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学费一交,该置办的一置办!他怕老家那边找到学校,干脆给对方汇款了三百。
在不能确定双方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的前提下,每月三百是极限了。有了这个钱,对方会以为这是在外面打工,而不是上学。
事实上,尹家的大花从十六岁出去打工,每月给家里寄二百三百不等。今年大花二十二了,从年初开始,才算是稳在了每月三百块钱。
二花今年二十了,十七出去,去了南方,之前没拿钱回来,今年春上回来,却再不肯去南方了。又说去县城理发店学手艺,偶尔晚上回来。
三花跟原身同岁,生在年初,而原身生在年末。在老家务农,去给客商装车挑货,一个小时一块二,在外面干这个活呢,晚上才在家,天不亮就走。
因着年岁都大了,冬天放假回来,挤在一铺炕上无所谓。但是夏天……没法子,原身就住了牛棚。
四爷说这些事,桐桐就叹气:“生了三个姑娘了,得了一个儿子,还再添个孩子?”
就是这个话呀!最近他也在琢磨呢!其实原主也不是没怀疑过,他的记忆里就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想法:“……好像家里有四花五花。”
邻里难免背后嚼舌头,隐隐的都有些耳闻。四花好像是送给尹家本家的谁养了,那家有两个儿子,没闺女。
五花在尹姑姑家?姑姑家说是生了一对龙凤胎,结果姑娘生的跟高引娣一模一样。
这就不对了!高引娣生的姑娘像小姑子,这是姑娘随姑;可姑姑家的孩子长的像舅妈,这没道理呀!压根就没血缘关系嘛。
四爷就沉吟:“四花该是十八了?五花十六了。”都比原主小。
如果原主是亲生的,有了儿子了,为啥要生四花,五花?直到生了尹宝,这才没再生。
桐桐就看四爷:“也就是说,原主到尹家的时候,至少有三岁?”
四爷:“……”嗯!尹家可能是连着生了五个姑娘,才从别处抱来这个一个儿子。抱回来之后,才把四花、五花送人了。
而后才生下最后一个儿子尹宝!如果是这样,那原身的年龄应该就不是真实的。
四爷点头,上户口的时间是1988,户口本上的戳上有。也就是说,面临上学的问题,才补上了户口。
这在农村其实并不奇怪,村里的小学有没有户口都让上。
桐桐就说:“如果原身是送样的,亲生父母应该就不远。”当地的,“如果是弃婴,被这一家收养,那周围不可能没议论。”
谁家孩子是捡来的,村里多多少少的都有议论。
四爷看桐桐:“……”你觉得这个原身是被拐卖的?
反正把三四岁的孩子送人或是弃养,不太符合常理!这么大的孩子其实不太要人管了,亲戚邻里村里给口饭吃,这都长大了。或是送到福利院去,也不会再给已经有了那么多孩子的人家,对吧?
养了别人的,把亲生的闺女送出去两个,谁干这缺德事?
除非孩子是买来的!
第1201章 归途漫漫(8)二更
便是买来的也很难找!DNA数据库的建立是在DNA技术的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全国实现联网的基础上的。这不是谁振臂一呼就能做成的事!
没用的!想建成数据库,至少还得十年。
桐桐将牛肉捞出来,蘸着芝麻酱往嘴里塞:十年!真能磨死找孩子的父母。
人同此心吧!桐桐就说:“还是要跟老家那边联系呢!他们从谁手里买的,这就是线索。线索有了,至少能知道是从哪里拐来的,顺着这条线往下查,许是能找到原身的父母。”
四爷示意她:“先吃饭!”咱俩得先活下去,才能说其他。
人的过往得经得住推敲,就得适应原身的身份,受教育程度,不能突然就无所不能了。受这个局限,其实两人腾挪的空间很小。
吃了饭,两人去批发市场买衣裳。京城跟其他地方,在衣着上还是有差异的。再加上京城的天,说冷也就真的冷的,买外套秋装成了必须的。
都选了两身买了,桐桐又选了个双肩小背包背着,出门方便带个东西。
选完了,桐桐往自行车上一坐:“回吧!”
“回哪呀?”姑奶奶,“咱得叫钱转起来。”要不然咱们吃什么?
“只有三万了,能干嘛?”总得容我点功夫,看看以原身的经历,能干点啥。
四爷往旧货市场去:“淘换旧货去!学校里没有打印店。”
嗯?
“嗯!”只有学校外面有几家规模较大的,承接的业务也广!现在电脑都不普及,很多东西都是手抄,不是每个学生都舍得打印复印的。但那么大的学校,一个小小的打印复印店还是能弄的。
学校内部就有各种活动需要资料,这都是可以承接的,前提是只要做的好。
进入这一行了,那就在这一行里深耕!我就是将这个东西的技术提升了,专门做专业打印复印的设备,这不也是条路子吗?
两人转了三个小时,花了一万八,买了一堆……破烂!四爷得把这些东西好好拾掇拾掇,才能去赚钱。
留下的钱还得租店面,勉强算是够用了。
买了之后,叫了人力三轮,两人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一直拉到四爷租住的地方。就在胡同里一间平房。
平房是临时加盖出来的那种,低矮,只有两米五的高度。里面一张一米二的床,其他地方都是各种的工具。
“嘿——”桐桐给瞅乐了,“不错呀!”有个落脚的地方。
四爷’呵‘了一声,“白手起家有白手起家的乐趣!”过来搭把手呀,还愣着看笑话呢。
两人在这十三四平大小的地方腾挪着。
报名有三天的时间,四爷打算拾掇这个,说桐桐:“我送你回学校。”
送什么呀?这地方能把我丢了?“你抓紧弄吧!我回去一圈,明儿一早过来……”给你跑个腿,看看有啥零件要买。
得!那就这样了:“走您的吧!”
桐桐看了看墙角的破台扇:这日子过的也真是糟罪。
出来之后桐桐一路都在想,干点啥呢?要是只为钱,那也不成!原身有执念。
第一,找回弟弟;第二,成为记者找回弟弟。
其实还是要从这两个角度想以后的发展。
先说找林雨果,张舒坚持认为,孩子六岁了,记事了。事实上六岁是能记事了!问孩子,你爸妈叫什么,你家有什么人,你家里在哪里,你爸你妈的电话号码。好些三四岁的孩子都能对答如流。
当然了,长时间不问,孩子会遗忘的。
但六岁了,应该会有印象吧。
若是他有印象,只要找他的消息传播的足够广,或许他能想起来呢?哪怕是有相似经历的孩子想起点什么,这也是值得的。
可怎么能叫这件事传播的广呢?大笔的钱财做广告,在新闻报纸上做噱头。
这个投入太大了,自己暂时没这么些资金。而且,想要它有持续的效力很难。
被人持续关注,极其广泛的关注,要么,就是有钱,特别有钱;要么,就是有名,特别有名。
名记者是名人吗?是!
要想成为名记者,那得先是记者。记者得能进新闻单位,得去考记者证。虽然而今的记者也允许社会人士报名去考,但是,在之前,它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在新闻单位工作。
而且,想做新闻,必须有面试。面试就有很大概率……嗯!毫无根基,又非相关院校和专业,想过这一关也并不容易。
所以,在此之前,就得一步一步的谋划。
在路边花了二十五买了一辆破自行车,直接回宿舍。
已经快六点了,宿舍的同学来齐了。一共住六个人,这会子正在分吃的呢。
都是些刚离开家的小姑娘,有什么不好相处的?她也把家里带的辣酱拿出来:“我家就是做这个生意的,尝尝。”
大家吃这个的饼子,抓那个的鸡腿,再添点辣酱,气氛就活跃起来了。
桐桐一边收拾床铺,一边听着她们说话。出去一块吃了顿饭,这就算是正式安顿下来了。
回来的路上,慢慢的在校园里的路上走着,看着来来往往年轻的脸庞。人家青春洋溢,这个原身现在却很难有这样的姿态。
一个人的心情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身体会反应在整个人的状态上。长期的压抑,叫这个孩子看上去没有精气神。只有身体调整好了,那种洋溢才能真的撒出来。
其实,洋溢出来的是青春,更是没心没肺才能活出的健康。
舍友们凑过去看沿途招新的社团,美术社,音乐社,她都只听听,没什么兴趣。
直到校园广播电台,招聘校园记者、编导、广播员,她才一副有了兴趣的样子:“学姐,我报名。”
“有兴趣是吧!来来来!填表。”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 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