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元始见到文梓这般行事,便也猜到其几分心思,呵呵一笑:“怎的这般客气!你今日来此,可是门人转生有何难事?”
“二师伯法眼如炬。”文梓先是恭维了一句,而后便将大日魂魄现况,及大师伯所言蕴养之法阐述一遍。
“此法倒也可行。”元始听罢文梓所言,心中暗暗推翻推算一番,作出肯定回应。
而后又拿出自己的成道法器——三宝玉如意,递向文梓说道:“此物为十二品造化青莲分化而成,又合本座成道之基。内蕴造化,自合道法,正好可以作为承载大日魂魄的容器。”
这等行径与文梓而言,不可谓不宠溺。
文梓略加思索,面现赧然之色,摘下头顶莲花冠,恭声向二师伯请教:“弟子的莲花冠为九品大道黄莲所化。若做为承载大日魂魄的容器,师伯以为如何?”
元始略微感受一下莲花冠上盎然生机及澎湃道韵,默默收回自己的三宝玉如意。
他不由调侃道:“你如今身家,可是远胜我等了。”
而后,继续同文梓解说:“你这大道黄莲用于承载大日魂魄,自是再合适不过。不过,九品大道黄莲这般难得,你将其用于承载大日魂魄,若日后事不可为,损失必然非同小可。”
文梓得了二师伯认可,自然十分欣喜。
其对于大道黄莲可能受损之事,却是并不在意。
他坦然道:“大道黄莲不过身外之物,若能将大日身躯重塑重塑,纵是有所损伤,也不失为一桩功德。”
他先前能为人族做到那般地步,自然也不欲欠下大日因果。相较大日此前所为,九品大道黄莲的珍贵却也一般。
“既如此,你便随我来吧。”元始见文梓心意已定,便也不再耽搁,起身便往宫外走去。
文梓跟随元始一道,来到昆仑之巅。
昆仑之巅却并非如同他先前预想的那样,处于昆仑最高峰。
元始却是将其带到一处平凡山峰,直言此地才是昆仑山巅所在。
这山峰并不起眼,只是四周极为空旷。
文梓心中略略估算一番,此地大概同多宝师兄为百果园所做的初次选址相距不远,已然邻近西昆仑所在。
元始将文梓带至此处,仍是再三测算,方才选定最佳位置。
文梓将大日魂魄小心转入大道黄莲之中,然后将其慎重安放在二师伯指定位置。
大道黄莲方才安排到位,文梓便觉其内大日先天本源生机渐渐回转。
见到大师伯所言之法果然见效,文梓方才轻舒一口气,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你且放心,此地有我照拂,必然不会再出变故。”元始见文梓虽说松了一口气,但仍旧面带慎重之色观察四周环境,不由出言开解。
又问及其日后规划:“你日后有何打算,是于昆仑闭关还是欲前往金鳌岛?”
“弟子应该会在洛心岛中静修。虽然弟子不欲再过问洪荒人族之事,但燧人、仓颉四人已然选择转生人间。他们于其内必然有所作为,文明复苏进程或能加快,弟子在洛心岛中也可便宜行事。”
文梓此言,却是首次在洪荒之中承认自己能够干涉人间运转。
元始听得此言,略略放心。
人间之所在,天道亦不能逞凶,文梓有此依凭,自己也不必担忧其安危。
虽不知洛心岛同人间有何联系,但他也无意探听文梓隐秘。
文梓此行之事已然妥当,便辞别元始天尊,回返洛心岛而去。
及至其悠哉赶回洛心岛,却意外得见女娲在此等候。
文字略有踟蹰,不知女娲此来何为:“师叔圣驾至此,不知有何吩咐?”
女娲在此等候已久,也不再同文梓绕弯子,直接将此行来意说明:“此前我已言明,日后不再过问人族之事。待伏羲转世证道之时,还需你多加照拂。”
而后取出河图、洛书,以及一只金白葫芦,她将几件灵宝交于文梓,说道:“大劫之后,混沌钟不见其踪,这只葫芦为太一仅留遗物,如今交于你,也算稍稍了结你同妖族之间因果。这河图、洛书则为帝俊所留,日后应为伏羲证道之物。一并由你保管,待日后伏羲拜入你门下,再有你转交于他。”
文梓略加思索,将白金葫芦接过,坦言道:“此物弟子收下,日后自有其正经去处,同妖族因果也一并勾销。”
而后又将河图、洛书奉还:“这两件灵宝还请师叔收回,弟子亦无心再过问洪荒人族之事。且弟子才疏学浅,也不敢担当教导天皇之责。这等重任,还需请大师伯亲自出面更为妥当。”
女娲听得此言,也不再强求。
第100章 天庭新立
女娲此行目的, 主要还是化解文梓心中芥蒂,欲让伏羲拜入其门下之言,不过只是说辞。
毕竟, 文梓今时不同往日,随便一个小动作,就足以使伏羲证道之路多出无尽坎坷。
她如今见文梓将葫芦收下, 愿同妖族抵消因果, 也对伏羲证道之事表明态度。
其此行目的已然圆满, 也不再逗留洪荒, 转身向天外而去。
如今巫妖退场,日后人族将占据洪荒广阔天地。
有天道残留意志及圣人谋划,人族日后发展自成体系, 已不需文梓过多干预。
文梓也有意放开人族事务, 自不会过多思索女娲来意,随着女娲离去,他也将此事抛之脑后。
日后于洛心岛上潜修,坐看洪荒风云变幻、人族快速成长, 该会是他穿越洪荒后难得的逍遥时光。
待其走到人师殿前,却忽然发现殿门上悬挂一只小巧铃铛。造型精巧, 却又透着古朴大气之意。
文梓心中讶异, 仔细探查一番, 方才发现此物形似铃铛却无铃心, 竟是先前太一所持的先天至宝混沌钟。
“按照前世记忆, 此物应该在大劫之后遁入混沌, 再无踪迹。”文梓心中纳罕不已, “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即使文梓已然无心追究妖族因果, 看到太一之物仍旧心中膈应。
哪怕此物是洪荒之中首屈一指的先天至宝混沌钟, 依旧不能打消他心头那份不适。
他伸手便要将此物取下,口中还不住吐槽:“此物挂于门口没有半点用处,只会招惹本人来气,与其将你挂在门口,还不如挂上一面破锣!”
那混沌钟果然不愧是先天至宝,听到文梓口中吐槽,不待其手指触碰,真就化作一面铜锣。
铜锣形似锅盖,中间锃亮反光,周边铜锈点点。气息内敛,不见半点神异,还配有一只不知从何处寻来的枣红色木槌,用枯黄草绳穿上,与铜锣一道挂于门口。
文梓见到混沌钟这般反应,心中原有的芥蒂荡然无存。失笑道:“看你这等表现,便是要赖在此处?”
那铜锣倒也乖觉,随风摇摆之下,木槌轻碰锣面,‘铛’的一声轻响,只让人神魂激荡。锣声清越悠扬,近乎要传遍半个洪荒。
文梓被这动静唬了一跳,双手把住锣面,又发动护岛大阵阻住锣音传播。
随即轻声斥道:“你已落入这般境地,怎么还敢如此高调。若被外人察觉你的踪迹,我可承受不了那份热闹!”
见到文梓这般态度,那铜锣轻轻摇晃,隐隐透露着讨好之意。
“你若想留在此处,切不可过度张扬。”文梓双手轻轻松开,口中犹自叮嘱道。
铜锣闻听此言,更是又为自己添了一份朴素气息,斑斑铜锈昭示着久经风霜,道道缺口表示自身品级平常。
文梓见铜锣这般作怪,额头仿若有黑丝闪现。先前对于先天至宝的滤镜破碎一地,怎么也无法将其同混沌钟联系起来。
无语之下,径直进入人师殿,也不再去管它,任由其在门前悬挂。
这边文梓诸事安排妥当,天庭之中,昊天与瑶池二人,则是对着眼前荒废景象面面相觑。
他们此前受道祖钦命,执掌天庭,担当天帝、王母之位。
初时自然欣喜若狂,待到此时面对这般景象,才知天庭尊位并不似想象中那般风光。
如今周天星斗无人运转,天庭事务要人打理,洪荒地气也需疏导。
可是天庭现今不见半个兵卒,唯有自身二人。
不对,也不能说是只有他们二人。
毕竟在道祖任命二人为天帝、王母,执掌三界之后,太清、元始、通天三人为表示对新任天庭支持,各自于天庭之中挂名坐镇。
尤其是太清老子,更是在天庭之侧建立兜率宫,化身常驻天庭。
只是,纵使二人有天大胆子,也不敢劳动几位圣人为其日常事务奔波。
而天庭原本人马,在巫妖大劫之中多半已然殒落,偶有幸存者也被女娲迁往洪荒北部大陆。
其且妖庭遗老纵使留在天庭,昊天、瑶池二人也不敢安心任用。
是以,他们二人现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天庭无人可用。
他们也曾想过要同圣人大教求援。
“二师伯法眼如炬。”文梓先是恭维了一句,而后便将大日魂魄现况,及大师伯所言蕴养之法阐述一遍。
“此法倒也可行。”元始听罢文梓所言,心中暗暗推翻推算一番,作出肯定回应。
而后又拿出自己的成道法器——三宝玉如意,递向文梓说道:“此物为十二品造化青莲分化而成,又合本座成道之基。内蕴造化,自合道法,正好可以作为承载大日魂魄的容器。”
这等行径与文梓而言,不可谓不宠溺。
文梓略加思索,面现赧然之色,摘下头顶莲花冠,恭声向二师伯请教:“弟子的莲花冠为九品大道黄莲所化。若做为承载大日魂魄的容器,师伯以为如何?”
元始略微感受一下莲花冠上盎然生机及澎湃道韵,默默收回自己的三宝玉如意。
他不由调侃道:“你如今身家,可是远胜我等了。”
而后,继续同文梓解说:“你这大道黄莲用于承载大日魂魄,自是再合适不过。不过,九品大道黄莲这般难得,你将其用于承载大日魂魄,若日后事不可为,损失必然非同小可。”
文梓得了二师伯认可,自然十分欣喜。
其对于大道黄莲可能受损之事,却是并不在意。
他坦然道:“大道黄莲不过身外之物,若能将大日身躯重塑重塑,纵是有所损伤,也不失为一桩功德。”
他先前能为人族做到那般地步,自然也不欲欠下大日因果。相较大日此前所为,九品大道黄莲的珍贵却也一般。
“既如此,你便随我来吧。”元始见文梓心意已定,便也不再耽搁,起身便往宫外走去。
文梓跟随元始一道,来到昆仑之巅。
昆仑之巅却并非如同他先前预想的那样,处于昆仑最高峰。
元始却是将其带到一处平凡山峰,直言此地才是昆仑山巅所在。
这山峰并不起眼,只是四周极为空旷。
文梓心中略略估算一番,此地大概同多宝师兄为百果园所做的初次选址相距不远,已然邻近西昆仑所在。
元始将文梓带至此处,仍是再三测算,方才选定最佳位置。
文梓将大日魂魄小心转入大道黄莲之中,然后将其慎重安放在二师伯指定位置。
大道黄莲方才安排到位,文梓便觉其内大日先天本源生机渐渐回转。
见到大师伯所言之法果然见效,文梓方才轻舒一口气,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你且放心,此地有我照拂,必然不会再出变故。”元始见文梓虽说松了一口气,但仍旧面带慎重之色观察四周环境,不由出言开解。
又问及其日后规划:“你日后有何打算,是于昆仑闭关还是欲前往金鳌岛?”
“弟子应该会在洛心岛中静修。虽然弟子不欲再过问洪荒人族之事,但燧人、仓颉四人已然选择转生人间。他们于其内必然有所作为,文明复苏进程或能加快,弟子在洛心岛中也可便宜行事。”
文梓此言,却是首次在洪荒之中承认自己能够干涉人间运转。
元始听得此言,略略放心。
人间之所在,天道亦不能逞凶,文梓有此依凭,自己也不必担忧其安危。
虽不知洛心岛同人间有何联系,但他也无意探听文梓隐秘。
文梓此行之事已然妥当,便辞别元始天尊,回返洛心岛而去。
及至其悠哉赶回洛心岛,却意外得见女娲在此等候。
文字略有踟蹰,不知女娲此来何为:“师叔圣驾至此,不知有何吩咐?”
女娲在此等候已久,也不再同文梓绕弯子,直接将此行来意说明:“此前我已言明,日后不再过问人族之事。待伏羲转世证道之时,还需你多加照拂。”
而后取出河图、洛书,以及一只金白葫芦,她将几件灵宝交于文梓,说道:“大劫之后,混沌钟不见其踪,这只葫芦为太一仅留遗物,如今交于你,也算稍稍了结你同妖族之间因果。这河图、洛书则为帝俊所留,日后应为伏羲证道之物。一并由你保管,待日后伏羲拜入你门下,再有你转交于他。”
文梓略加思索,将白金葫芦接过,坦言道:“此物弟子收下,日后自有其正经去处,同妖族因果也一并勾销。”
而后又将河图、洛书奉还:“这两件灵宝还请师叔收回,弟子亦无心再过问洪荒人族之事。且弟子才疏学浅,也不敢担当教导天皇之责。这等重任,还需请大师伯亲自出面更为妥当。”
女娲听得此言,也不再强求。
第100章 天庭新立
女娲此行目的, 主要还是化解文梓心中芥蒂,欲让伏羲拜入其门下之言,不过只是说辞。
毕竟, 文梓今时不同往日,随便一个小动作,就足以使伏羲证道之路多出无尽坎坷。
她如今见文梓将葫芦收下, 愿同妖族抵消因果, 也对伏羲证道之事表明态度。
其此行目的已然圆满, 也不再逗留洪荒, 转身向天外而去。
如今巫妖退场,日后人族将占据洪荒广阔天地。
有天道残留意志及圣人谋划,人族日后发展自成体系, 已不需文梓过多干预。
文梓也有意放开人族事务, 自不会过多思索女娲来意,随着女娲离去,他也将此事抛之脑后。
日后于洛心岛上潜修,坐看洪荒风云变幻、人族快速成长, 该会是他穿越洪荒后难得的逍遥时光。
待其走到人师殿前,却忽然发现殿门上悬挂一只小巧铃铛。造型精巧, 却又透着古朴大气之意。
文梓心中讶异, 仔细探查一番, 方才发现此物形似铃铛却无铃心, 竟是先前太一所持的先天至宝混沌钟。
“按照前世记忆, 此物应该在大劫之后遁入混沌, 再无踪迹。”文梓心中纳罕不已, “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即使文梓已然无心追究妖族因果, 看到太一之物仍旧心中膈应。
哪怕此物是洪荒之中首屈一指的先天至宝混沌钟, 依旧不能打消他心头那份不适。
他伸手便要将此物取下,口中还不住吐槽:“此物挂于门口没有半点用处,只会招惹本人来气,与其将你挂在门口,还不如挂上一面破锣!”
那混沌钟果然不愧是先天至宝,听到文梓口中吐槽,不待其手指触碰,真就化作一面铜锣。
铜锣形似锅盖,中间锃亮反光,周边铜锈点点。气息内敛,不见半点神异,还配有一只不知从何处寻来的枣红色木槌,用枯黄草绳穿上,与铜锣一道挂于门口。
文梓见到混沌钟这般反应,心中原有的芥蒂荡然无存。失笑道:“看你这等表现,便是要赖在此处?”
那铜锣倒也乖觉,随风摇摆之下,木槌轻碰锣面,‘铛’的一声轻响,只让人神魂激荡。锣声清越悠扬,近乎要传遍半个洪荒。
文梓被这动静唬了一跳,双手把住锣面,又发动护岛大阵阻住锣音传播。
随即轻声斥道:“你已落入这般境地,怎么还敢如此高调。若被外人察觉你的踪迹,我可承受不了那份热闹!”
见到文梓这般态度,那铜锣轻轻摇晃,隐隐透露着讨好之意。
“你若想留在此处,切不可过度张扬。”文梓双手轻轻松开,口中犹自叮嘱道。
铜锣闻听此言,更是又为自己添了一份朴素气息,斑斑铜锈昭示着久经风霜,道道缺口表示自身品级平常。
文梓见铜锣这般作怪,额头仿若有黑丝闪现。先前对于先天至宝的滤镜破碎一地,怎么也无法将其同混沌钟联系起来。
无语之下,径直进入人师殿,也不再去管它,任由其在门前悬挂。
这边文梓诸事安排妥当,天庭之中,昊天与瑶池二人,则是对着眼前荒废景象面面相觑。
他们此前受道祖钦命,执掌天庭,担当天帝、王母之位。
初时自然欣喜若狂,待到此时面对这般景象,才知天庭尊位并不似想象中那般风光。
如今周天星斗无人运转,天庭事务要人打理,洪荒地气也需疏导。
可是天庭现今不见半个兵卒,唯有自身二人。
不对,也不能说是只有他们二人。
毕竟在道祖任命二人为天帝、王母,执掌三界之后,太清、元始、通天三人为表示对新任天庭支持,各自于天庭之中挂名坐镇。
尤其是太清老子,更是在天庭之侧建立兜率宫,化身常驻天庭。
只是,纵使二人有天大胆子,也不敢劳动几位圣人为其日常事务奔波。
而天庭原本人马,在巫妖大劫之中多半已然殒落,偶有幸存者也被女娲迁往洪荒北部大陆。
其且妖庭遗老纵使留在天庭,昊天、瑶池二人也不敢安心任用。
是以,他们二人现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天庭无人可用。
他们也曾想过要同圣人大教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