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林竹头一回见银票,不认识,好奇道:“这是多少啊?”
“一千两。”
林竹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这么多!”
江清淮失笑,“比起上回,算少的。”
林竹哦了一声,“那这回咱们还分出去吗?”
“不分了,皇上这回赏的隐秘,数量也不多,咱们自个儿留着就是。”
林竹把那张一千两面额的银票接过去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高兴道:“好多钱呀。”
上回那么多金子反倒把他吓了一跳,还是这回踏实。
第二天江清淮和林竹就去镇上最大的钱庄把这张银票存了进去,金额还是太大了,放在铺子里总归不太放心。
回来的路上瞧见有摊贩卖红苕,林竹顺手买了些,昨天从家里带了好些板栗来,正好可以拿来做个板栗红苕甜汤。
因为天气冷,林竹没把江小夏带出来,托给了翠娘带着,林竹怕他闹人家,一路上都走得很快。
“阿淮,你先回去吧,红苕就放到厨房里头,我先去……”
后头的话还没说完就瞧见了铺子门口的江正青。
江清淮顿了一下,“竹子,你先去吧。”
“好。”
等林竹离开后,江清淮才继续朝前走去。
江正青一见他来,便扯了扯嘴角,估摸着他想笑一下,但瞧着却很古怪,似乎不太情愿。
“清淮,许久没见了。”
江清淮摸出钥匙打开了铺子门,淡淡问:“何事?”
江正青跟在他身后进了铺子,回身想把门关上,被江清淮看了一眼又顿住,“我有正事要同你说,先把门关了吧。”
江清淮收回视线,“我开的是铺子,要开门迎客的。”
江正青只好讪讪地收回了手。
他也不客气,自己去那边找椅子坐了,只是等了许久都不见有人给他端茶来,有些不高兴,“弟妹不在家?”
江清淮看都不看他,“你到底有何事?”
江正青面色尴尬地站起身,在铺子里来回踱了两圈,试探道:“我听说你那个老师这几日来了镇上?”
江清淮眼含讽意,“怎么,你也想学医?”
江正青面色更尴尬了,“自然不是,我只是想问问……你也晓得,我读的书多,正好这两年又不能再考,我总该寻个事儿做做吧,你说是不?”
第120章
江正青自认为自己已经很拉得下脸了, 也习惯了自小到大身边人啥都为他着想,结果江清淮听完丝毫不为所动,别说主动把话接下去了,连一个眼神都没给他。
“江清淮, 你倒是说句话啊。”
江清淮睨了他一眼, 不冷不热道:“我等你说呢。”
江正青:“……”
想想这个堂弟的性子, 他也没办法,只能咬着牙道:“你就替我打听打听,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差事叫我做,去京城也行。你那个老师不是宫里的太医吗?平日里应该能见到圣上吧, 我听说上书房选人并不拘出身和功名, 只看有无真才实学, 说不定是条路子。”
江清淮眼里闪过一丝冷笑。
他果然没猜错, 这个堂兄还是一贯的好高骛远且毫无自知之明。
“伴君如伴虎,没听过吗?”
江正青神色缓和了些, “我自然知道,但男儿志在四方,建功立业,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说到这里, 他露出一个不屑的表情来,“要我说你就过于胆小了, 上回你去京城受赏,面见圣上, 这么绝佳的机会你居然不牢牢抓紧, 又回来守着这么一个小小的医馆,换做我是你,早就进了上书房了。”
江清淮冷笑一声, “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伴君如伴虎,像你这样的半桶水,这样毫无自知之明的性子,别说上书房了,能不能活着出宫都是个问题。”
江正青傻眼了,他从来没听过这么难听的话。
“江清淮,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江正青气的浑身发抖,恨不得暴揍江清淮一顿。
但事实是,他刚抬起手臂就被江清淮一把攥住,而且因为身高的差距,他只能抬头看着江清淮,气势上就被压了一大截。
“趁我还能好好说话,出去。”
林竹还在翠娘家,江清淮不想和江正青多废话。
“你!”
江正青愤怒道:“我是江家的长孙,是你兄长,羞辱我到底对你有何好处?”
“你是你,我是我,我江家的长孙是小夏。”
林竹在翠娘家多待了一会儿,最后江小夏实在闹腾的不行了,他才带着他回来。
本以为江正青还在,结果铺子里只有江清淮一个人。
“阿淮,堂兄走了吗?”
“走了。”
江清淮笑着把哼哼唧唧的江小夏接过去,熟练地托抱着他,一手在他小肚子上轻轻抚了几下。
江小夏马上就乖多了。
“堂兄来做什么?”
“叫我给他牵线呢。”
林竹一下子明白了,“老师?”
“嗯。”
林竹有点无语,“他怎么这样。”
江清淮笑嘻嘻道:“我把他骂了一顿赶走了。”
“就该这样,”林竹小声道:“平时他们对爹娘那么坏,还想让你给他牵线,也太不要脸了。”
正好有人进来,林竹便止了口,抱着江小夏走了。
*
来人是个中年男子,瞧上去约莫比江长顺还要大一些。
江清淮脸上带了一点笑,“可是要诊脉?”
男子仔细打量了他一圈,眼神中似乎带着怀疑,“你便是江清淮?以一己之力救了一镇百姓的那个江神医?”
江清淮笑了一声,“我的确是江清淮,但一己之力救了一镇百姓的说法不对,我只是个大夫,没这么大的能力。”
男子也笑了,“你比我想象的谦逊得多。”
江清淮表情严肃了些,“敢问尊驾来意?”
“是家父,家父三月前得了腹泻病,请了名医来瞧也未见成效,后来多方打听才来到这里,只不过方才进来瞧见你这么年轻,让我吃了一惊,还请别见怪。”
“敢问令尊现在何处,瞧病得先诊脉才行。”
“这是自然,我这就回去客栈请家父。”
男子说完就走了。
江清淮虽然觉得有一丝古怪,但也没多想,反正什么样的病人都是一样的治。
林竹探头进来,“阿淮,我做甜汤给你喝?”
江清淮笑着点头,“好,小夏先给我。”
“好。”
江清淮把江小夏放在他的小床上,自己在旁边翻医书,找到腹泻相关的案例重看一遍。
他不爱照本宣科,但他毕竟年轻,经验还是不足,所以看医书是免不了的。
一刻钟后,林竹端着两碗甜汤过来,夫夫两个便对坐着一块儿喝汤。
“我放了十几颗枣进去,想着甜度应该够了就没搁糖,你尝尝。”
碗里红苕切成了齐整漂亮的小块状,配上金黄圆润的板栗,还有红色的大枣,这么热气腾腾的一碗甜汤,在这种冷天里喝着实在是一种享受。
江清淮低头喝了一口汤,点头道:“正好。”
林竹笑了一下,自己也端起碗喝了一口。
旁边的江小夏闻见香味,左右摆着小脑袋急切地找人,偏偏他又翻不了身,只能干着急。
林竹把他的小床拖过来,给他看了眼自己的碗,一本正经道:“这个叫甜汤,等你大一点再给你喝。”
江清淮笑得不行,把林竹拉回来,“别管他,赶快喝,一会儿凉了。”
林竹点点头,见江清淮一碗已经喝完了便道:“锅里还有呢。”
“好。”
两人正说笑着,方才那个中年男子回来了,还搀扶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
后头还跟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
江清淮立刻把碗里剩余的汤一口喝了,林竹也赶紧收拾了东西去了后头。
“江大夫,这便是家父。”
江清淮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自己先在案桌后头坐了。
老者眼里带着和方才中年男子一般的打量,仔细看的话还有一丝不屑,不过江清淮没太在意。
“请。”
老者不情不愿地伸出手臂。
江清淮开始号脉,等两只手都号过,又让老者伸出舌头来仔细瞧过,一边瞧一边问一些问题。
都是寻常的问诊过程,老者并没抗拒,全都答了。
中年男子急切道:“江大夫,如何?”
江清淮笑了一下,“不是什么大问题,好治。”
这是他的习惯,一般病人来求诊都很急切,这对治病并无益处,所以为了安抚病人,他一般都会先说这上这么一句。
中年男子看了一眼老者。
老者扯了下嘴角,“好治?你年纪轻轻的口气倒是不小。”
江清淮微一抬眉,“挑衅大夫是您家共有的习惯么?”
“一千两。”
林竹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这么多!”
江清淮失笑,“比起上回,算少的。”
林竹哦了一声,“那这回咱们还分出去吗?”
“不分了,皇上这回赏的隐秘,数量也不多,咱们自个儿留着就是。”
林竹把那张一千两面额的银票接过去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高兴道:“好多钱呀。”
上回那么多金子反倒把他吓了一跳,还是这回踏实。
第二天江清淮和林竹就去镇上最大的钱庄把这张银票存了进去,金额还是太大了,放在铺子里总归不太放心。
回来的路上瞧见有摊贩卖红苕,林竹顺手买了些,昨天从家里带了好些板栗来,正好可以拿来做个板栗红苕甜汤。
因为天气冷,林竹没把江小夏带出来,托给了翠娘带着,林竹怕他闹人家,一路上都走得很快。
“阿淮,你先回去吧,红苕就放到厨房里头,我先去……”
后头的话还没说完就瞧见了铺子门口的江正青。
江清淮顿了一下,“竹子,你先去吧。”
“好。”
等林竹离开后,江清淮才继续朝前走去。
江正青一见他来,便扯了扯嘴角,估摸着他想笑一下,但瞧着却很古怪,似乎不太情愿。
“清淮,许久没见了。”
江清淮摸出钥匙打开了铺子门,淡淡问:“何事?”
江正青跟在他身后进了铺子,回身想把门关上,被江清淮看了一眼又顿住,“我有正事要同你说,先把门关了吧。”
江清淮收回视线,“我开的是铺子,要开门迎客的。”
江正青只好讪讪地收回了手。
他也不客气,自己去那边找椅子坐了,只是等了许久都不见有人给他端茶来,有些不高兴,“弟妹不在家?”
江清淮看都不看他,“你到底有何事?”
江正青面色尴尬地站起身,在铺子里来回踱了两圈,试探道:“我听说你那个老师这几日来了镇上?”
江清淮眼含讽意,“怎么,你也想学医?”
江正青面色更尴尬了,“自然不是,我只是想问问……你也晓得,我读的书多,正好这两年又不能再考,我总该寻个事儿做做吧,你说是不?”
第120章
江正青自认为自己已经很拉得下脸了, 也习惯了自小到大身边人啥都为他着想,结果江清淮听完丝毫不为所动,别说主动把话接下去了,连一个眼神都没给他。
“江清淮, 你倒是说句话啊。”
江清淮睨了他一眼, 不冷不热道:“我等你说呢。”
江正青:“……”
想想这个堂弟的性子, 他也没办法,只能咬着牙道:“你就替我打听打听,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差事叫我做,去京城也行。你那个老师不是宫里的太医吗?平日里应该能见到圣上吧, 我听说上书房选人并不拘出身和功名, 只看有无真才实学, 说不定是条路子。”
江清淮眼里闪过一丝冷笑。
他果然没猜错, 这个堂兄还是一贯的好高骛远且毫无自知之明。
“伴君如伴虎,没听过吗?”
江正青神色缓和了些, “我自然知道,但男儿志在四方,建功立业,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说到这里, 他露出一个不屑的表情来,“要我说你就过于胆小了, 上回你去京城受赏,面见圣上, 这么绝佳的机会你居然不牢牢抓紧, 又回来守着这么一个小小的医馆,换做我是你,早就进了上书房了。”
江清淮冷笑一声, “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伴君如伴虎,像你这样的半桶水,这样毫无自知之明的性子,别说上书房了,能不能活着出宫都是个问题。”
江正青傻眼了,他从来没听过这么难听的话。
“江清淮,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江正青气的浑身发抖,恨不得暴揍江清淮一顿。
但事实是,他刚抬起手臂就被江清淮一把攥住,而且因为身高的差距,他只能抬头看着江清淮,气势上就被压了一大截。
“趁我还能好好说话,出去。”
林竹还在翠娘家,江清淮不想和江正青多废话。
“你!”
江正青愤怒道:“我是江家的长孙,是你兄长,羞辱我到底对你有何好处?”
“你是你,我是我,我江家的长孙是小夏。”
林竹在翠娘家多待了一会儿,最后江小夏实在闹腾的不行了,他才带着他回来。
本以为江正青还在,结果铺子里只有江清淮一个人。
“阿淮,堂兄走了吗?”
“走了。”
江清淮笑着把哼哼唧唧的江小夏接过去,熟练地托抱着他,一手在他小肚子上轻轻抚了几下。
江小夏马上就乖多了。
“堂兄来做什么?”
“叫我给他牵线呢。”
林竹一下子明白了,“老师?”
“嗯。”
林竹有点无语,“他怎么这样。”
江清淮笑嘻嘻道:“我把他骂了一顿赶走了。”
“就该这样,”林竹小声道:“平时他们对爹娘那么坏,还想让你给他牵线,也太不要脸了。”
正好有人进来,林竹便止了口,抱着江小夏走了。
*
来人是个中年男子,瞧上去约莫比江长顺还要大一些。
江清淮脸上带了一点笑,“可是要诊脉?”
男子仔细打量了他一圈,眼神中似乎带着怀疑,“你便是江清淮?以一己之力救了一镇百姓的那个江神医?”
江清淮笑了一声,“我的确是江清淮,但一己之力救了一镇百姓的说法不对,我只是个大夫,没这么大的能力。”
男子也笑了,“你比我想象的谦逊得多。”
江清淮表情严肃了些,“敢问尊驾来意?”
“是家父,家父三月前得了腹泻病,请了名医来瞧也未见成效,后来多方打听才来到这里,只不过方才进来瞧见你这么年轻,让我吃了一惊,还请别见怪。”
“敢问令尊现在何处,瞧病得先诊脉才行。”
“这是自然,我这就回去客栈请家父。”
男子说完就走了。
江清淮虽然觉得有一丝古怪,但也没多想,反正什么样的病人都是一样的治。
林竹探头进来,“阿淮,我做甜汤给你喝?”
江清淮笑着点头,“好,小夏先给我。”
“好。”
江清淮把江小夏放在他的小床上,自己在旁边翻医书,找到腹泻相关的案例重看一遍。
他不爱照本宣科,但他毕竟年轻,经验还是不足,所以看医书是免不了的。
一刻钟后,林竹端着两碗甜汤过来,夫夫两个便对坐着一块儿喝汤。
“我放了十几颗枣进去,想着甜度应该够了就没搁糖,你尝尝。”
碗里红苕切成了齐整漂亮的小块状,配上金黄圆润的板栗,还有红色的大枣,这么热气腾腾的一碗甜汤,在这种冷天里喝着实在是一种享受。
江清淮低头喝了一口汤,点头道:“正好。”
林竹笑了一下,自己也端起碗喝了一口。
旁边的江小夏闻见香味,左右摆着小脑袋急切地找人,偏偏他又翻不了身,只能干着急。
林竹把他的小床拖过来,给他看了眼自己的碗,一本正经道:“这个叫甜汤,等你大一点再给你喝。”
江清淮笑得不行,把林竹拉回来,“别管他,赶快喝,一会儿凉了。”
林竹点点头,见江清淮一碗已经喝完了便道:“锅里还有呢。”
“好。”
两人正说笑着,方才那个中年男子回来了,还搀扶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
后头还跟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
江清淮立刻把碗里剩余的汤一口喝了,林竹也赶紧收拾了东西去了后头。
“江大夫,这便是家父。”
江清淮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自己先在案桌后头坐了。
老者眼里带着和方才中年男子一般的打量,仔细看的话还有一丝不屑,不过江清淮没太在意。
“请。”
老者不情不愿地伸出手臂。
江清淮开始号脉,等两只手都号过,又让老者伸出舌头来仔细瞧过,一边瞧一边问一些问题。
都是寻常的问诊过程,老者并没抗拒,全都答了。
中年男子急切道:“江大夫,如何?”
江清淮笑了一下,“不是什么大问题,好治。”
这是他的习惯,一般病人来求诊都很急切,这对治病并无益处,所以为了安抚病人,他一般都会先说这上这么一句。
中年男子看了一眼老者。
老者扯了下嘴角,“好治?你年纪轻轻的口气倒是不小。”
江清淮微一抬眉,“挑衅大夫是您家共有的习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