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路上还能看到平日见不着的高门女子,她们有些甚至别出心裁,把灯笼当饰品顶在头上。
这是手艺精巧的工匠所做,把灯笼做得只有枣儿大小,在上头装饰了金银翡翠、耀眼宝石等,往头上一戴,醒目不已,若是几个人呆在一块,那街上都变得流光溢彩。
元娘一路走来心痒难耐,要不然有正事要办,她早流连其中了。
好不容易到了樊楼,樊楼今日也是客盈满座,好在樊楼够大,她们还是有位置坐的。
元娘看着满楼的人,禁不住感叹,世上富裕人那般多,怎么不能多她一个,想她和承儿还得倾尽体己,才凑够饭钱。
待到博士上来,元娘和承儿随意点了些菜,然后让万贯等在这里,二人按照私下商议的,徐承儿捂着肚子装作吃坏了,说要上许久的茅厕,说不准一个时辰都有可能,让万贯乖乖呆在这等,然后两人就溜了。
她们按照之前打听和研究的,没消多久就走到了雅间附近。
就是这雅间全都亮着,得在长廊左右听着看着慢慢找。
但那位大官名声大,他的家宴轻易就能探听到在哪,一连好几个雅间都凑一块呢。
元娘和徐承儿经过其中一间的时候,打眼一看,全是年轻男子,而且隐隐透出来的声音都是在商讨与科举相关,想来就是此处了。
二人才确认,门就被突然打开了,两个男子一左一右出来,身量更高些的男子道:“文修,你……”
文修?!
果然是他,情形紧急,元娘连忙把徐承儿挡在身后,抬头挺胸,试图让自己变得更高,好完全藏住徐承儿。
她的动作太快,倒是引起那个文修的注意,他想走过来,却被他身旁那个身量更高的男子给挡住了。
“文修,你的文章带了没有?”
文修一摸袖口,果然没有,他感激对方,请对方稍后,然后便重新进去屋里拿。
身量高挑的男子把文修的注意力转走,这才会过头看向元娘,语气甚为熟稔,似有愉悦心情,“又见了,陈小娘子。”
第48章
元娘这时候才瞧清他的脸,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捂嘴,惊讶道:“是你!”
她放下手,提溜着有些重的篮子,抿嘴浅笑,目光明亮,“好生巧,没成想这么快又遇见了,你怎么会在这?”
就凭他在船上的吃穿用度,还有平素的做派,瞧着委实不像是得借住在别人家里的贫寒学子啊。
怨不得元娘好奇。
魏观未曾不悦,他待元娘颇有些看待年纪小的妹妹的宽容和煦,闻言只是浅笑,“今日元宵,与亲戚一道在樊楼庆贺。”
也许他属于和魏家有亲,但是不需要借住,因着家同在汴京而被请来的?
元娘隐约记得,他身边的下人,说他是举人。
这里头坐的一桌子都是举人,还得和魏家沾亲带故,虽然也有被魏相公瞧着不错资助的,但应该不至于全都是。元娘暗自想到。
元娘低眸,片刻后抬头,主动笑容粲然的解释,“真好,我要继续去卖馒头,就不耽搁你了。”
她倒不是不想和魏观多说两句,但徐承儿藏在她背后呢,文修进去拿东西,几句话的功夫怕就出来了,实在不宜耽搁。
比起寒暄,徐承儿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魏观早就注意到了她挎着的竹篮子,粗糙到只是简单磨了磨竹面,还有不起眼毛刺的篮子里,铺了厚厚的小被,隐约还能看到笼布一角,这些都是为了不让馒头太快冷掉。
连馒头都能被如此厚待,但是眼前的小娘子却只是穿着夹襦,里头即便穿再多的衫,也不及一件皮毛油光水滑的大氅来得避寒。
即便穿得臃肿,可是她人生得好,只显得憨态可爱。
就是……
寒风吹来,她的鼻尖红通通的,手也不断磨搓,想暖和一些,可指甲还是被冻得发紫。
活脱脱像是一只狮子猫,炸起毛,在雪地里,学着成人的模样,故作严肃世故,可却不自觉动鼻子左右嗅嗅。
想到这样的情形,魏观眼底的笑意深了些,比今儿一整日的笑容都要真实。
“你还有多少馒头?”他问道。
“啊?”元娘惊讶仰头看他,心里升起不妙的预感,有些犹豫道:“嗯,这,二十个。”
“我全买了。”
魏观看着元娘,眼神柔和,没有一丝刻意,好似是真的需要,并且实心感谢她,温言道:“方才,母亲还同我说樊楼的点心虽好,但过于繁复,倒是想吃些简单的蒸饼馒头。
“不曾想,正好遇见你。一块买了,也好叫其他人也尝尝。”
瞧瞧,不愧是魏观,即便是好心也绝不叫人心生负担,他总是能把方方面面都顾到。
但是!
这可是她用来掩饰用的,若是一口气都被买走,她等会儿还怎么找借口在旁边游荡,很容易就被发现目的。
元娘为难了。
若是拒绝……也很不合理,文修可在里面呢,要是被发现端倪可如何是好?
元娘一时想不出说辞,免不得慌乱了两分,不敢直视魏观,目光落在了旁边的柱子上,张口欲言,又闭嘴,好半晌才道:“我,嗯,这……”
她眼睛眨得快了一些,犹豫着是直接给他,还是找什么借口,但这借口一时半会又想不到。
元娘目光不自觉盯着雅间紧闭的窗子,错落有致的窗格,隔着浆纸映出里面翻动的人影。
魏观始终看着她,她的面容,注意到了她的慌乱,以及她下意识望去的方向。
他很快收回了目光,眼神深了一些,闪过猜测与了然。
元娘感觉不能再拖下去了,她看到有影子在动,而且是朝门前的方向,想来是文修快出来了。比起不能继续有借口在附近徘徊,还是徐承儿被发现比较严重。
“好!”
“还是算了。”
在元娘心一横,答应的时候,魏观的声音同时响起。
元娘愣住,疑问地抬头看他。
却见魏观面色歉然,“是我思虑不周,看时辰,母亲应与家中姐妹去了界身巷,若要送到跟前,馒头怕是已经凉了。恐怕不能尽数买完,你看,我买八个可否?”
柳暗花明又一村!
元娘怎么可能不答应?
她欣喜得笑出一口白牙,应得十分爽快,“自然自然。”
说话间,文修已经推开雅间的门,又阖上,朝二人走来。
文修身量较魏观要低一些,但不意味着矮,与其他人比起来还是中上的,但他祖上应该有江浙一带的血脉,面容要秀气一些,五官锐角少,温敦斯文,脸型也是偏向鹅蛋圆润。
就是有点……瘦弱?
但作为文人,这也不算什么缺点,大部分寒窗苦读都是消瘦的。想遇到一个身体比武将还好的,那才是异类,又或得是崖州、黔邕等偏远州地来的科考的举子,因为身体不好就死路上了。
而汴京本地的举子,相对来说,还是没有那么严苛的条件。也算是祖宗庇佑吧。
总之,他人整体还行。
非要说什么的话,元娘觉得他看起来不太像会打人的,承儿一瞪眼,都比他要凶。
还成!
单看容貌,承儿舅父的眼光甚为不错。
不过,当他走到魏观身边时,到底是逊色了些,原本瞧着不错的五官,稍显寡淡,很难叫人将目光再落到他身上。
其实也不单是魏观容貌更深邃貌美的缘故,明明魏观待人也算亲切,可他的气势就是无端要浑厚些,让人潜意识里隐隐忌讳,不太敢失态。
元娘很难形容这种感觉,她来汴京三四年了,可接触的到底都是市井小民,最多有几个富户。
倘若王婆婆在,就能说出个究竟。
这是前呼后拥,奴婢成群,膏粱锦绣,用钱财权势生生堆出来的贵气。
所谓贵人,不怒自威,便是这般。
不管他再和颜悦色,有些不同也是改不了的。
文修一见眼前的场景,便不由问道:“这是怎么了?”
魏观不着痕迹地挡在元娘身前,他胸膛宽阔,身形高大,将她遮得严严实实,连片衣角都不曾露出来。
他依旧是温和有礼的模样,但相比对着元娘的时候,脸上少了笑意,面色平淡,“恰好遇上有人卖馒头,我买了些,你帮我一道分予其他人吧。”
里头的人吃的可是山珍海味,要什么馒头?
这馒头是金子做的不成?
能比得上缝在羊肚子里烤出来的鱼味美?
但谁叫魏观是魏相公的独生子呢,他别说是在饕鬄盛宴里分给众人馒头,就是掺了砂砾的粥,众人也会边喝,边笑呵呵夸赞。
文修是不多话的人,没什么奉承,否则魏观也不会与他走得近。
闻言,他二话不说,应道:“好啊。”
半点也不计较文章才找到,为何不立刻去寻魏相公,还要先分馒头。他的脸上更是寻不出半点介意,显然是真的不觉得有什么,是个天生的好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