刻正在机坪上挥汗如雨地铲沙子,每一铲的疲惫都化作对“罪魁祸首宋河”的怨念,说不定他们边干活还在哔哔赖赖。
  但宋河不在乎,反正他又听不见,站在风里喝一下午沙子的也不是他。
  鼠标点来点去,搜索论文。
  屏幕上同时开了四个窗口,分别显示四篇无人机设计的相关论文,快速滑动,知识映入眼帘。
  无人机领域的论文,让宋河觉得很舒服,大量前沿论文都是国内的,用不着费劲巴拉地翻译,如果各个领域都这样就爽了。
  忽然,桌上手机震动。
  宋河拿起来看,是“造无人机的叶师傅”通过好友申请了!
  紧接着,一份安装包发了过来,宋河连忙道谢,从电脑下载安装包,安装绘图设计程序。
  叶师傅:“我是蜂窝的设计团队成员,黑眼镜说你要改良蜂窝?从哪个方向改?”
  宋河:“还没确定,只是有了点灵感,我正在学基础知识。”
  叶师傅:“学基础知识?你不是无人机设计专业的?”
  宋河:“不是,我是搞数学的。”
  叶师傅:“哈哈哈吓死我了,我心说黑眼镜从哪弄来个设计大师呢,原来你是初学者啊!”
  叶师傅:“我建议你趁早转行,这一款无人机我们团队打磨了很久,光是测试样机就炸了一千多架,现有的电池和材料技术下,这一款已是最优解,不可能有什么提高了。”
  叶师傅:“明白吧,你是在浪费时间!”
  宋河:“这款无人机确实很优秀,但我还想再稍微修改一下,读资料的时候有一些想法,我想试试。设计方案发给您之后,您那边大概多久能做出样机?”
  叶师傅:“不忙的话七八个小时做出来,再寄给你,得十几个小时。”
  宋河:“好,谢谢,到时候麻烦您了。”
  叶师傅又发了两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大概觉得和他聊天的初学者不知天高地厚。
  宿舍里又寂静下来,谢元勋在对面默默背资料,宋河默默刷论文,学习氛围浓郁。
  寂静一直持续到半夜,谢元勋嗷嚎了一嗓子。
  “操,又零点了!”
  “还真是,去食堂还是对付两口?”宋河顿时饿了。
  “剩了几包菜,对付一下吧。”
  两人走到墙角,从塑料袋里掏出几包自热军粮,撕开包装加水冲热,摆在桌上大吃大嚼起来。
  “邪门了,为什么咱俩当舍友,晚饭会拖到半夜零点?”谢元勋说。
  “不知道。”宋河摇摇头,“可能时间太晚了,大脑有时会把困倦感误以为是饥饿,原本只有饿,你学的太沉浸感受不到,到了零点又困又饿,感觉叠加,就走神意识到时间了。”
  “强,不愧是生物学家!”谢元勋比了个大拇指。
  “上回在学校表彰大会的时候,我记得你在做湍流的题?”宋河问。
  “对,因为刚结束火箭项目嘛,研究了不少湍流问题,想再深挖一下。”谢元勋说。
  “湍流我懂的不多,有什么教材推荐一下吗?”宋河问。
  谢元勋听到这里,忽然眉头一皱,放下筷子,挂上一副认真谈事情的表情。
  宋河诧异地望着他,心说要个教材而已,这是什么反应?至于吗?
  第551章 咱们剑走偏锋
  “宋兄啊,吃饭的时候谈这个不太好,但你愿意去铲粪吗?”
  “不愿意。”宋河的筷子刚要去夹棕黄色的咖喱鸡,忽然又缩了回去。
  “不愿意的话,咱俩是不是得卖力搏一搏,争取不垫底,冲到第三名保平安?”谢元勋道。
  “废话,肯定得搏啊,投降不是你我的风格,二夫当关万夫莫开!”宋河笑道,“谢兄明示吧,你想说什么?”
  “路线之争!”谢元勋严肃道,“咱俩人数上吃亏,力量薄弱更不能浪费兵力,各自为战只会被敌人包围消灭,你我二人必须团结起来打冲锋,才有一线胜机!”
  “言之有理。”宋河点头,迅速反应过来,“所以你是想说,咱俩得统一路线,确定好往哪个方向冲锋?”
  “眼下摆在咱们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条是专攻程序,从程序入手改变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提高效果,第二条是修改无人机,改造硬件提高效果。”谢元勋眉头皱起,“我认为,修改无人机这条路风险太大,而专攻程序风险小一些!”
  “我同意。”
  “你同意?”谢元勋诧异。
  “正因如此,我觉得咱们应该试着改无人机。”宋河笑道。
  谢元勋满头问号,明知道风险大还要去干,你是铁头怪?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想以少胜多只能剑走偏锋,和敌人正面死磕,最后的下场一定是以卵击石!”宋河语气坚定,“剑走偏锋往哪走?改无人机,一旦成功了,提升效果绝对巨大!”
  “可……”谢元勋拧着眉头。
  “来吧,我已经有大体思路了,快速给你讲一下,你用直觉判断一番可行不可行。”
  宋河麻利地把笔记本电脑旋转,让电脑屏幕冲着两人,随后快速点开一份图样。
  “看,这是目前蜂窝用的无人机,它的弹开方式像蟑螂一样,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不容易卡,不会出现从炮筒打出去之后机翼伸展不开的情况,但缺点也很明显,长度增加了,风阻面增加了,翼展又大又笨拙,耗电也会增加。”
  “再看,这是业界曾经生产过的一种样机,它的弹开方式类似于章鱼,发射前机翼集中在尾端,射向高空后再向前翻开。这种构型可以做的更小,风阻面也小,翼展灵活,耗电少30%左右。”
  “但为什么目前采用了蟑螂式结构,而没有采用章鱼式结构呢?因为章鱼式容易卡住,看这几张图,都是卡住故障的样机,明显的结构问题,它的受力分析我给你画一下……”
  宋河放下筷子,用鼠标点着在屏幕上快速画了几道红线。
  “看懂了。”谢元勋连连点头,“章鱼式确实有硬伤。”
  “我思考了一下,感觉章鱼式其实可以改进,只需要在头部加一个这种装置……稍等我找找图……对,就是这种。”宋河点开一张新图,语速飞快地讲解,“从蜂窝射出之后,它的迎风面会推动机翼弹出展开,借力化力,妙不可言!”
  谢元勋拧着眉头看了半天,若有所思,“卧槽,这么简单吗?”
  “一道题有现成的答案当然简单,难的是没答案的时候想出来啊!”宋河笑道,“所以我打算捡起老式的章鱼结构,重新设计无人机,把握很高,至少有六成胜算吧!”
  谢元勋脸色纠结,挠挠头道,“坏了,我原本准备说服你跟我一起写程序的,但现在我感觉改无人机这条路好像也能走……”
  “因为这条路就是能走,而且绝对是抄近道!”宋河循循善诱,“尤其是咱们的测试点在沙漠,改机型就显得更为必要!”
  “沙漠?”谢元勋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