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良试图破局,但发现他如果不从韩王成这边脱身,根本无可奈何。但若要他放弃,张良不允许自己遭受挫折,便要背信弃义,只得咬牙硬撑。他只能寄希望其它义军的部队早日攻破咸阳,或许能得到转机。】
  主播继续接话。
  【张良这一等,便是一年。这一年间,义军内部发生了诸多变动。项梁被章邯所杀,章邯断定楚军失去大将项梁便大势已去,不成气候。而赵军的势力已经逼近函谷关,成为秦军的心腹大患,所以他没有犹豫多久,便放弃去攻打那个被项梁扶持的傀儡楚怀王,接着带兵围剿赵军。】
  【我在太空开机甲:章邯将军您糊涂啊!为何就不能乘胜追击,一劳永逸呢!那赵军不成气候,项羽,楚怀王等人才是您真正的心腹大患啊!】
  【草莓甜心卷:不开上帝视角,只就事论事,章邯当时的决策没有一点错。如果他要去逮楚怀王,路程远得很,而且很费力气,但是要打赵军那可快得多了,还能解咸阳的燃眉之急。谁知道最后会出了项羽这个bug人物呢!】
  主播让大家讨论了一会儿,才继续说话。
  【并未被章邯设定成目标的楚怀王暂时松了口气,但他也怕秦军改变主意,去而复返,连忙收拾包袱,带着人马逃到了彭城。在范增等人的建议下,收整军心 。
  楚怀王此前的名声和威望的确比不过项梁,但并不是没有脑子,相反,他很是聪颖。项梁身死后,他也不甘心做个傀儡了。身为楚王,他想真正成为楚军之中的首领,掌握绝对的话事权。
  项梁死后,他的侄子项羽悲痛欲绝,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力,但也变得十分地不可控,且难以琢磨。楚怀王最怕这种讲不通道理的人。
  所以,在收到赵军的求援,前往巨鹿援过程中,他改派宋义为楚军主将,项羽为次将。他知晓项羽的能耐,害怕项羽在此战中大出风头,威望胜过自己,成为第二个项梁。
  赵军是必须援助的,若是赵军势力再被秦军歼灭,那么反秦势力的气势必衰,他们可能便无法围攻咸阳了。
  有谋士提议采用围魏救赵之法。既然章邯等人的大军都在巨鹿,那么咸阳的防守必然空虚。若此时派一支军队突击咸阳,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楚怀王思量一下,发现这还真是个妙计!
  秦军若回防,赵军被围困之危局可解。
  秦军若不回防,那么义军便可直捣咸阳,俘虏他们的皇帝!抓到了秦二世,章邯即便领军再勇猛,也只能乖乖投降!
  不过,这只突袭咸阳的军队首领不大好选。若是有野心者先入咸阳,恐怕会获得很高的威望。
  聪明的楚怀王在各个义军领队中搜寻人物,最终选定了刘邦。
  在他看来,刘邦领兵并不算太厉害,但又有点能力。在一起攻秦的期间,这人又不喜欢争权夺势,每当攻破一个城池时,却会出面安抚百姓,施展仁爱。
  这样的人,即便占领咸阳后,应该还愿意听自己的话,不会去揽功。
  当然,为了让刘邦真正臣服自己,乖乖做事,他还是愿意给刘邦一点甜枣的。
  楚怀王召见了刘邦,跟他诉说了此事,并且与他承诺,会和各路诸侯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刘邦这脑子转得活。
  先入关中者为王,怀王却让他先领兵攻打咸阳,早了各路诸侯一步,这岂不是事成之后,自己必定能被封为关中王了?!
  刘邦对楚怀王千恩万谢,表达了忠诚,当即接下了这个肥差。
  对于楚怀王的安排,项羽是极为气愤的!这楚怀王不愿让他领兵攻打咸阳也就罢了,派他去做援助赵军的苦差,还不愿封他为主将!
  这般可恶,分明就是瞧不起他!
  可是,楚怀王万万没想到,哪怕他如此打压项羽,并且派范增随军劝谏项羽不可莽撞行事,项羽却还是莽了。
  但是,这种莽是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羽带着兵在巨鹿之战中大出风头,以五万兵力将王离,章邯的四十万大军打得节节败退,尽显霸王威名!
  当然,巨鹿战场如何的凶险精彩,刘邦是没能参与的。此时的他正率领军队在前往咸阳的路途中。
  这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被秦军打散的军队,比如陈胜,项梁的军队残部。在萧何的建议下,他将这些残部收编,壮大自己的势力。就是俗称的捡漏,刘邦这捡着捡着,突然就巧遇了韩王成的部队,与张良再次重逢。】
  第80章 “城池易守,人心难防。”
  “好久不见, 子房。”
  故友重逢,在乱世之中当真是一件幸事了。刘邦看到张良身体无恙,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当初张良要走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一辈子都遇不到他的打算了。
  “昔日一别, 缘以为再难相见。如今见沛公, 威武之气更胜往昔, 听闻您的军队已经攻下了颖川, 良为此感到钦佩。”张良回应道。
  “故友之间, 何须如此客套吹捧。子房,久别重逢, 今夜入我帐内, 随我等把酒言欢, 喝个尽兴,如何?”刘邦向张良发出了邀请。
  这……
  张良目光瞥向了韩王成。
  他如今已为韩国的司徒,再与其它义军的首领如此亲近,只怕是容易惹韩王误会。
  韩王成并不介意,反而对他微微一笑:“沛公既为子房旧友, 又热情相邀。子房今日无要事,倒是可与沛公聚上一聚。”
  见韩王成并不介意,张良便同意了。
  入帐之后,刘邦与他谈论了很多。比如在他走了之后, 义军内部的势力变动, 自己又招了多少人, 感慨了一下粮草难弄的问题,还有楚怀王和项羽等人的事。
  张良默默地听着, 偶尔接话,言语间偶有透露自己与韩王成受秦军时常打压的尴尬境地, 希望沛公出手援助。
  刘邦本就是要攻入函谷关灭秦的,自然不能让前进的道路有太多秦军,否则容易受到前后包夹。帮张良清剿一些在韩国旧地秦军和他所做的事情没有冲突,便当即应下。
  他们彻夜长谈。
  萧何也与张良聊了许多,不过他越聊,心里的一个念头更甚。次日,他就悄悄地跟刘邦说,“沛公,子房如此大才,跟了韩王成,怕是委屈了。”
  刘邦也感慨,“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子房为韩人,他辅佐韩王成,天经地义。”
  当初劝不了,如今自然也是劝不了的。
  “谁让你感慨了,我的意思是子房如此大才,若是他来辅佐你,我们必能早日攻破函谷关。”萧何把话敞明了说。
  刘邦想了一下那个画面,是挺美的,不过他有点琢磨不透:“萧何,子房他可是韩人,如何会辅佐我?以他的性子,哪怕乃公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怕也不会改变念头。”
  刘邦对张良的性格还是看得很准的。
  萧何白了他一眼,“谁叫你强求了,对待子房这样的人物,当然是要智取。你可想清楚了,若是不能把人要过来,日后诸侯瓜分地盘,子房可就要成我们的敌人了。”
  他如此迫切地想要争取张良,其实也是为了日后打算。
  秦的溃败已成定数,灭秦之后,他们就要为争夺天下而想法子了。萧何虽然自诩自己聪明,但要轮大局观,还是人外有人。
  张良出身贵族,与他这等无名小卒相比,无论是思维,还是战略目光上,都要胜过自己。这样的人才若是加入他们的队伍,必然如虎添翼,日后要争夺天下,他们也能多几分话语权。
  刘邦看着萧何笑眯眯的模样,知晓他怕是想到了好点子,“行了,你既然有主意就说吧,别和乃公卖关子了。”
  萧何望了望四周,凑在刘邦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刘邦听了之后,眼睛是越来越亮。
  【我在太空开机甲:哟呵,韩王成快过来看看,老流氓想要挖你墙角了!】
  【咸鱼突刺:这也侧面说明我们家小良子厉害,谁见了都想要。小良子经常说乱世之中明主难觅,但是,厉害的谋士也是难求的。这也不怪萧何和刘邦想方设法要打他的主意。】
  刘邦听了萧何的计策,便跑去与韩王城商议,说道:“韩国虽然已经复国,但若秦不灭,您的韩国随时会面临秦军的威胁,所以我斗胆请求您的援助。”
  韩王成不解:“沛公可是要我援兵?我自知势单力薄,无意做那关中王,只想守住韩国故土,实在无力派遣军队……”
  刘邦摇了摇头:“不需要您出兵,我只求一人。”
  他边说着,视线看向张良,“您只需要派张司徒随我一同入关即可。”
  张良不料刘邦居然会这么说,微微感到诧异。
  萧何趁热打铁:“韩王您有所不知,我军中猛将甚多,却唯独没有几位能出谋划策的谋士,靠我一人……实在有些捉襟见肘。若是能得张司徒相助,那么我们攻秦之举必然事半功倍。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保护好张司徒,事成之后,派军护送他回到韩地,完好无损地归还给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