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17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甚至有点像后世畅销君东野圭吾的方案。
  即,有两三部代表作就足以。
  两三部代表作打造个人名气,其余哪怕水平一般,也可以卖出不错的销量。
  “《赡养上帝》《人间椅子》《猫头鹰男》《昨日公园》这四篇连载文章取得的成绩,足以成为代表作。”
  “更何况猫头鹰男和昨日公园还被改编,人气只会更高。”
  有金手指顾陆说话很是硬气,所以顾陆不赞同这类方案,可是他认同小二逼的能力啊!
  从q到打电话,末了还约定的时间见面详谈。
  代理这种大事,必定不是一时半会能谈清楚的。
  况且还有“报酬”,要来回拉扯,关于拟定合同的事,自然是交给律师王盛星。
  要说他也是欠王盛星人情的,很多关于版权的事宜,都是麻烦的王律师。
  并且刚开始《小王子》的出版稿费,以及还没去日本挣钱,因此金钱方面王律师都是白菜价。
  第二天一大早。
  汤圆就来敲门。
  这货真心是时间管理大师,褒义词!
  因为听李古圆自己交代,他早上起来是吃完早饭和做完一套卷子才来的。
  太卷了。
  “走吧。”顾陆和李古圆一同去拿快递。
  “路边的电筒怎么变多了?”李古圆问。
  “证明好人多。”
  “那为什么路灯都坏了一个多月了,还没修好?”
  “证明队伍里面有坏人。”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
  两人来到快递站点,本身站点距离“狗窝”很近。
  李古圆拿上回执单——报上单号,经过一番查找。
  不是快递站点搞丢了,而是快递车辆出了一点问题,所以延误了。
  关键是这还真怪不得快递公司,因为最近酉阳、梁平、万盛等地遭遇特大暴雨,这几地平均降雨量超过350mm。
  苹果从酉阳发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泥石流挡道,车辆肯定走不通。
  至于为什么李古圆家里的两箱苹果到了,因为是分两个批次发货。
  早一点的走过,晚一点的堵住。
  “好的,天灾那就没办法了,无可抗力的因素。”顾陆也顺手拿了他的快递。
  也认识了一点东西,没想到酉阳还种苹果,他对酉阳的概念是那个洗脑的广告“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酉阳”。
  重庆的高铁站,循环播放,让人脑壳疼。
  “看样子是一本书,不会又是什么样稿吧?”李古圆问。
  “确实是样稿,人民文学的。”顾陆看一眼寄件人就清楚了。
  人民文学确定刊登之后,提前半个月发来样稿。
  当前四月中旬,看来发给责编刘勇的稿子,直接被安排到了五月刊。
  有点奇怪哦,按照顾陆所想,应该上六月刊,或者七月刊。
  “人民文学也不缺稿子,这么急切?难不成是因为要帮蒲松龄短篇奖站台?”顾陆心里猜想琢磨。
  算了,还是不想了。
  文学杂志的刊登连载,可比通俗的刊登连载,水深得多。
  “为什么不拆开?”李古圆问,“你又上了人民文学,牛逼啊!”
  “第一次在《人民文学》上进行连载还有些激动,但第二次就感觉还好了。”顾陆说。
  “……”李古圆还能说什么,别人有能力装这个逼。
  《牛飞》《明白官》《黄英》,本次样刊里面刊登了三个短篇。
  要说聊斋新义,必须要结合,或者是了解原文故事才更有趣。
  否则就像李古圆,他只能感到,这三个短篇笔力真尼玛强悍。
  “说起来,轱辘你昨天不是接受什么报纸采访吗?”李古圆路过报刊亭突然想到。
  “《文艺报》这报纸是周刊,一周发行一次,所以昨天星期六他们采访了,肯定是下个星期五才发行。”顾陆说。
  原来如此,李古圆在报刊亭,买下一本《少年文艺》,送给顾陆。
  难不成?顾陆打开看,果然!里面刊登了李古圆的文章。
  文章标题《一碗肉》,一样讲述的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
  李古圆的文风,少年感并不重,“叙事”很有趣。
  不比得顾陆有外挂,李古圆是货真价实的少年作家啊!
  因此为了庆贺双喜临门,两人临时决定外出吃一顿好的。
  愉快而悠闲的双休日转瞬即逝。
  很快李古圆就投入到学习之中,顾陆也要投入看小伙伴们学习。
  距离上次文艺报采访过去三四天,顾陆收到了一笔意外的转账。
  主要是转账方很奇怪。
  “两百块,确实不多。”顾陆总算知道,上周《通俗报》主编冯景元临走时的那番话是什么意思了。
  冯景元:小顾老师不久后收到一笔钱,但不多,哈哈哈。
  怎么个事儿呢?虽说津门文化圈,基本被北京覆盖,但身为直辖市,某些方面自主能力还是挺强横。
  比如高考采用津门卷。
  当然顾陆的这五十块和高考没什么关系,而是高三的全市模拟考的自主命题卷,冯景元是语文出卷人之一。
  前面介绍过冯景元,应该都知道他的资历,当天津卷的出卷人都没问题。
  天津模拟卷的语文课外阅读,就是乡村教师节选。
  节选是肯定要节选的,毕竟全文一两万字的短篇故事,卷子也没那么多位置。
  说是节选其实还不够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精炼”,删掉细枝支线,把主线摆出来。
  节选的版权费用就是两百块。
  “乡村教师,被节选在课外阅读很正常。我记得地球上也节选,因为这文章太合适了。”
  “但这么快,就很不正常了。”
  满打满算,《乡村教师》发售也不足半年。
  “果然故事写得好是一回事,要有人欣赏就是另外一回事。”顾陆想到。
  因为冯景元的喜爱,加快了这个过程。
  “不过真可惜,是津门的高三模拟卷,我这边也看不到。”
  顾陆还想看看卷子具体内容呢。
  应该考完了,可以在网上搜到,到时候再说吧,顾陆心里这么想着。
  又是一个周五,《文艺报》发售。
  文艺报的内容和周刊的形式,决定了它的读者群,和大部分时事报纸截然不同。
  如果说《参考消息》是官方人员喜欢看的报纸,那么《文艺报》就是文学圈的群体和有文学爱好的精英群体喜欢看的。
  打个比方,好多文化编辑都爱看。
  “专访|顾陆:教育的内卷,和顾陆心中的教育。”
  本期文艺报的头版头条。
  如果光是对小王子作者顾陆专访,看的人没那么多,但加上谈教育……那真是拿捏了读者人群的喜好。
  这类群体是最爱谈教育的,因为读书多,想法就多。想法多,对当前的教育,就有自己看法。
  [2012年,在故事会处女作《鞋子》,标志他正式进入文坛。接下来他进入创作高峰期,陆续发表《福尔摩斯先生》《昨日公园》《铁管》等多部长中短篇作品。
  其中《砸碎小猪》用买玩具这一家庭中的日常小事,到放生储钱罐,讲述了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顾陆身为学生,对青少年的了解是远大于成人。
  《小王子》的发布,自此确立了他在童话作家的地位,新一代童话作家的领军人物……]
  开头是对顾陆的介绍,不过考虑到文艺报的性质,称其为“新一代童话作家的领军人物”,也是在为其站台背书。
  这篇专访,有一万来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关于顾陆对写作的看法,比如谈现实主义童话和幻想主义童话。
  同时,也让这部分人群知道了一件事。
  常说天才作家顾陆,怎么个天才,人们是有了清晰的概念。
  第二部分,顾陆谈论教育内卷,关于这个点也是争议最多的点。
  第243章 不幸中的万幸
  最关键的是,碍于文艺报的影响力,出来争吵的,还不是网友,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虽然他们不一定有身份证。
  “内卷和鸡娃?这可能是学生眼中的教育吧。在上学阶段,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努力学习是责任!很难想象,不努力学习,不懂得付出的九零后长大了,会成为什么样子!”
  教育专家邱高一上来,就给顾陆定性了,定性为对方是学生。
  既然是学生,不是著名童话作家,那么你的话就没什么可信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