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可惜我父不在家中,令二位将军白跑一趟。特此献上些许薄礼并千两白银,以做军资,万望收下。”
  “哎呦!”洛九不由笑道:“误会了,我们不是来打秋风的,也不是来找你父亲的。”
  蔡文姬一愣,“那是为何?”
  洛九道:“我们是来找你的。”
  “找我?”
  “是啊,你想参加长安军吗?”
  *
  洛九被蔡文姬请入内堂说话,冯琦靠在椅子上,喝着茶吃着点心,硬坐了一会儿,实在坐不住了,悄悄的到屋外偷听。
  只听蔡文姬道:“听闻长安军战场招降,不降则斩。”
  洛九道:“确有此事,不过今日不是,跟不跟我走,由你自己来决定,绝不勉强。”
  蔡文姬秀眉微蹙,“将军可知我父亲现在何处?”
  洛九答:“我知道,你父亲现在跟着董卓。原本在洛阳,刚被我们十九路诸侯打到迁都西逃,现在应该跑到长安去了。”
  “知道你还……”蔡文姬颇为不解,“将军既知道,就该想到。如果我加入你们,我父亲会受我的连累,董卓怎会放过他?”
  洛九叹了口气,其实掐指一算,这会儿王允正在让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董卓马上死了。董卓死了,蔡邕也要被斩了,而且他就是因为“哭董卓”而死的。
  王允是汉臣,董卓是国贼,王允恨董卓恨得不知道怎么恨了。
  吕布把董卓杀了之后,王允让人把董卓尸体扔到大街上,同时还派人看着。
  路过的百姓,就拿着董卓的头丢来丢去的,踩到他的尸体上发泄。
  结果某天看守尸体的人忽然来报王允,说有一人扶着董卓的尸体大哭。
  王允当即怒了,说:“董卓伏诛,士民无不庆贺。此何人,独敢哭耶?”
  是哪个人?独独敢为他哭?
  士兵说是蔡邕,当即就把蔡邕抓了。
  王允问他,“董卓是逆贼,他死了是国之大幸。你是汉臣,你为反贼哭?”
  蔡邕说:“我虽然不才,也知晓大义,怎么会背离国家向着董卓呢?我只是因为感念一时的知遇之恩,不自觉的哭了。我知道我犯了大罪,希望您能见谅。如果在我脸上刺字或者砍掉我的脚,能够赎罪,让我把汉史写完,是我之幸。”
  当时大家都在求情,认为蔡邕是个大才,留他一条命吧,但王允还是把蔡邕杀了。
  其实蔡邕这个人很像一个不懂社会规则的学生,某些方面他很强,文学家书法家,但在政治上迟钝的像个小孩子,他的政治嗅觉太迟钝了。
  他敢于和主流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做出不一样的行为,说明他是个有自我的人。但在某些时刻,现实环境并不允许自我的存在。否则,便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他哭董卓,没有助董卓,也没说董卓不该死,但他触犯了王允的逆鳞,还是走向了死路。
  一个人做错了事,并不意味着他就该死。掉几滴眼泪而已,就要被杀头吗?
  洛九想到这些,深以为蔡邕可以活着,可以和蔡文姬一起,搞些学术研究,那比砍他的脑袋有价值多了。
  洛九对蔡文姬道:“你父亲其实并不适合做官,尤其是在董卓身边做官。董卓王允之流本质一样,都是杀人不眨眼,而我至少讲理。你可以写信给他,让他回来。在家休养也好,到我军中效力也好,我必会善待你们。”
  蔡文姬沉默片刻,“你似乎很有把握,仿佛我一定会跟你走。”
  洛九淡然一笑,“你至少是想的,不然担心你父亲做什么?直接拒绝我就是了。”
  蔡文姬低头沉默,洛九忽道:“你在顾虑什么?”
  第430章 我白哭了
  蔡文姬坦然回答:“我会作诗写文章,也懂音律、书法。但我并不会行军打仗,也不懂军事。身为女子,在军营之中,不知会遭受多少非议,我的确有所顾虑。”
  洛九温声道:“我知道你所说的非议是什么,在这个女人相夫教子才是好女人,有野心就是不安分的时代,竖起一支义旗打天下的女人,会显得有些奇怪。你是堂堂蔡中郎的千金,追随这样的女人,也需要偌大的勇气。
  一些莫须有的猜测和污蔑,也许会长时间伴随着我们,这是我们选择和别人不一样人生的代价。
  但我想告诉你,我绝不会被这些污糟的言语绊住脚。和战场上的厮杀声相比,这些背后的窃窃私语声比不上苍蝇和蚊子的叫唤。
  你为什么要在意蚊虫扇动翅膀的声音?
  就因为那些声音,你就要把自己困在这小小的内宅里,不敢走出去吗?
  外面的世界精彩极了,如果某个男人和你一样有满腹的才华,他早就投奔明主,规划青云之路了。
  我不要求你会行军打仗,你会写文章,你的笔就是你的刀,旁人的刀只能砍掉别人的脑袋,但你的刀可以捅到别人的心坎上。
  我现在不能保证具体让你做什么,但你在我这里,就没什么是不让你做的。
  你没有限制,只有自由。
  我只告诉你八个字——”
  洛九指着窗口外的蓝天,字字坚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
  洛九从房内出来的时候,冯琦连忙迎了上去。
  她看着洛九晦暗的脸色,不由担忧道:“她拒绝了?”
  洛九摇头,“她什么也没说,但看她的神色,大概是不会跟我们走了。”
  两人漫步在花园的长廊里,洛九道:“我们是上帝视角,自以为帮她选了一条更好的路。可站在她的已知视角,在家的确比随军稳妥的多。我能理解,但却很难过。”
  洛九说着不由叹了口气,目光看向遥远的天际,“我想,鲁迅先生当年一定很痛苦。
  不管你多么正确,但曲高和寡,思想过于前卫,人人都会觉得你是个异类。
  很多人还沉睡着,而我们早早的醒了,却醒得太早。
  并无法如想象的那般,振臂一呼,应着云集,太孤独了。”
  冯琦鲜少见到洛九如此伤感,她总是热血澎湃,她总是信心满满,但在这一刻,她落寞的眼神,让冯琦瞬间红了眼眶。
  “你别这么说,不是这样的,你怎么会孤独呢?”她用力握住洛九的手,急道:“你还有我,有瑶瑶,有嘉灵,还有福宝,不管你做什么我们都支持你。
  你振臂一呼,我们都响应。你当皇帝也好,当玉皇大帝也好,当妖怪也好,吃唐僧肉也好,我都支持你,我可以两肋插刀赴汤蹈火。
  我不管有多少人睡着,只要我睁着眼睛,我就会站在你这边,我们永远同路,我不会让你孤独的。
  我们是拥有绝对信任的朋友,对吗?”
  洛九看着冯琦急切而担忧的样子,红着眼点了点头,“是的,绝对信任。”
  两人用力的抱了一下,冯琦不由得心疼洛九:为什么拯救天下苍生这么难?为什么让我的朋友这么辛苦?
  冯琦正泪眼模糊的准备哭一会儿,忽然发现有个人影快速跑了过来。
  洛九一回头,见蔡文姬气喘吁吁道:“能给我一点时间吗?我安排一下家中诸事,再给我爹写封信。”
  洛九当即应允,回头一看冯琦尴尬得抹了把眼泪,嘟囔了一句:“我白哭了。”
  倒也不是振臂一呼无人响应,是延迟响应了。
  洛九告诉蔡文姬不用着急,反正长安军就在陈留城外不远驻扎,她安顿好了随时过来。
  二人回到军中,张邈已经送了三日的粮草来。程瑶瑶道:“张邈派来的人说,他们每隔三日来送一次粮草,绝不拖延。”
  洛九笑道:“张邈是个识相的,既如此,咱就不着急走了。”
  有人出供给帮她养兵,她正好对这些降兵进行一番思想改造。另外,趁此机会,组建领导班子。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各路诸侯之间的实力,看似是一场场战争的胜败决定的,其实是他们身边的谋士和将领决定的。
  不仅二十一世纪人才重要,三国时期人才也同样重要。
  冯琦:“咱们把诸葛亮请来,还怕打不过他们吗?”
  洛九叹息道:“我也想请诸葛亮,可现在诸葛亮只有九岁,暂时指望不上。”
  钟嘉灵忙道:“那庞统呢?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我们把凤雏找来也行啊。”
  洛九笑道:“庞统只比诸葛亮大两岁,也只有十一。”
  三国时期,诸侯割据。平乱,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仗,打了很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人长大,有人变老。
  魏蜀吴三个军事集团都实力不俗,曹操文武全才,身边谋士如云更不乏猛将。刘备贤德之名传天下,还有诸葛亮这样的旷世奇才忠心辅佐。孙权少年英主,孙家世代占领江东,群众基础深厚。
  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打了一辈子仗,到死都没能完成统一。从天下大乱诸侯起兵到三国鼎立,最后到司马炎统一全国,历经整整六十年。
   https:///yanqing/13_b/bjZyV.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