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第125节
一直到六点多,石大少爷这才迎来了第一批客人——一群组队结伴要去镇上上学的脖子上还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们。
早晨六点多,天气实际上还很寒冷,但因为这个时节,太阳一出来温度就上去了,孩子们虽然都冻着却都穿着单衣,没有人系围巾或者加外套。他们挤在一起互相用体温取暖,商量了一圈之后,决定到石大少爷这边买鸡蛋饼。
六个人,理论上应该买六张饼,但实际上家里都给他们带早饭了,之所以在上学中途停下来买饼,是因为早饭太冷了,他们想吃点热乎的,里面那个小姐姐那边太挤了,他们赶时间,所以选择了鸡蛋饼。
但他们不知道这个东西要多少钱。
家里虽然这两年赚了点钱,也给了他们点零花钱,但这个饼学校门口也有,还挺贵的,什么都不加都要五块钱呢,不知道家这边这个要多少。
先不管多少,大家先凑个十二块钱吧,如果价格贵,就买两个饼,大家分一下。
今天是难得的,村委会也说了让大家多照顾新来的哥哥姐姐,我们把这个星期的零花钱拿出来花掉,相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不会骂我们的。
孩子们自以为很小声的在讲话,实际上都被站在摊位前假装一本正经的石大少爷全给听进去了。
从来不知道原来二块钱是这么多的他感觉自己内心有个小人在默默流泪——
就这么艰难嘛?!
十二块钱还要大家一起凑一下?
他记得自己小学的时候,每天爸爸和妈妈都要各自给个五十块的零花钱呢!
然后这群小人转过头,推出了里面个头仿佛是最大的那个孩子,问道:“叔(划掉),哥哥,鸡蛋饼多少钱?”
石大少爷看了看自己面前的食材,看了看打头那个孩子手里捏着的一角两角、一元两元的纸币、硬币,含在嘴里的“加里脊十块钱”在说出口的那一刻变成了——
“加里脊两块五,不加里脊两块钱。”
第150章 赚钱的第一百五十天
石大少爷卖出那个加里脊两块五的鸡蛋饼之后, 当天晚上就被人家家长找上门了。
六个小孩儿被他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大多数是爷爷奶奶)拉着来到这家小店,推开门被孩子们指认的那一瞬间,石大少爷差点以为是自己白天欺负了人家小孩, 他们的家长晚上来给孩子找场子来了!
但实际上不是。
第一天营业的杂货铺受到了村子里好奇前来的村民的一致欢迎和好评。虽然在石大少爷和佩佩两位嘉宾的眼里,他们今天的服务其实是非常差劲的,起码你对标有差不多功能的十足和罗森, 那真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早上的鸡蛋饼摊得乱七八糟, 因为来吃的是急着上学的小学生, 昨晚训练了许久的石大少爷在手忙脚乱中果不其然忙中出错, 把甜面酱和辣酱给弄混了,把这群小孩子吃得,咬一口眼泪汪汪, 满脸通红, 步履蹒跚踉踉跄跄的去上学;
作为早饭和午饭提供的小馄饨(就那种冰柜里包装好的小馄饨,倒水里煮一煮就能吃的那种)因为冰冻、锅子太新、佩佩近视眼等多种原因,出锅的那几批要么没熟要么煮化了, 最后还是作为客人的两个奶奶看不过去过来帮忙补救的。
主打一个客人自己点餐自己上手做。
嗯,中午的方便面则因为人手不足,最后也是下单的客人们自己烧水自己泡的。
下午分拣快递那更是一场噩梦。
因为负责分拣快递的石大少爷就特么没自己取过快递!
就算他真的上网买东西, 人家快递小哥也是给他一直送到家门口的!
他就没见过什么叫快递收发点!
那理所当然的, 当他看到快递员给他的那些个快递的时候, 虽然整个村子的快递不是很多, 但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弄。
而佩佩下午正在收银台抽不开身,有些来看热闹的老人喜欢在这个时候晒晒太阳顺便照顾一下他们的生意。
最后拯救他的是对他们第一天营业十分关心的村委会的干部。
人家之前就是承担的快递点的这个职责, 现在不过是把职能分给了杂货铺,顺便也是给杂货铺创收(成为快递点的话,那些和快递点签约放快递的快递公司每月是会给一笔保管费的), 所以自己不做了而已。
人家不做,但是人家懂啊!
于是百忙之中抽空来教了石大少爷一回。
石大少爷没学会,不过不重要,边上围观的还没到上学年龄的小萝卜头们看会了,在驻村干部走了之后,他们承担起了教导和帮助石大少爷分拣快递的工作。
反正基本上就是看数字看编号,这种一到十的数字,是不需要学校教大部分孩子默默的就会了的。
连放养的那八只鸡,都是到了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从田地里回来的老大爷老大娘们看不下去帮他俩赶回鸡舍的(是的,这俩忙得忘记还有八只鸡要管了)。
所以当早上吃了两块五鸡蛋饼的六个小朋友被他们的家人牵着手出现在店里的时候,两个深刻认为自己今天就没把任何一件事情干好、正处于满心愧疚之中的店长下意识认为——
“……是我早上做得鸡蛋饼没做熟?里脊肉没熟?吃坏肚子了?”石大少爷忍不住猜测。
“……如果是这个原因,那我们可以开车,咳,不是,开拖拉机送孩子去卫生院看病,现在重要的不是钱的事情,是孩子的健康……”佩佩在边上疯狂补救。
原本在隔壁打瞌睡的节目组看到这里也重视了起来,赶忙把众人都叫起来,先派两个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假装去买东西跑去看看!
他们是来录节目的,可不能和人家老乡产生乱七八糟的冲突!
结果人家孩子家长摇摇头,表示他们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他们是来还钱的。
石大少爷:“……???”
石大少爷:“还钱?”
家长们推选出一位一看就德高望重的老奶奶,与两位店长展开对话,意思很简单:
吃到两块五一个加里脊肉鸡蛋饼的孩子们都很满足,虽然在最后一步加酱的时候,人家叔叔(“是哥哥!”石大少爷强调)给他们错加成了辣酱,但辣辣的也好吃。
他们此前都没有吃过鸡蛋饼呢!
镇上的学校门口虽然有卖,但人家加里脊的要卖到九块钱一个饼,就算不加里脊,也要五块钱,比他们村子里这个摊子贵多了!要知道他们一周的零花钱也就十块钱!
虽然村子里这个鸡蛋饼看着比人家镇上那个要薄一点,技术要差一点,可以加的料也要少一点,但是两块五要什么自行车!
他们是智商正常的小学生,不是智障!他们知道两块五铁定是自己占便宜了!
于是他们喜滋滋的每个人都买了鸡蛋饼,吃得很开心,并考虑要不要掏出自己这些年来存的积蓄,给全家实现鸡蛋饼自由!明晚全家都吃鸡蛋饼!
于是这群孩子就不约而同地把这件事和家长作了汇报。
而这个故事听到家长的耳朵里,一切就不一样了。
在孩子看来,商家定价两块五,自己吃到了两块五的饼,那是他们幸运!
但在家长们看来,他们是知道镇上的物价的,虽然镇上和村子里的物价肯定会有所差别,是会低一点,但人家卖九块钱的东西,你卖两块五……
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价。
这是老板在发善心,说是卖,其实就是送。
但老板愿意发这个善心,他们这些村子里的人却不能明知道人家这是个亏本买卖,还让孩子们去买更多。
这才是这些孩子的家长来找石大少爷的原因。
“你们来这里是来做生意的,是来赚钱的,不能这样定价。”老阿婆就是早上帮助佩佩煮馄饨的阿婆,整个人小小只,气场却很强大,站在那里石大少爷和佩佩感觉对方说什么话他们都应该要点头答应。
“我们不能让你们亏本,两块五肯定是不行的,你们这个价格要重新给我们一个真实的价格……前几年我们村是苦,但现在已经很好了,家家户户每天都吃得起鸡蛋,每个礼拜都吃得上肉,你们不要觉得我们穷,那是我们不露富!我儿子就在镇上最大的那家工厂里当车间主任呢!每个月好几千块钱,我们家不穷!”她用各种数据试图说服二人。
其他几户家庭也跟着在后面点点头,表示他们这位阿婆说得非常对。
石大少爷和佩佩面面相觑,然后在众人的要求下重新更改了这个很明显不正常的鸡蛋饼的物价——
普通的鸡蛋饼什么都不加,虽然成本价就是两块钱,但你真的定价两块,那是无视了人力费用和炉子这个固定资产的成本的,所以在众人的要求下,改成了三块钱。
加了里脊肉的鸡蛋饼因为里面有肉,就加五毛钱肯定也是不合理的,于是在经过讨价还价之后,众人认为五块钱是个合理的价格。
众位家长在心满意足付了该付的钱之后,不知道是为了照顾生意,还是真的石大少爷那个鸡蛋饼很好吃孩子们很喜欢,又掏钱支付了孩子接下来两天的伙食费,希望大少爷能够明后两天早上给孩子准备鸡蛋饼。
走的时候,这六家人还顺带手的把水泥广场上那些还没来得及收拾的碗筷酒瓶给整理归集好,该洗的洗该擦的擦,然后才走的。
节目组趁着这个事件的发生,绑架似的把两人塞到了小黑屋,分别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关于今天一整天从早到晚的心情,工作的难度、强度,以及刚才发生的这件事给自己的触动。
这主要是一个展示各自性格特征的片段,可以让观众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能明白这两个嘉宾究竟本人是个什么性格。
佩佩一开口就能让人看出,是个比较倾向于完美主义的人。
她先是盘点总结了一下自己这一天里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特别对于早上没有把馄饨煮好这件事,她无意识地在采访里提了好几遍,显然是对于这些失误非常的在意。
然后是对村子里居民的一些看法,她觉得非常触动,尤其是这些村民会在看到她有困难的时候帮把手上面。
“我是在城里住的,搬进新的小区也有两年了,但说实话,我到今天……也不知道住我对门那个邻居姓什么叫什么,甚至不记得他们一家人长什么样子。”
“但是这里给我的感觉特别不同,虽然才一天时间,我却好像,能记住好几个称呼比较特别的村民的长相和名字……我一直在拒绝和别人接触,拒绝和其他人展开联系……但实际上,这种相互链接的感情是很舒服的,很快乐的。”
“我希望未来,哪怕这档节目结束了,我也可以和更多的人产生像这样的联系。”
节目组很认同地点点头。
原版的《偶然的社长》其实在主题里就有一个是呼吁越来越陷入城市化进程的人们加强与周边人的连结,不要当一个孤立的人。
佩佩这段话,基本是对主题的概括和提升。
不一定适合放在第一期节目,但放到后期是没问题的。
而适合放在第一期的访谈内容他们也找到了,就来自于石大少爷。
因为石大少爷对于今天晚上被家长找上门这件事情的感触是这样的——
“我算是知道为什么明明我每次出去和人家吃饭玩耍都是我请客,但我姐却一直嘲笑我,说我身边没有一个朋友了。”
“原来朋友……靠买单和送礼物,是交不到的。”
他说起自己在听到老阿婆说不要认为他们很穷,以及怕因为他们让这家店亏本的这段话。
“真正的朋友,应该不是就一味只等着我送钱,我请客,我买单的,他们应该会像阿婆他们那样,也会担心我的付出会不会对我造成什么危害……他们会希望在和我的交往过程中,哪怕我们可能经济实力不一样,却能够在每一次的接触中被平等地对待。”
他反思着自己多年来的为人处事。
“但是我还是会忍不住想要给我的朋友们优待,哪怕我会亏本。”
为了践行自己的这句话,第二天一早,石大少爷从货架上捞出了两盒肉松,两盒花生米,打开摊在自己的鸡蛋饼摊位上。
等到六个小朋友来店里认领自己的早餐的时候,石大少爷开始做起了他新的鸡蛋饼。
摊一个奇形怪状的饼(这次终于没有破皮);
然后往饼上打两个鸡蛋!
再加里脊!
再加肉松!
再加生菜!
再加榨菜!
再加花生米!
<script>read_xia();</script>
早晨六点多,天气实际上还很寒冷,但因为这个时节,太阳一出来温度就上去了,孩子们虽然都冻着却都穿着单衣,没有人系围巾或者加外套。他们挤在一起互相用体温取暖,商量了一圈之后,决定到石大少爷这边买鸡蛋饼。
六个人,理论上应该买六张饼,但实际上家里都给他们带早饭了,之所以在上学中途停下来买饼,是因为早饭太冷了,他们想吃点热乎的,里面那个小姐姐那边太挤了,他们赶时间,所以选择了鸡蛋饼。
但他们不知道这个东西要多少钱。
家里虽然这两年赚了点钱,也给了他们点零花钱,但这个饼学校门口也有,还挺贵的,什么都不加都要五块钱呢,不知道家这边这个要多少。
先不管多少,大家先凑个十二块钱吧,如果价格贵,就买两个饼,大家分一下。
今天是难得的,村委会也说了让大家多照顾新来的哥哥姐姐,我们把这个星期的零花钱拿出来花掉,相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不会骂我们的。
孩子们自以为很小声的在讲话,实际上都被站在摊位前假装一本正经的石大少爷全给听进去了。
从来不知道原来二块钱是这么多的他感觉自己内心有个小人在默默流泪——
就这么艰难嘛?!
十二块钱还要大家一起凑一下?
他记得自己小学的时候,每天爸爸和妈妈都要各自给个五十块的零花钱呢!
然后这群小人转过头,推出了里面个头仿佛是最大的那个孩子,问道:“叔(划掉),哥哥,鸡蛋饼多少钱?”
石大少爷看了看自己面前的食材,看了看打头那个孩子手里捏着的一角两角、一元两元的纸币、硬币,含在嘴里的“加里脊十块钱”在说出口的那一刻变成了——
“加里脊两块五,不加里脊两块钱。”
第150章 赚钱的第一百五十天
石大少爷卖出那个加里脊两块五的鸡蛋饼之后, 当天晚上就被人家家长找上门了。
六个小孩儿被他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大多数是爷爷奶奶)拉着来到这家小店,推开门被孩子们指认的那一瞬间,石大少爷差点以为是自己白天欺负了人家小孩, 他们的家长晚上来给孩子找场子来了!
但实际上不是。
第一天营业的杂货铺受到了村子里好奇前来的村民的一致欢迎和好评。虽然在石大少爷和佩佩两位嘉宾的眼里,他们今天的服务其实是非常差劲的,起码你对标有差不多功能的十足和罗森, 那真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早上的鸡蛋饼摊得乱七八糟, 因为来吃的是急着上学的小学生, 昨晚训练了许久的石大少爷在手忙脚乱中果不其然忙中出错, 把甜面酱和辣酱给弄混了,把这群小孩子吃得,咬一口眼泪汪汪, 满脸通红, 步履蹒跚踉踉跄跄的去上学;
作为早饭和午饭提供的小馄饨(就那种冰柜里包装好的小馄饨,倒水里煮一煮就能吃的那种)因为冰冻、锅子太新、佩佩近视眼等多种原因,出锅的那几批要么没熟要么煮化了, 最后还是作为客人的两个奶奶看不过去过来帮忙补救的。
主打一个客人自己点餐自己上手做。
嗯,中午的方便面则因为人手不足,最后也是下单的客人们自己烧水自己泡的。
下午分拣快递那更是一场噩梦。
因为负责分拣快递的石大少爷就特么没自己取过快递!
就算他真的上网买东西, 人家快递小哥也是给他一直送到家门口的!
他就没见过什么叫快递收发点!
那理所当然的, 当他看到快递员给他的那些个快递的时候, 虽然整个村子的快递不是很多, 但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弄。
而佩佩下午正在收银台抽不开身,有些来看热闹的老人喜欢在这个时候晒晒太阳顺便照顾一下他们的生意。
最后拯救他的是对他们第一天营业十分关心的村委会的干部。
人家之前就是承担的快递点的这个职责, 现在不过是把职能分给了杂货铺,顺便也是给杂货铺创收(成为快递点的话,那些和快递点签约放快递的快递公司每月是会给一笔保管费的), 所以自己不做了而已。
人家不做,但是人家懂啊!
于是百忙之中抽空来教了石大少爷一回。
石大少爷没学会,不过不重要,边上围观的还没到上学年龄的小萝卜头们看会了,在驻村干部走了之后,他们承担起了教导和帮助石大少爷分拣快递的工作。
反正基本上就是看数字看编号,这种一到十的数字,是不需要学校教大部分孩子默默的就会了的。
连放养的那八只鸡,都是到了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从田地里回来的老大爷老大娘们看不下去帮他俩赶回鸡舍的(是的,这俩忙得忘记还有八只鸡要管了)。
所以当早上吃了两块五鸡蛋饼的六个小朋友被他们的家人牵着手出现在店里的时候,两个深刻认为自己今天就没把任何一件事情干好、正处于满心愧疚之中的店长下意识认为——
“……是我早上做得鸡蛋饼没做熟?里脊肉没熟?吃坏肚子了?”石大少爷忍不住猜测。
“……如果是这个原因,那我们可以开车,咳,不是,开拖拉机送孩子去卫生院看病,现在重要的不是钱的事情,是孩子的健康……”佩佩在边上疯狂补救。
原本在隔壁打瞌睡的节目组看到这里也重视了起来,赶忙把众人都叫起来,先派两个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假装去买东西跑去看看!
他们是来录节目的,可不能和人家老乡产生乱七八糟的冲突!
结果人家孩子家长摇摇头,表示他们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他们是来还钱的。
石大少爷:“……???”
石大少爷:“还钱?”
家长们推选出一位一看就德高望重的老奶奶,与两位店长展开对话,意思很简单:
吃到两块五一个加里脊肉鸡蛋饼的孩子们都很满足,虽然在最后一步加酱的时候,人家叔叔(“是哥哥!”石大少爷强调)给他们错加成了辣酱,但辣辣的也好吃。
他们此前都没有吃过鸡蛋饼呢!
镇上的学校门口虽然有卖,但人家加里脊的要卖到九块钱一个饼,就算不加里脊,也要五块钱,比他们村子里这个摊子贵多了!要知道他们一周的零花钱也就十块钱!
虽然村子里这个鸡蛋饼看着比人家镇上那个要薄一点,技术要差一点,可以加的料也要少一点,但是两块五要什么自行车!
他们是智商正常的小学生,不是智障!他们知道两块五铁定是自己占便宜了!
于是他们喜滋滋的每个人都买了鸡蛋饼,吃得很开心,并考虑要不要掏出自己这些年来存的积蓄,给全家实现鸡蛋饼自由!明晚全家都吃鸡蛋饼!
于是这群孩子就不约而同地把这件事和家长作了汇报。
而这个故事听到家长的耳朵里,一切就不一样了。
在孩子看来,商家定价两块五,自己吃到了两块五的饼,那是他们幸运!
但在家长们看来,他们是知道镇上的物价的,虽然镇上和村子里的物价肯定会有所差别,是会低一点,但人家卖九块钱的东西,你卖两块五……
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价。
这是老板在发善心,说是卖,其实就是送。
但老板愿意发这个善心,他们这些村子里的人却不能明知道人家这是个亏本买卖,还让孩子们去买更多。
这才是这些孩子的家长来找石大少爷的原因。
“你们来这里是来做生意的,是来赚钱的,不能这样定价。”老阿婆就是早上帮助佩佩煮馄饨的阿婆,整个人小小只,气场却很强大,站在那里石大少爷和佩佩感觉对方说什么话他们都应该要点头答应。
“我们不能让你们亏本,两块五肯定是不行的,你们这个价格要重新给我们一个真实的价格……前几年我们村是苦,但现在已经很好了,家家户户每天都吃得起鸡蛋,每个礼拜都吃得上肉,你们不要觉得我们穷,那是我们不露富!我儿子就在镇上最大的那家工厂里当车间主任呢!每个月好几千块钱,我们家不穷!”她用各种数据试图说服二人。
其他几户家庭也跟着在后面点点头,表示他们这位阿婆说得非常对。
石大少爷和佩佩面面相觑,然后在众人的要求下重新更改了这个很明显不正常的鸡蛋饼的物价——
普通的鸡蛋饼什么都不加,虽然成本价就是两块钱,但你真的定价两块,那是无视了人力费用和炉子这个固定资产的成本的,所以在众人的要求下,改成了三块钱。
加了里脊肉的鸡蛋饼因为里面有肉,就加五毛钱肯定也是不合理的,于是在经过讨价还价之后,众人认为五块钱是个合理的价格。
众位家长在心满意足付了该付的钱之后,不知道是为了照顾生意,还是真的石大少爷那个鸡蛋饼很好吃孩子们很喜欢,又掏钱支付了孩子接下来两天的伙食费,希望大少爷能够明后两天早上给孩子准备鸡蛋饼。
走的时候,这六家人还顺带手的把水泥广场上那些还没来得及收拾的碗筷酒瓶给整理归集好,该洗的洗该擦的擦,然后才走的。
节目组趁着这个事件的发生,绑架似的把两人塞到了小黑屋,分别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关于今天一整天从早到晚的心情,工作的难度、强度,以及刚才发生的这件事给自己的触动。
这主要是一个展示各自性格特征的片段,可以让观众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能明白这两个嘉宾究竟本人是个什么性格。
佩佩一开口就能让人看出,是个比较倾向于完美主义的人。
她先是盘点总结了一下自己这一天里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特别对于早上没有把馄饨煮好这件事,她无意识地在采访里提了好几遍,显然是对于这些失误非常的在意。
然后是对村子里居民的一些看法,她觉得非常触动,尤其是这些村民会在看到她有困难的时候帮把手上面。
“我是在城里住的,搬进新的小区也有两年了,但说实话,我到今天……也不知道住我对门那个邻居姓什么叫什么,甚至不记得他们一家人长什么样子。”
“但是这里给我的感觉特别不同,虽然才一天时间,我却好像,能记住好几个称呼比较特别的村民的长相和名字……我一直在拒绝和别人接触,拒绝和其他人展开联系……但实际上,这种相互链接的感情是很舒服的,很快乐的。”
“我希望未来,哪怕这档节目结束了,我也可以和更多的人产生像这样的联系。”
节目组很认同地点点头。
原版的《偶然的社长》其实在主题里就有一个是呼吁越来越陷入城市化进程的人们加强与周边人的连结,不要当一个孤立的人。
佩佩这段话,基本是对主题的概括和提升。
不一定适合放在第一期节目,但放到后期是没问题的。
而适合放在第一期的访谈内容他们也找到了,就来自于石大少爷。
因为石大少爷对于今天晚上被家长找上门这件事情的感触是这样的——
“我算是知道为什么明明我每次出去和人家吃饭玩耍都是我请客,但我姐却一直嘲笑我,说我身边没有一个朋友了。”
“原来朋友……靠买单和送礼物,是交不到的。”
他说起自己在听到老阿婆说不要认为他们很穷,以及怕因为他们让这家店亏本的这段话。
“真正的朋友,应该不是就一味只等着我送钱,我请客,我买单的,他们应该会像阿婆他们那样,也会担心我的付出会不会对我造成什么危害……他们会希望在和我的交往过程中,哪怕我们可能经济实力不一样,却能够在每一次的接触中被平等地对待。”
他反思着自己多年来的为人处事。
“但是我还是会忍不住想要给我的朋友们优待,哪怕我会亏本。”
为了践行自己的这句话,第二天一早,石大少爷从货架上捞出了两盒肉松,两盒花生米,打开摊在自己的鸡蛋饼摊位上。
等到六个小朋友来店里认领自己的早餐的时候,石大少爷开始做起了他新的鸡蛋饼。
摊一个奇形怪状的饼(这次终于没有破皮);
然后往饼上打两个鸡蛋!
再加里脊!
再加肉松!
再加生菜!
再加榨菜!
再加花生米!
<script>read_xia();</script>