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秦的官员们还想从其中窥探一丝后世治国的隐秘,以便更好地调整新法,在国内试行,而大秦的黔首们想得则更加的简单。
  他们更爱天幕时不时科普的一些利民之举,或者是治病之法。
  唯一松口气的就是被天幕害苦了的那些还未举起反秦大旗就已胎死腹中的六国之人。
  总算要结束了,等下次天幕结束,这些后世小辈总该要消停了吧?
  在不少人的挽留之下,主播狠心敲出了最后一次直播的时间以及标题。
  【论王萍与吕媭之间不可言说的秘密,二人到底是情同手足还是另类冤家?】
  【四面楚歌,西楚霸王为何决然自刎乌江?】
  【重回咸阳,带您围观乾朝开国大帝的登基现场!精彩不容错过!】
  第110章 “您可会……不喜欢我?”
  天幕消散了, 众臣的心思却活络得不行。
  李斯别有深意地望向熙和公主,不,如今该称她为太子了,太子虽是刚授封, 但几乎无人可以撼动她的地位。
  趁众人还未看过来时, 嬴政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这次天幕出现的时间比以往要长一些。他对前面那些诸侯造反的过程有些兴趣, 这能让他看出现在大秦兵力防守等不足。
  本以为此次就能看到熙和将那个项羽一并拿下, 结果这后辈好不懂事, 居然放了熙和这么长的情爱之事。
  在公主的众多情情爱爱中寻找治国的关键词,可着实为难始皇帝。
  嬴政虽然对诸位公子公主们的婚事关注, 但更多是看对方的家世, 才华。而对大秦不忠, 品行不端之人,不在他考虑范畴之内。
  而张良……全然占了个足。
  念在天幕中的他对熙和复国与治国有大用,嬴政几番平复心绪,再望向熙和时,原则有些许松动。
  “若他愿归顺大秦, 朕可以考虑饶恕他的不敬。”
  虽然朕不喜欢这个心机深沉之人,但他的才华胆识过人,朕可以给他个机会。
  不过,此人若非心甘情愿臣服, 恐会徒生事端。
  末了, 嬴政不忘补充, “既然他对你有情,必要时候可加以利用, 允诺他一个王夫之位。”
  若是金钱和名利留不住人,那只有用真情来打动对方。帝王为了成就大业, 自身的情感也是容许利用的。他后宫的各位夫人也来自于多方势力,此为朝堂的平衡之道。
  等待嬴政发难的熙和:“……?”
  话题跳跃得这么快,父皇怎么突然明说要她利用情感去骗敌国谋士了?
  她没有料到在短短几息之内,嬴政已经心思百转千回,实现了自我说服。
  始皇帝陛下想一出是一出,熙和不好当着众人拂他面子。
  “张良行踪未定,儿臣以为,还是等官兵们搜寻到他的下落,再行商议。”
  嬴政自觉她听进去了自己的提点,便过问起另一件事,“你方才与那后世小辈沟通了何事?”
  他见到熙和指尖在空中点点画画。
  “一些利于大秦民生的技术与配方,过些时日我会整理一份送给父皇过目。”熙和回应。
  电子版本还得她翻译成小篆,再送去抄录,耗费的时间自然是更多的。
  他们并不知道下次天幕讲完故事后,是否还会降临。趁小辈还在,询问她要一些现成的技术,总比自己摸石头过河要来得快。
  嬴政不免欣慰。
  “善。”
  此次宴席,众臣皆是得到了满足,无论是在口腹之欲,还是精神层面。
  念在太子初立,陛下虽对天幕中的部分内容有所不满,但是并未苛责众臣。
  不少在天幕中出现过反贼的郡守们提心吊胆了好一会儿,发现陛下并未追究责任,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陛下最后下令让他们几日后交上一份述职报告以及天幕的观感,比起追究责任,这都是小事一桩。
  宴席结束,熙和再与阴嫚和其他公子公主告别,便出宫回府。
  虽然父皇也给她安排了东宫,但是她还养了一群门客和各种帮忙做工的黔首,府内人员混杂,实在不宜全部挪入咸阳宫内,故而保留了宫外的府邸。
  然而,她刚回府,就遇到了守在门后的韩信。
  少年一身戎装,安静地蹲坐在不远处的树下,听到开门声,瞬间起身凑了上来,眼神透露着几分委屈之色。
  “公主……”
  只是喊一声称呼而已,什么都未问询,但是熙和已经感到有几分头疼。
  她觉得这世界上最难哄的两类群体莫过于老人和孩子。前者日益苍老,精力不足,需要耐心陪伴,另一者心智未开,行为不可预测,需要更多谅解。
  熙和稍敛神色,主动问他:“今日演兵如何,可有不适之处?”
  韩信摇了摇头,“多谢公主关心,不累。演兵布阵本就是我的职责,其他几位将军也对我诸多照拂……只是遗憾,未亲眼见到公主受封太子之位。”
  熙和笑着道,“以后还有机会。”
  受封太子而已,她还有一次登基呢。
  其实父皇本特意准许韩信也前往观礼,只不过在她继任太子之位的日期拟定前,武将们针对出征百越,也预排了演练时间。
  其他的将士们这日都在参训,韩信犹豫良久,认为自己不该在其他将士们面前开特例,向她请罪回绝了。熙和知道他是想在军中立威,所以很通情理地同意了。
  韩信其实不知道自己为何堵在门后。
  他虽对天幕中张良欺瞒的方式感到不满,但是他更知道,在乱世之中,谋士与武将皆有价值,而公主选择收下他,似乎也未有不妥之处。
  想到这里,少年的眼神就更委屈了。当然,他待在此处,并非想要质问公主,而是在担忧另一件事。
  “公主,若信未能成长为天幕中那般模样,您可会……不喜欢我?”
  话音越来越小,但韩信还是迫切地想从她口中得到答案。
  少年的眼眸单纯,心思懵懂。从初知自兵仙名号的欣喜,到如今也有些怀疑,若没有了诸侯,自己能不能像天幕那般成就功业,受到公主青睐。
  近段时日,他刻苦研习兵法,再行操练武艺。因为在天幕中的信息中,他发现自己未来的体格并不如成名的猛将那般健硕。
  若不论兵法布阵,仅靠单打独斗,他和那个大块头樊哙只打了个平手。若是对上那个力拔山兮的项羽……
  “你怎会如此去想?”
  熙和叹息一声,认真开导他,“你就是你,无需刻意成长为其他人眼中的模样。若喜欢兵法就去研习,我府内有藏书千卷,你可随意借阅。想练武艺,我也可以出面为你请到有名的武将,拜其为师,学一技之长。”
  “韩信,只要你对大秦忠诚,我会是你坚实的后盾。乱世需要兵仙平定天下,而治世,也需要将军守卫万里疆土。”
  韩信的心怦怦直跳。
  ……无论如何,公主都是能接受他的?
  “韩信,兵仙之名是你的荣耀,不要让你未来的成就困住了现在的自己。努力向前,你的潜力不止如此。”熙和耐心劝说。
  “嗯,多谢公主提点。”韩信心中的郁结立消,显然又恢复了活力。
  熙和笑了笑,刚想另起话题,突然,一阵咕噜声响起。
  韩信尴尬地捂起了肚子。
  晨练消耗过大,而他午间还未用食。
  熙和唇角微勾,“我让侍从给你布膳。”
  —
  东郡,某处偏僻的小山村中,从村民告官之后,村子里来了不少大人物。
  “那棺材就是在这条河中发现的?”
  “是,我家小儿意外溺水才瞧见的,咱们也不敢耽搁,立即就报官了。”
  官兵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除了之前上报的尸骨和佩剑,可有其它所获?”
  “没有。”害怕被官兵怀疑,阿树的父亲赶忙补充道,“这位大人,那时候全村人都在,我们合力将棺材搬上来的,并未藏私。”
  官兵出声安抚,“只是再确认一遍,莫要慌张,等我们依律审查完此案,会给你家赏赐。”
  阿树的父亲总算松了口气。
  不远处,县令等候着官兵来回话。等他听完回禀后,不由得皱眉。
  “此人的身份怕是不简单啊。”
  官兵不解,“可是此地并未听过有名有姓的,家世显贵的杜家?近期也未见哪家贵人报官寻人……”
  县令别有深意,“此地未有,那别地呢?”
  官兵:“您是指……”
  “这棺材估计是在上游被冲下来的,入了我这东郡小县,在水里浸得久,木材烂了,佩剑这才掉了出来。”
  县令对此人身份有几分猜测,若是属实,那便不是他能够审查的,“那位从都城来的陈典客近日来了此郡,将此事呈报于他决断吧。”
  不久后,陈平收到了当地县令的修书,亲自来了一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