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白知青说了,养鸡不仅仅是鸡舍保持卫生,我们每个人也都要干净卫生,我们这些人手指甲没有一个留长的。
一开始开口的高家大队的妇人赵翠容一看,还真是,不仅手指干净,穿的也干净多了。
本来以为是大家爱俏,哪知道人家这是为了卫生。
赵翠荣她们也赶紧记下来,这都是很重要的事。
而且这一进来,干净的没有其他异味,不论是通风还是温度都刚刚好,不说还以为进了谁家房子。
再往里走走一看,那真是都快得了眼红病。
笼子里的母鸡一个个精神抖擞,自己吃着饲料,喝着清水。
余婶一边和她们说话,一边讲着平常她们每天干的活,卫生这一块就不用多说。
赵翠容还疑惑。
余家嫂子,我咋感觉你们饲料和我们不一样,你们都是用啥喂鸡?
余婶想到这就神秘一笑。
我们的饲料中加了蚯蚓粉、豆粕,还有高粱粉等等,我们每个阶段喂养的鸡每种分量还不一样,都是我们白知青专门配的。
说到这,余婶就忍不住骄傲,为啥给白欢喜十个工分,人家就是专业,关键人家还专业到地方,让她们看到效果。
今年这批蛋鸡下蛋时间都比上批还要提前一周多的时间,这都是白欢喜的功劳。
赵翠容和高红远对视一眼,忍不住震惊,她们养鸡都精细到这一步了吗?而且他们配料也和一般有些不同。
第104章 参观
但是当她们看到新一批蛋鸡已经开始下蛋的时候,高红远差点没眼红的给抢过来,直接把这些鸡都塞到自家养鸡场。
周队长,你们蛋鸡已经开始下蛋了?
即便已经亲眼见到,但是高红远还是忍不住问一句。
他记得他们这一批小鸡进的时间几乎是前后脚,怎么他们蛋鸡一点下蛋的迹象都看不到。
跟他们一比,他们家的小鸡就像半大小孩一样,人家的都长成壮汉了。
周队长很是得意,但还是矜持的点点头。
已经有一周了!
上一批的鸡产蛋率已经下降,现在也就维持在百分之六七十,但是一旦这批鸡开始下蛋,产蛋量蹭蹭的涨。
毕竟这批小鸡可是上批的双倍,上批进了三百只,这批进了六百。
只要这批鸡进入产蛋高峰期,产量直接翻倍,现在则是处于稳步增长时期。
而且我们一开始六百只小鸡,现如今还有五百八十二只存活。
这些功劳都归功于养鸡场各位的辛勤付出,尤其是我们白知青。
这话无形中又给高红远一个重击,他们两百只小鸡,还没下蛋就已经死了三十只。
本来他们觉得勉强还可以,但是现在看来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看来他们这一趟来的很对,他们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正好可以多学习。
不过高红远心里想着,怎么找个机会把白知青请过去给他们看看。
他已经抓住重点,他们养鸡场能有现在规模,这位年轻的白知青居功至伟。
之前就听说她的大名,在公社书记那边都有名号,现在看来果真不虚,甚至更厉害。
高红远对着周队长小声说。
我听说石家大队准备养鱼,石队长可是放话,说是一定把你们踩在脚底下。
周队长看他一眼。
养呗,我们还能拦着不让人家养,不过谁踩谁可说不定。
高队长一拍周队长肩膀。
就你们现在规模,我还能不信你。
咱们可都是养鸡的,可不能被人看扁了。
这话就是在说他们是一个阵营的。
周队长看着他笑笑,高红远也就不再掩饰自己意图。
你看白知青啥时候有空,去给我们指导指导工作,咱们都是兄弟大队,可得共进退。
这不正好,我们大队养猪还不错,到时候也一块交流交流。
周队长猛捶高红远一下胸口。
你小子,来我们这里参观还不行,还要把人请去,真是胃口够大的。
高红远知道这个时候可不是装害羞的时候。
老周,咱们谁不想大队更好,这不看你们这么好眼红嘛。
之前我们还以为能抓住你们影子,现在才知道连背影都看不到,这不还是想向你们看齐吗。
你可别给我们戴高帽,我可不吃你那一套。
高红远看周建国还不松口,又一咬牙。
我看白知青来回跑一趟也不容易,我给她出油费,正好我们大队还多点柴油。
这柴油给谁用还不明白吗,正好庆丰大队有个喝油的拖拉机。
周队长是真没想到高红远会下这么大血本,这就不好拒绝了,但他还是得问问白知青。
这事我得问问白知青,要是她同意都好说。
转头周队长就问起白欢喜这件事。
白知青,你有没有时间去一趟高家大队,给他们看看那边养鸡场。
白欢喜就这么看着周队长,她这也算出差吧,怎么也得有补助,周队长最后咳嗽两声。
你要是去,就另外给你两天假。
白欢喜没有异议了。
队长,你看我啥时候过去,都是一个公社的,还这么客气。
周队长嘴角一抽。
那就后天吧!
高红远他们走的时候,还对着大家依依不舍,主要这一趟收获颇丰。
他们走了,留下一车西瓜。
大家一人一个,白知青两个。
所以白欢喜抱着两个大西瓜回了家。
结果刚走了一半,就窜出来一个人,白欢喜看着沈文山,他要干啥?
沈文山笑眯眯的看着白欢喜,额,手里的大西瓜。
白知青累了吧,我给你拿着西瓜。
白欢喜疑惑的看着他,他要搞什么么蛾子,笑得一脸不怀好意。
顿时侧身一闪,一脸警惕的看着他。
你要干啥?
沈文山也了解了白欢喜直来直去的性格。
我这不是看白知青一个人,不知道能不能吃完两个大西瓜,想跟你换一个。
主要是他们大队种西瓜的少,今天突然看到这又大又圆的翠绿西瓜,看的人眼馋,沈文山这才出来。
白欢喜看着他,然后呐,抓紧说,她拿着两个大西瓜手很酸的。
沈文山也没有犹豫。
一斤粮票。
他知道大家缺的是粮票,所以才会这么说。
白欢喜眼前一亮,但还是没直接答应。
两斤!
白欢喜其实对西瓜并没有多大热情,主要还是她老宅种了西瓜,一年四季都有的吃。
沈文山也忍不住瞪大眼,她也不看看这是在啥地方,要是京都,西瓜稀缺,换两斤粮票勉勉强强。
可是在乡下,那肯定是粮票更稀缺,他说一斤已经很给面子了。
白欢喜看他不说话,直接就走,沈文山立马急了。
哎哎哎,我还没说不答应呐。
白欢喜看着他。
那你就是答应了?
反正急得不是她。
沈文山连价也不还,直接同意。
好,两斤就两斤。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白欢喜拿到两斤粮票,忍不住乐,回头又可以去饭店开开荤了。
然后抱着另一个大西瓜,还忍不住嘀咕。
这大馋猫,真是有钱啊!
哪知道抱着西瓜走出两步远的沈文山猛地回头。
你刚刚在说啥?
白欢喜立马一个激灵,这人不会真属猫的吧,耳朵这么灵。
回头假笑一声。
夸你豪爽呐。
沈文山挑挑眉。
那刚刚你说我的话,我也还给你,你也够豪爽。
白欢喜心里嘀咕,这人够幼稚的,又假笑两声,赶紧回家了。
今天不光白得一个大西瓜,两斤粮票,还有两天假期,美滋滋。
第105章 甜杆
白欢喜去了一趟高家大队后,和他们交流一天,这才骑着自行车回来。
高家大队养鸡场养殖方法主要还是依赖之前的养殖经验,但是个人养殖和养鸡场规模不同,所以有些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尤其养鸡场养殖更精细。
他们的主要问题是不知道方向,或者说没有一个目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虽然这方面也不是一次就能成功,但是大家一块学习,双方也都有收获。
走的时候,赵婶子还给她装了一捆甜杆,长得和高粱差不多,但却是甜的。
https:///yanqing/13_b/bjZza.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