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无敌城 第14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解密成功,便是保留记忆转世重生,否则与一般人投胎转世无异。
  8.法相——》元婴壮大,外结法相,成就法天相地,护持元婴于外,战天斗地,威力强大
  9.?
  二、儒家
  1.开蒙——》记忆的提升和理解能力的增强,不好直接对敌
  2.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养成才气,锦心绣口,神魂敏锐,心思坚定,语言隐约影响他人心思,容易说服对方
  3.修身——》才气彰显于外,内养心神,外壮肉身,可勤修六艺,才气与文墨相合,可笔下生花,纸上谈兵
  4.齐家——》出口成章,可以不借笔墨,直接口述文章,显化神异
  5.文胆——》修成文胆,舌绽春雷,胸有正气,鬼神退避,可平步青云,御风而行
  6.格物——》参悟万物奥妙,以虚幻才气,影响现实有形之物,化唇枪舌剑
  7.致知——》洞悉诸般道理,窥破万象虚实,对敌时刻察觉对方气息流动,提前规避或寻找破绽,免疫修为相近敌人的幻法,得神通鞭辟入里
  8.治国——》如椽巨笔,才思文华凝聚,化为巨笔,治国理政,声传万里看,锦绣文章,一笔挥就。
  9.平天下——》可得神通家国天下,才气化为幻界,自成天下。
  三、佛家
  1.?
  2.?
  3.?
  4.?
  5.真空——》万物皆空,不萦于怀,不沾尘埃,勘破幻障,不受外敌侵扰
  6.妙有——》宝树开花,无中生有,精神干涉现实
  7.须弥——》意志化须弥山,无穷念,无穷力
  8.?
  9.?
  四、武道
  1.炼体——》武者体魄超群,身形矫健敏捷。
  2.精卒——》浑身气血勃发,赤手撕裂寻常猛兽,奔跑起来犹如骏马。
  3.猛士——》举手投足间开碑裂石,正面搏击凶妖,肉身气血雄壮,不惧一般鬼魅阴邪。
  4.勇尉——》刚柔兼济,举重若轻,力可雷霆万钧,亦能轻如鸿毛,身形可在半空中短途滑行起落。
  5.飞将——》力量通神,来去如风,可以短时间内在低空自由飞行,甚至可以带人一起飞腾于半空中。
  6.军帅——》臻至这一境界的武者,自身气血强盛,有相当基础后,开始进一步锤炼肉身,导引炼化战场杀气和军阵士气入体,超越个人极限,达到全新高度。
  万军阳刚之气炽热如阳,震惊鬼神,诸邪辟易。
  一般来说,有两种路数。
  其一是自身作为第三方,同时凝练两军对垒之杀气战意凝结于一身,伟力归于自己,纵横无忌。
  其二是一军统帅受益于自己麾下众将士,锤炼自身的同时,也可以反过来带动大军士气,双方相辅相成,渐趋浑然一体。
  7.人屠——》见惯尸山血海,自身亦杀人如麻,方可化万军士气为冲天杀气。
  杀气足,鬼神惧。
  如此,人身血肉之躯,亦可破其他修行者各种神通。
  8.鬼雄——》在军帅战阵士气、人屠杀气之上,更一步凝练煞气之后修成。
  煞,凶恶暴戾之极,可破士气、杀气。
  9.君王——》王道霸气凝聚,碾压下来,杀气、煞气尽皆土崩瓦解。
  这是万民景从,同时在君王统御下,无惧艰险的气概,加持于君王一身,所向披靡。
  五、魔道
  1.?
  2.?
  3.?
  4.?
  5.?
  6.?
  7.饲魔——》以魔窍饲养真魔,魔功大进
  8.魔魂——》魔窍饲魔,成功结成魔魂,实力大进,魔魂为核于周身游走,只要魔魂不伤,魔即不灭
  9.?
  以上为人类五条修行道路,眼下正文还没有完整呈现,我自己有所设定,会在后文循序渐进慢慢披露,也包括第六种非人的修行道路,即妖族修行法门。
  除了境界设定外,看有人对十二阎罗的排行感兴趣。
  目前正文已出现者如下:
  1.“邪皇”明同辉;
  2.?
  3.?
  4.?
  5.?
  6.?
  7.?
  8.?
  9.“纯阳谪仙”应笑我;
  10.“天狼”杨厉;
  11.“猿龙王”敖空;
  12.“千秋大孽”沈和容。
  其他人也会在后文一一登场。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135章 张城主被打脸了?
  慧明和尚当真束手就擒,众人望向他的视线,都变得古怪。
  “敢问小师傅,你眼下连自己都保护不了,陈某要再杀人,你待如何?”
  陈介之到了慧明身后,手掌贴住对方后心,随时掌力一吐,不给对方再显佛门神通的机会。
  “贫僧无可奈何,但总要勉力一试。”
  慧明双掌合十:“贫僧信世人皆有善念,只是可能迫于形势,是以善心不显,如果外界环境不逼人于无奈,大家应该不至于恶意相向。”
  陈介之徐徐说道:“然则现在连小师傅你的性命,也在陈某手上,陈某动手,你连自己都救不了。
  小师傅真想要救人,还不如自己脱身,放下话来,陈某如果敢杀人,你就报复杀陈某子侄。
  如此一来,陈某反而可能心怀忌惮,这些唐军和你自己的性命都得保全。”
  “施主所言,不失为一个办法。”少年僧人言道:“无奈这办法,贫僧实在做不来。”
  陈介之挥挥手,命手下人将那些唐军俘虏带走:
  “小师傅可知道,这些人只要放下兵器投降,便可活命?”
  慧明口喧佛号:“贫僧不知,但施主有好生之德,此乃众生幸事。”
  “有好生之德者,乃是长安城主。”陈介之言道:“我等不过追随仿效陛下行事而已。”
  慧明和尚言道:“那真是太好了……”
  但他说话再次被陈介之打断:“然而,陈某方才有一言,却不曾有半点虚假,换了我们落在东唐刀下,没一人能活命!”
  慧明和尚神情沉重几分:“若贫僧有机会,亦会从东唐刀下救人。”
  “你有没有机会,那就难说了。”陈介之亲自押送他返回长安:“这要我家陛下才能决定。”
  慧明和尚被一路送回长安。
  张东云了解事情始末后,不禁莞尔。
  他投影的乌云先生,交代陈介之返回河西郡继续开疆拓土后,提溜着小和尚前往大明宫。
  与此同时,他还叫来了沈和容。
  女童幻化成了青年书生模样,一袭白衣,坐在张东云下首。
  乌云先生带着慧明小和尚到了大殿内,将之放下。
  慧明整了整衣衫,看向上方光辉笼罩下的张东云,双掌合十:“贫僧慧明,见过城主。”
  张东云坐在上方,并未开口。
  一旁的白衣书生则轻笑:“听说小师傅效法佛祖割肉喂鹰?”
  慧明言道:“贫僧从小受师父教导,佛门弟子当慈悲为怀。”
  “慈悲?”白衣书生笑笑:“不过是强权支配罢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