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就好啦,不用上幼稚园,也不用上课。”
  “狗狗听不懂,你应该对它说——”祝晴打断他,“嘬嘬嘬。”
  “我在跟谁说话,你不清楚吗?”放放甩来一个意味深长的小眼神。
  祝晴假装专注倒车,握着方向盘扮演专职司机,带他们回家。
  后视镜里,萍姨笑得都快要冒出眼泪花。
  盛放望向窗外,和下午在幼稚园看破红尘时一样凄凉。
  ……
  下车后,盛放小朋友独自走在前面。
  他明明还在为兴趣班的事闹脾气,脚步却轻快,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好心情已经被雀跃的小背影出卖。
  萍姨望着他的背影,忍不住摇头笑道:“这个小祖宗,聪明劲也不知道从哪儿学的。都这个时候了,还在跟你讨价还价呢。”
  “其实老爷以前给他安排的课程比现在还要多,排得满满当当的,那时候反倒不闹。”
  “家庭教师来了,他就被玛丽莎带着去自己的专属教室上课,不知道是应该以前太小,还不懂,还是因为知道你疼他。”
  祝晴知道萍姨的意思。
  刚跟着祝晴回家时,放放比她想象中要乖巧懂事太多了。就算住在又小又热的黄竹坑警校,他也从来不抱怨,站在破旧的电风扇面前,和它比赛摇头。
  而现在,放放深知祝晴疼他,小小一只的崽崽才学会板着小脸抗争。
  “像现在这样多好。”萍姨轻声说。
  “是啊,这样才好。”祝晴温声接话。
  原剧情中阴郁的小反派,正是在一次次压抑中扭曲了天性。
  而此刻,路灯下那个会叉着腰气鼓鼓的孩子,小心思全都写在脸上,写在清澈的眼睛里。
  “晴晴,二小姐的案子……”
  “十九年。”祝晴说,“谋杀加非法处理尸体。”
  这起案件审理之初,盛家的辩护律师团队便提出闭门审理的申请,试图低调处理。然而鉴于案件性质属于严重犯罪,依据司法公开原则,法庭驳回了辩方请求。
  而后律师团又另外提出申请报道限制令,整个过程,是一场周折的拉锯战。最终,香江法庭限制媒体对案件的报道方式,但因为祝晴是亲属,仍旧接到通知。
  听说,当时何嘉儿的父母坚持到场。在法庭的旁听席上,母亲攥着女儿的照片,哭到声嘶力竭。
  盛佩珊瘦了很多,再不像之前那样优雅从容,坐在轮椅上的她无法鞠躬致歉,但始终低着头,悔恨的泪水不断滑落。
  曾经那个跟在大小姐后面的小女孩,转眼成了阶下囚,萍姨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只是一个劲地叹息。
  “为什么这么做?”
  “不应该啊,不应该啊……”
  直到目前为止,半山壁炉白骨案才算彻底结束。
  而祝晴如今更多的精力,则在邝小燕失踪的案子上。
  到家后,她给曾咏珊拨了个电话。
  晚饭后,她提前去接放放,当时同事们还在加班,处理收尾工作。
  现在,曾咏珊已经到家了,正悠闲地嚼着什么。大概是加班后的夜宵,对话那头传来筷子轻碰碗沿的声音。
  “刚才你走了之后,我们查到邝小燕的出生证明了。户籍科有留档,她确实是邝伟和甘春岚的亲生女儿。梁sir还说呢,户籍科总算没拖后腿,免得我们又要大排查。另外,刚出生时留的血型登记,也算是佐证之一,敲了公章的。”
  “豪仔又跑了一趟福合街,邝家以前的铁皮屋变成药材铺,店里阿婆和他们家不熟,但记得邝小燕和她妈妈一样标致,像一个模子刻的。”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猜测错了。”
  就在下午DNA比对结果刚出来时,重案组还激烈讨论过另一种可能。
  如果暂且搁置“换命”的角度,按照豪门秘辛来推,邝小燕会不会是林父的私生女?
  毕竟连非亲缘关系的骨髓配型成功率都仅有数万分之一——
  而两个人偏偏又长得有几分相似。
  但现在,出生证明上的墨迹和街坊的证词又提醒着他们,这样的猜测并不合理。
  “邝小燕没有真正和邝伟比对过DNA,长得像,也只是像她妈而已。”曾咏珊说,“但如果要这样钻牛角尖,其实太牵强了。毕竟,没有任何线索表明邝小燕不是邝家的亲生骨肉。”
  “但怎么样才能排除现有的疑点呢——”曾咏珊沉吟道。
  “除非,确定骨髓配型绝对不是邝小燕。”祝晴说。
  电话那头,碗碟轻碰,曾咏珊似乎放下宵夜。
  “是啊。”曾咏珊的声音忽然轻快起来,“去证实?”
  “我现在接你!”
  她们要去医院拿口供。
  按照规定,专业证词必须两个人在场。
  祝晴到家不到十分钟,连衣服都还没换,转身就要拿车钥匙出门。
  一回头,看见盛放小朋友已经坐在玄关处的穿鞋凳上。
  他已经重新穿好小鞋子,鞋后跟抵着地板左右晃动,还得意洋洋的。
  要查案就一起去,他猜到啦。
  “少爷仔,晴晴要工作,你乖。”萍姨从屋子里拿出一本精装童话书,“我们昨天在书店买了新的故事书,萍姨给你念。”
  祝晴拿着车钥匙,跨出门。
  夜风掀起她额前的碎发,回头时,穿鞋凳上还长着一个可怜巴巴的小孩。
  放放的眼睛湿漉漉的,像刚洗过的黑葡萄。
  “还不跟上?”祝晴抬眉。
  盛放睁圆眼睛:“来啦!”
  “查案要注意什么?”
  “当然是小嘴巴闭起来咯!”放放竖起食指,抵住嘴巴,但藏不住嘴角的小梨涡。
  他们的声音渐行渐远,萍姨摇头笑着,手中还握着童话书。
  她站在门边,目送着舅甥俩风风火火的背影,又看了一眼时间,还不到七点半。
  一直以来,祝晴向来最大程度给小朋友自由和包容。
  这个点,她带着少爷仔出门加班也好,孩子需要早睡,这至少可以保证,两个小时以内,晴晴也会回来。
  萍姨有些感慨。
  其实,放放已经被养得很好,倒是他这个外甥女,总是这么搏命,让人担心。
  以后,就只好指望着少爷仔监督他的外甥女了。
  ……
  晚上七点四十分,祝晴的车稳稳停在曾咏珊家门口。
  车窗缓缓降下,曾咏珊弯腰探头,一眼看见后座坐得板正的盛放。
  孩子故作严肃的小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哇,今天还有个小警探?”她拉开车门,笑着逗他。
  这话对于盛家小少爷而言,无比受用。
  盛放立刻绷不住,小脸绽开笑容,晃了晃手里的小本子。
  虽然放放没有警员证,也没有配枪,但出门还是需要点排场。
  这是晴仔给他买的,封面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四个大字,查案笔记。
  他紧紧抱在怀里,就像是在执行重要任务的小警官。
  曾咏珊系好安全带,回头冲他眨眨眼:“Madam曾特批你作为今天的笔录员。”
  重案B组的警员对这间医院的血液科并不陌生。
  值班护士查完记录,给出了和之前一样的答复。
  “跳芭蕾的那个女孩嘛,我记得她,当时医院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病例。”
  “两位madam,捐献者和患者真的不是亲姐妹关系。”
  “捐献者是匿名的,手术流程完全规范,如果你们确认那位失踪者没有做过配型,那就可以排除了,而且血型也对不上。”
  曾咏珊:“为什么要匿名捐献呢?”
  “这是很常见的做法,毕竟是接受手术,会有人在事后配对成功后突然后悔,或者不想与受捐者有过多联系。”
  “配型成功本来就是很小的概率,有人即便配上了,也会临时反悔。所以当时我们科室人都说这个芭蕾舞女孩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碰到一个好心的陌生捐献者。”
  护士再三强调,确实只是运气而已,不必复杂化。
  警方的职业习惯让他们容易怀疑一切,但在骨髓捐献这件事上,真的没有什么阴谋。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清楚。”护士说着,注意到一位中年医生走来,“聂医生当年负责这场手术,具体情况你们可以问他。”
  祝晴、曾咏珊和小警探跟着聂医生走进办公室。
  “那场手术就像个奇迹,这么快就找到匹配的捐赠者。”
  曾咏珊拿出笔记本:“医生还记得当时的情况吗?”
  盛放本来还在东张西望,注意到她翻开笔记本的动静,立马也翻开自己的小本子。
  小阿sir还没有钢笔,从胸口的口袋里掏出一根铅笔,煞有介事地开始记录。
  “当然记得。当时,林小姐才这么年轻,又是优秀的芭蕾舞者,所有人都为她骄傲和惋惜。”
  “她总是在哭,害怕自己再也不能跳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