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往猎价都是按重量,这个重量是以肉价来算,其他附加资源都白给贩子了。
  她若开风味酒楼,路途遥远在天气热时显然不太好做,但若处理成干货、皮毛制品,又不一样了。
  到时就算肉坏掉了,他们也亏得起。
  何况到时若真的因天热不宜,可以准备冰块箱子。
  这条路若走得通,也能给猎户们一点利益。
  而做干货、各地特产,皮毛是其一,不是唯一,对他们铺子只有利而无弊。
  所以撇开酒楼,她觉得最合适开的就是这样一家铺子,但具体还要进关看看铺面和关内环境才能确定。
  听她这么说,林平安也认可地点头,又看了堂屋门口一眼。
  云靖宁在外头提水,这会儿并不在屋里。
  “女婿手头有产业,开铺这种事儿,你还是多问他,听听他的经验,莫急着掏钱。”林平安提醒闺女。
  “女婿虽有家底,但他也不是天上掉的,你是他媳妇,要替他掌着这个家,莫以为有钱了就随便花用。”
  “知道了,爹你放心,有什么事明年进了关再说,眼下咱们只管过冬的事儿。”
  林燕娘笑了笑,不以为意地说着,却不多说别的了。
  她当然知道男人的钱不是天上掉的,但男人的出身不是大家能想像的,关内也是男人的地盘,开铺难度小了很多。
  这些,自然不能说,她答应了男人要替他保密的。
  以军功搏名、搏利,自然来得比别人快,但她不会认为这名利是天上掉的,因为男人是在战场上以命相搏。
  私心里,她根本不求他大富大贵,只要他平安。
  但她也知道她阻止不了他的职业,也不能阻止,因为他是在保家卫国,是在戌卫东黎北关安宁。
  如此,她就只能尽可能地不给他添麻烦了。
  当然这些想法她都搁在心里,并没有让他知道。
  等云靖宁往水缸里提满了水,他们正要回自家去歇中觉时,哥俩跑回来了。
  “姐!姐夫!”
  俩人喊着就跑进了院子,冲到面前。
  一个手中拿着一只小盒、一个手中拿着两只小布包。
  小盒中大红锦缎上躺着两块玉佩,一块是莹白梅花玉、一块是烟青祥云镂花纹。
  梅花玉是圆型,祥云是椭圆型。
  “姐,我和杰儿商量好了,把这两块玉佩给你和姐夫,我们觉得,这块梅花玉适合姐姐戴,这一块稍微大些,给姐夫。”
  林灿将盒子往林燕娘手中塞,笑着解释,这是哥俩回来路上商量好的。
  “这里边有四十颗珍珠,是给雪儿将来用的,我和大哥商量过,我们一人拿十颗珍珠,剩下二十颗将来给雪儿打首饰也够了。”
  林杰则是笑嘻嘻地将手中一只包袱拿出来,也往姐姐手上递。
  “哎呀,这儿还有两支红参,爷爷说,就算姐姐有,也还是要分的,不能你什么都没有,少分点儿就是了。”
  林杰又将另一只小包也塞到姐姐手中。
  “……”林燕娘无语又无奈地看着两个弟弟。
  他们跑这一趟,就是帮她拿东西回来了?
  “是他们的心意,就由着他们吧。”云靖宁走过来,笑道,“咱们家还有玉佩,挑两块合适的给他们留着,等他们娶媳妇还早着呢。”
  这两块玉佩哥俩现在收着也不合适,只不过是爷爷分的,收着就是了。
  等这两个小子长大成亲,得是好多年后了,那时他们还拿不出一块玉佩吗?什么金银珠宝没有?
  林燕娘一想也对,看了男人一眼,便笑着对两个弟弟点头。
  “东西我都帮你们收着,等将来再说,现在横竖都是搁着的。”
  “人参就都给娘吧,磨了粉拿小罐子装着,每天早上舀一小勺泡开水吃了。”林燕娘便将装人参的小包又塞回林杰手中。
  “好了,你们该干嘛干嘛去,我们回去睡觉了。”
  林燕娘说着就要走,突然想起来又把装珍珠的布包塞给林灿。
  “让雪儿数一数,数完了你们自己分了收好,让娘给你们做只小袋子装着。”
  珍珠她也有,小的们也是见过的,只不过怕小孩子拿了往嘴里塞,才没有分给他们。
  只不过这毕竟是爷爷分的东西,不管怎么收着,还是给他们先过一把瘾再说吧。
  哥俩答应了,就去厨房里找娘和小妹。
  林燕娘和云靖宁回到自家屋里,将盒子放下,又去找来自家的玉佩。
  她出嫁时,男人以各种理由弄来许多首饰,也有手镯、玉佩这些,以前她觉得就是个压箱底显富贵的东西,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现在她才知道以后一定用得上。
  因为他的身份,也明白他一直穿的是长袍,锦袍玉佩才显身份。
  昨天闹过别扭之后,今天她情绪已平静下来,也渐渐在消化他给出的信息。
  因为昨晚他说过:我这个男人,只有你才配得上!你也应该当人不让!你也不该是个畏怯怕事之人!
  为了他对自己的了解和情意,她决定争一把将来!
  将来的路,不能只有他一个人在努力!不能只有他一个人在为他们孤军奋战!
  第265章 闹着要嫁
  接下来几天,云靖宁不管外头的事,每天除了带小的们骑马,就是在家里陪媳妇儿。
  林燕娘其实也不要他陪着,她每天都有针线活儿忙着,只不过男人在家和不在家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在知道男人身份和他在外头忙着的事情后,她心里也没那么不安了,至少他不回家时,不会胡思乱想他在哪里?
  林灿和林杰虽然又有好一阵儿没有摸到过马了,但这时候再骑上马背,动作依然是那么熟练自然。
  虽然他们年纪小,但他们机灵,领悟力高,何况还是云靖宁亲自教的?
  只不过在村子里没有好的跑马场地才局限了他们的练习罢了。
  每天早起练完拳就骑马出村一路到官道附近的野林里跑一圈儿,回来再练拳、写字,下午练箭,傍晚割猪草。
  有时上午回来就再去砍两捆柴回来。
  这些事情,都是云靖宁带着两个小的去完成,林燕娘没有参与了。
  林燕娘原来的绣花手艺不行,但针线还是很利索。
  这些日子以来她不上山打猎,也没什么家里活儿做,每天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逢衣做鞋,绣花手艺大有长进。
  连林宋氏看了都夸,闺女终于女红也能过关了。
  转眼到了冬月初十。
  这两天的北风明显沉了些,但天仍算晴朗,村里人依然在忙碌着,只不过听见马蹄声都会笑着看过去。
  看到云三如今又回村呆着了,都说林燕娘嫁了个好男人。
  虽然云三不在家时,大家替林燕娘捏把汗,总忍不住猜测,这云三不会跑了吧?
  但每次看到云三回来,又忍不住羡慕林燕娘,有个这么好的夫婿。
  村里姑娘早就眼红了,只不过也知道,自己本来就与那个早早能撑起家计的悍女,是不同的。
  也只能在心里羡慕着了。
  冬月初十,林玉娇又回来了,还带来了媒婆和镇上那家人,前来林家提亲。
  因为林金花还是愿意,林姜氏这些日子看着二房的人骑马跑来跑去,一副逍遥的样子,也是刺激到了,就同意了。
  林富贵还是不同意,觉得年纪相差太大,人家还有了这么大的一儿一女,怕林金花进门不能好好与继子女相处。
  万一继子女不是好相与的,以林金花的德性,怕是很快就会闹起来,到最后也肯定会不得男家的欢喜。
  说到底,林富贵一个是嫌弃男家年纪大又有儿女,一个就是对林金花的品行和处世问题没有信心。
  但林玉娇说来说去只有这个家境最好,而且人家是长房嫡子,如今就是一家之主,便是将来分家也是分大头。
  林金花和林姜氏两天前去了趟镇上,说是赶集,其实是由林玉娇带着在周家老宅里,与那男子和老太太都见过一面。
  相谈甚欢,而且那男子同意将自己的儿女送进关内二弟家生活三年,在原来的聘礼上又加了五十两银子。
  这样优渥的条件,林金花当时虽是羞答答的,但等人走后就执意要嫁,回家来要死要活地闹着要嫁,说她喜欢。
  林富贵只好松了口,答应了这门亲事。
  今天便是男家来提亲的日子,提亲之后就是下聘定婚期。
  虽说这是流程,但日期早就在确定事成之时,已经商量好了,就在年关前,腊月初八。
  到底儿也就是一个月时间筹备。
  但男家有钱又住在镇上,什么都能现成买,女家这边也就是弹棉被、打家具、做嫁衣。
  以林金花这么多年练出来的针线女红手艺,这些都不是问题。
  何况她平日里就攒了一些针线物件在呢,只不过那时没人说亲,没个目标而已,一些常用绣活儿都是积累起来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